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耕 《学术研究》2001,2(1):5-12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内部存在着两个派别,即机械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二者有不同的理论来源、理论特征和理论归宿.从研究主题的历史性转换这一视角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种历史形态,即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内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它又是辩证唯物主义.法国唯物主义一开始就反对"形而上学",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形而上学".真正终结"形而上学",并高扬人的主体性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点和不足.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是:萌芽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述的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理论;真正确立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系统提出的"实践"观;而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述的实践的主要形式是"物质生产".正确认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趋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批判传统唯物主义和批判地解读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其特征是实践性、历史性和人文性 ;当代哲学对实践唯物主义提出了挑战 ,应当从生存论的本体论的立场出发 ,批判地借鉴康德的实践理性学说 ,促进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域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 ,也应当把其放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去考察 ,使实践范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应具有一致性 ,其意在于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在 1 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 ,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 ,这种唯物主义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人们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越来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实践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可能性,也迫使我们反思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重思什么是物,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传统的现象学视域下,物是被人类知识点亮的,整个世界环绕着人类理性而存在;而新唯物主义则在新的技术时代,对物的问题做了新的现象学思考。生机唯物主义者将人与万物统归于生命的触动,以打破旧有的物质被动性;思辨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完全可以思考新的世界样态和生存形式,且人类可以拥有超凡的理性能力去面对任何巨变;而物导向本体论则认为,人应该泯灭于万物之中,让万物以人类完全陌异的方式存在,人只是一个陌生的倾听者和旁观者。几种新唯物主义意图从各自的角度建立起新的现象学,而这正是当今数字时代新的思想起点。  相似文献   

7.
如何正确解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这是一个持续争论并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陈先达教授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此问题的最新阐述,拨开了长期笼罩在马克思主义上空的迷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陈先达教授今天如此深刻精辟的回答,是他长期在马克思主义大海里潜行探索的回报,是其几十年在哲学的汪洋里深度沉思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认为新唯物主义含义是,现实世界是思想观念的原型和基础,思想观念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表现,并严格区分了新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不同的具体含义。恩格斯晚年对新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是旧唯物主义的,但的确和马克思赋予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有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回顾 2 0世纪西方唯物主义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 :当代西方唯物主义面临三大理论课题 ,即高层次事物及其属性的自主性等特性、不同层次间的因果作用以及唯物主义如何说明意识之谜。作者进而揭示了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西方唯物主义的新趋势和它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科尔施在<卡尔·马克思>一书中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同资产阶级社会理论的根本区别,阐发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特质和内涵,分析了政治经济批判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历史观内在统一的革命理论.本文最后对于如何理解科尔施后期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夏建国 《江汉论坛》2001,1(9):35-3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蕴涵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新精神和真精神的纲领性经典文本.<提纲>从阐述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入手,论述了哲学基本形态的理论特质及其功能差异问题,说明了马克思哲学是拥有改变世界功能的主体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对"主客二分",在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时髦思潮."主客二分"是一元论和二元论共同的思维方式前提,"主客二分"的思维可以导致二元论,但不一定是二元论,也可以是一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都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现是"新唯物主义",它坚持并发展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否认唯物主义,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现.  相似文献   

13.
14.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一书,此书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写组在最后的统稿时召开了一系列小型研讨会,本文是第一次讨论的录音整理稿.这次研讨集中讨论了孙伯鍨教授提出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转变"问题,即1843年底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立场,但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真正形成和创立.在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这个"第一次转变"的基本内容上,与会学者明显存在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在于青年马克思哲学立场的第一次转变的理论落点究竟是法权唯物主义还是一般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具体表现为: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决定了我们要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还推动了社会变革,这决定我们要一切依靠群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决定了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准确理解并把握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F·杰克逊和唯物主义者围绕感受性质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杰克逊力图通过他的知识论证和副现象论向唯物主义发出猛烈攻击,宣称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面对挑战,积极回应.通过分析双方的论战,得出结论杰克逊对唯物主义的责难不是唯物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它获得新发展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7.
18.
白刚 《青海社会科学》2005,2(1):79-81,88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 ,之所以被列宁称为“聪明的唯心主义”,是因为它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具有“新唯物主义”的“意蕴”。而黑格尔哲学的“新唯物主义”的“意蕴”,充分体现在它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巨大的实践感”之中。  相似文献   

19.
控制论使生物学与技术科学联接起来 ,即它们的目的性在负反馈的基础上得到统一。控制论所讲的目的就是系统与环境间的反馈过程 ,也是一种智能表现的过程。这完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控制论智能观表明了人工智能正不断侵蚀人原有的智慧领地 ,同时也表明它是最有潜力的一种智能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物质本体论,作为其出发点的“现存世界”是指自在世界、人类化世界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复杂关系。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应该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或“唯物辩证的实践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