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漫长经历的积淀和升华,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在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吐谷浑部族从东北辽河流域西迁至甘青地区,建立了政权,并将其统治延续了近四个世纪,体现出吐谷浑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广纳博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吴景山 《青海社会科学》2012,(2):136-140,156
多年来,专家学者曾就青海省的古代道路交通及相关问题进行过有益的研究与探讨,并且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对青海省古代交通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概括性的评述,同时还对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期能够使青海古代交通的研究水平再登上一个台阶,研究领域和视野能够更加深入与开阔。  相似文献   

3.
清代前期,榷关税收是第三大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有重要地位。鸦片战争后,常关不断衰落,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税收减少、二是征税官员视常关职务为畏途。随着西方对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交通格局友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导致常关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五代巴蜀文学异质多元、波澜壮阔,存在不同文学版块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输血重构现象.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干戈扰攘、战乱频仍,许多文人为躲避战火的摧残纷纷选择入蜀避难.巴蜀地区关阁栈道、曲折往复的陆路交通地理以及溪流纵横、高山滩川般的水路交通条件,对入蜀文人的行旅创作和迁徙态势产生了深刻影响.入蜀文人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他们对新奇陌生、亘古蛮荒的巴蜀文化带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心理和隔膜情绪.入蜀文人颠沛流离的身世遭际以及对蜀地文化凄迷感伤的认知心路,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巴蜀文坛的审美价值取向与文学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5.
交通伦理的历史演变,不仅取决于特定的交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而且受一定社会价值理念及其嬗变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与社会伦理精神的相互作用.围绕这两条基本线索,将使我们对交通伦理历史演绎与价值意蕴的认识,获得更为广阔的时空视域.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献记载的蜀身毒道,即今学术界通称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史籍所载最早的中西交通线路。一系列史实表明,最早从中国进入印度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是蜀人,由蜀人商贾长途贩运丝绸等蜀物到印度而引起了丝绸的传播,由丝绸的传播而引起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进而从一个重要方面沟通了中国与欧亚各古代文明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7.
段渝 《天府新论》2014,(1):144-148
历史文献记载的蜀身毒道,即今学术界通称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史籍所载最早的中西交通线路。一系列史实表明,最早从中国进入印度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是蜀人,由蜀人商贾长途贩运丝绸等蜀物到印度而引起了丝绸的传播,由丝绸的传播而引起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进而从一个重要方面沟通了中国与欧亚各古代文明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燕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是北方重要都会.载纵载横的陆路交通乃支撑燕蓟都会地位的诸条件之一.秦汉时,至少有10条道路交会于燕蓟:东和东北向的卢龙、无终、傍海道,北向的居庸关、古北口大道,西向的北边、飞狐道,南向的太行山东麓大道、馆陶广阳道、渤海西岸大道、并海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四达交通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燕蓟和中原及北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对燕蓟历史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治安 《文史哲》2023,(1):57-73+165-166
大运河的修凿和营运,既是帝制中央集权贡纳漕运的新发展,又是中古经济重心南移和北、南政治、经济中心错位的派生物。维护南北政治统一,促进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缘整合,推动中古南方、北方经济社会的结构性演进,大运河的历史功用无与伦比。它还是贡纳体制与民间商贸的混合体现,非常有利于6世纪以后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南传和江南的逐步开发,有利于拉动商贸商帮、催生北方运河城镇和辐射带动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也有利于以运河为南北通道的全国性商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大运河居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首,堪比大禹治水,堪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成就。因贡纳体制等时代局限,中古大运河前七百年利大于弊,后五百年弊大于利。元代海运未成之前,其利大于弊。海运已成及大航海时代到来之际,统治者废止海运而一味固守河运,其滥用徭役,漕粮、耗米、造船、官吏侵蚀等成本代价甚巨,损害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等负面影响凸显攀升,自然就弊大于利了。  相似文献   

10.
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研究的梳理发端,以近三十年来中国古都研究的经过为中心,概括并探讨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而对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动向、主要研究领域及其组织、潮流,略作概括性的论述;亦就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为中心展开讨论,它们一般是指从夏朝至明清的漫长历史上最主要王朝的首都(国都).“大古都”这一用法,民国以后才出现,按照首都时间长、对后世影响大,逐渐出现“几大古都”之称.关于从“两大古都”开始,而后逐渐发展到“九大古都”的演变过程,分段进行了说明、分析,同时指出入选时的判定标准、主要论点以及其弱点,并作辨析、评论.  相似文献   

11.
5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柔然、吐谷浑、高车、(口厌)哒等游牧势力先后深入塔里木盆地,并在此展开激烈角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柔然势力波及塔里木盆地;柔然在塔里木盆地势力的暂时削弱与吐谷浑势力的一度进入;柔然独霸塔里木盆地,高车、柔然、(口厌)哒、吐谷浑势力在塔里木盆地的激烈角逐.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状况随游牧势力的角逐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与在此角逐的各势力的强弱密切相关,也是游牧势力在塔里木盆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南宋淳熙15年冬,陈亮、辛弃疾的信州之会,是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并留下了光辉壮烈的词章。但许多学者对这次信州之会的交通、居住与地理问题存在误注或语焉不详。本文作者根据陈亮、辛弃疾本人的有关记载,并通过实地考察,对以前的误注作出了纠正;同时,结合辛、陈二人信州之会的实际交通居住、地理情况与作品的关系,沿着信州古道追寻二位思想家、词人、壮士的心路历程,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通过对2008-2012年5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从省域和经济板块两个视角对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从省域视角看,山东省综合交通体系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总体趋势是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发展;从区域经济板块视角看,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综合交通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较高,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协调度出现向中等水平协调度发展的趋势,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低水平协调。研究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动亚欧大陆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经济地理重塑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世界其他区域的三地区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分析“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内在机制,模拟其引发的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将在亚欧大陆内、外两个层面产生生产、投资和贸易转移效应,形成亚欧大陆内的核心-边缘结构与亚欧大陆对外围的核心-边缘结构。其中,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是世界产业经济地理和贸易经济地理重塑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应着力联通市场规模大、交汇线路多的区域,整体上应致力于联通东亚和西欧两大市场,加速亚欧大陆一体化,促进“世界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交通强国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对这一战略的解读,可以基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三重逻辑展开:从历史逻辑看,其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是新中国现代化连续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逻辑看,其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世界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担当,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成果始终如一的人民中心立场。从实践逻辑看,应处理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践要求、实践核心和实践保障等问题,交通强国战略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也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就整体和大局而言,要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这一地区仍是目前全国唯一交通运输紧张地区,从上海到重庆逆水行舟要七天七夜。尽早构筑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与长江水运等一起组成发达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四川盆地千百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闭塞局面,拉近内地与沿海的时空距离,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加快西部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中国交通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运输指标迅速跃居世界前列,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实现30年的经济奇迹。中国交通这一时期的成就,在世界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我们称之为交通革命!本文描述了中国交通革命的历史发展轨迹、国际比较,并以高速公路为案例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探讨了交通革命的各种原因,分析了未来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规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许培源  姚尧 《东南学术》2021,(2):111-123
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是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的基础支撑.依托“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在建的和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构造六大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的运输成本消减指数,再以此作为政策冲击变量,运用GTAP模型模拟预测各经济走廊在建项目完成、所有项目都完成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差异悬殊;交通设施联通度提升的运输成本消减指数也有所差异;各经济走廊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将大幅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及国民福利增长,且六大经济走廊设施联通同步推进产生的经贸、福利效应更为显著;各个经济走廊的交通设施联通中,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经济效应最大,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只有在规划中的项目均建成后才会明显受益.尽管美国等域外国家会因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而利益受损,但世界总体福利仍会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昭通是我国西部突出的一个贫困片区,贫困和生态恶化连体,生态恶化已形成生态危机,表现为"四大三失衡";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是昭通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治理既不能选择"保生态滞发展"的模式,也不能走西方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只能走"保生态重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石云涛 《西域研究》2008,103(1):27-35
北魏太武帝时,董琬等人出使西域,打破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交通的停滞局面,此后中西间交通和交流出现了高潮.北魏时中西交通主要利用了从河西入西域的鄯善道、伊吾路,有时也利用吐谷浑之路.北魏时中西交通的开展,为隋唐丝路交通的高峰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