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小说作家,他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至今仍然是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CatcherintheRye,1951)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尤其是美国大、中学生读者。这部小说一经出版,立刻畅销美国,引起轰动。塞林格本人也因而名噪一时,被誉为西方文坛的一怪。这部小说在评论界也引起争论,有些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确定无疑的经典著作,而在另一部分评论家看来,它不过是一部过了时的感伤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篇幅虽不大,只有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  相似文献   

2.
《猫的摇篮》是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纳古特于196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问世以来,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热烈欢迎;特别是大学生们,书中有些句子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爱说的话了。小说尖锐地讽刺美国以及西方社会中许多现象,如原子战争的残酷性,宗教的欺骗性,政治、宗教勾结起来欺骗人民等等。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六年,美国作家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发表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了》,轰动了欧美文坛。作者引用美国现代派女作家革特露德·斯坦因的一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文学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流派,  相似文献   

4.
《洪秀全演义》是晚清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作、整个晚清小说的一流之作。本文指出该小说系黄世仲创作最早的一部小说;其最早的单行本是出现于1908年的香港中国日报本;作者并未写完,而只写了54回。《洪秀全演义》是一部正面歌颂太平天国革命的长篇小说;虽然所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却具有艺术描写上高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在长篇小说《莫比·迪克》(又名《白鲸》)中充分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造了小说的永久魅力和超时空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杰出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阿尔伯特·马尔兹的名字,在我国文化界并不陌生,常常出现在高校文科外国文学教材中。他的小说《世道》、《潜流》、《短促生命中漫长的一天》,以及独幕剧《小兵希斯克》、《莫里生案件》等,早已译成中文出版,受到中国广大读者的欢迎。《潜流》是马尔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于1939年写成,1940年出版。它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写下了新的篇章,最值得称道的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反法西斯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我们对这部重要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讨,很有必要。长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密西根州底…  相似文献   

7.
李尔重同志的《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它从内容和表现特点上看是属于战争文学的范畴。著名的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美国当代作家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都是这一门类中的精品。李尔重的这部长篇巨著与这些世界名著相比,有所继承借鉴,更有所创新。概而言之:《新战争与和平》不是一部战争——生活小说,而是一部战争——  相似文献   

8.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小说是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琼斯》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部巨著,被很多文学评论家当做小说创作的典范。这部小说在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小说的结构、写作技巧及小说语言等方面都为其他作家树立了榜样。《汤姆·琼斯》主题明确、思想性强,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虚伪和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政法界的腐败现象,并探讨了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及自然和文明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揭露抨击社会丑恶的同时也描写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既激起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愤恨,又鼓励人们去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9.
<正> 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巴金同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不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赏,还为作者和中国现代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作为巴金的创作“发祥地”的巴黎,近两年来,连续翻译并出版了《家》和作者的另外两部作品。法国报纸称誉作者是“介于托尔斯泰和亨利·詹姆斯之间”的文学大师,是“中国的左拉”。《家》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思想成就之外,显然同它的卓越的艺术成就是分不开的。作为现代语言艺术大师的巴金同志,在《家》这部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限于篇幅,这里只就几个主要方面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的原始意象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吐温的小说在表层的历险情节和意义之下,还隐伏着一个强有力的原型结构.本文就是追寻和描述这一潜在结构,进而思考美国乃至其他现代民族艺术中具有砥柱中流意义的艺术核心意象.马克·吐温创造的大河意象马克·吐温集中描写自然——密西西比河的作品有两部,即回忆录《在密西西比河上》(Old Times on the Mississippi,1875)和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Huckleberry Finn,1883),从文学成就及影响来衡量,诚以小说中的大河形象更为重要.小说中的大河有着丰厚的象征意蕴,这种意蕴植根于人类从古至今普遍的感知经验,并在现代思想理论的理解下,显示为完整、生动、合乎逻辑的原始文化内涵,这使我们有充分理由将其视为作家创造出的原始意象.下面是对大河这一原始意象的美学特征和原始文化内涵所做的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谈《所罗门之歌》主人公双重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 ,在发表几部以黑人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 ,如《最蓝的眼睛》(1 970年 )和《秀拉》(1 974年 )之后 ,于 1 97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黑人男性——奶娃的形象。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所着力表现的奶娃的双重意识觉醒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爱与恨,尽在不言中──试论《简·爱》中的心理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是一部自救体小说,是一部反映人的灵魂、心灵的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童年时痛苦的情感体验使她形成了忧郁、感伤、孤独、自卑的心理状态。这种痛苦的情感郁结产生一种创作冲动,使她采用了虚构的人名和日期,编织出故事的情节,写下了她的情感。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吉夫就将夏洛蒂创作的主旨归纳为一个公式:“我爱、我恨、我痛苦。”法国的娜塔丽·萨洛特坚信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描写人的“游世界”,她关注的是“隐藏在内心独白后边的那些东西。”西方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强调通过某种技艺、技巧将主体心理深处那团意蕴清…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许多著名作家,如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亨利·詹姆斯都对福楼拜评价极高,并且认为是福楼拜启迪了他们小说创作的新意。法国当代大部分文学家批评家,如:罗朗·巴特、米歇尔·富科尔、让—保尔·里夏尔、热拉尔·热内特都在专著中研究过福楼拜。存在主义作家萨特花了十年时间写了一部长达三千页的福楼拜研究专著《家  相似文献   

14.
《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白广明《搜神后记》是一部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志怪小说,它的作者,旧题为晋·陶潜。陶潜,即陶渊明。将《后记》作者署为陶潜,见于《隋志》,其后两《唐志》、《宋志》等均未著录。早于《隋志》的梁·慧皎《高僧传叙录》有陶渊明作《搜神...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里,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弗·沃尔夫(1882——1941)享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她在探索20世纪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在运用和完善意识流技巧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得了显著成功。她的创作里程表明,她所取得的一切重大成就都与她大胆革新、坚持实验的奋斗精神紧紧相关。作为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沃尔夫的确是个不倦的探索者和革新者,表现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学力量。在她看来,“任何方式,任何实验,甚至最想入非非的实验,也不应禁止。”安于现状不能造就天才,孜孜不倦地追求、创新才有成功的希望,沃尔夫正是这样做的。她一生写了9部长篇小说和若干短篇小说,350多篇论文,她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有新东西,因为她从来不满足于重复自己。她的每一部小说都不同于前一部,在风格、题材,形式、时间运用等方面,她总是不断革新和实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批评的原则,笔者认为:在作者、作品、读者这个三位一体之中,作者是作品存在的前提;作品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而读者则是作品最后的评判者和创造者。一部作品一旦得以完成,它就中断了和作者的关系而开始了和读者的关系,自成一个独立的世界。在作品和读者这一对最后的、推一的永恒关系中,读者对作品的任何赋予只要能和作品相契合,便都是可以成立的并且具有再创造的价值。因此我们的研究只以英国古典小说《呼啸山庄》为推一对象。在具体分析之前,必须指出两点: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个诗人;该书处于西欧小说发展的主流之…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最具争论性的小说。自诞生以来,眨之者诋为“市诨之极秽者”(明李日华·昧水轩日记),“当急投秦火”(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赞之者誉为“伟大的写实小说”(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实,除去书中一些不文的性事描写,《金瓶梅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略介绍本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同时探索其蜚声西方文坛的两部政治小说《兽园》和《一九八四》。作者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深刻分析了两部政治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并对其内容加以层层剖析,明确指出奥威尔运用政治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旨在攻击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他所鼓吹的反极权主义,旨在反共反苏。我们不能无视这两部政治小说在西方所起的消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面对严重挑战的今天,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奥威尔的政治观及其政治小说,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歌德在19世纪20年代呼唤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如今正蓬勃发展,为世界各地的文学研究注入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歌德当年谈及世界文学之时,恰巧在阅读一部翻译的中文小说。正是这种对非欧洲文学的欣赏,奠定了他的国际视野,使他得以提出诗歌普适性的观点。然而,歌德之后,比较文学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甚至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提出的世界文学研究范式,也无法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和局限,尽管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此文通过重提歌德的概念,追溯19世纪以降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评述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世界文学中心迁徙的观点,以及弗朗哥·莫瑞提的现代小说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心-边缘模式,旨在唤起全球对世界文学以及世界文学与当今世界相关性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斯蒂芬·茨威格享有广泛的世界声誉,被高尔基称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平生只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永不安宁的心》,却创作了大量内容浓缩、结构精致、紧凑、扣人心弦的中短篇小说。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等名篇已为我们所熟知。这些短篇小说,思想内容严肃,社会意义极其深刻,心理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动人,语言典雅优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茨威格的小说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结构紧凑,刻意求精:二是心理分析透彻细腻;三是人物塑造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