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土地权力是政治社会史视野下土地问题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历史地看,随着社会关系和土地关系的变迁,土地权力的形态在不断发生着转向.通过对土地权力概念的内涵及其嬗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土地权力的形态大致发生了从分散到集中、从整体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政权到治权四次逻辑转向.把握土地权力的内涵及其形态嬗变的总体逻辑能够为土地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电子政务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运用网络通讯技术使政府事务信息化,并通过网络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组织形式和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和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流程的信息化具体体现了电子政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从经济方面入手的政策体系,孟子的"仁政"思想存在着某些比较明显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上由国家实行"制民之产",反对土地的自由买卖;在税收制度的设计上主张劳役地租,反对实物地租;在农工商的关系上要求主张自由价格,反对国家力量的介入,等等。除此而外,"仁政"思想还缺乏在当时社会推行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对君主的激励不足,不能解决统治者迫切需要的"富国强兵"问题、政权安全问题和天下统一问题,这是战国统治者对孟子敬而远之,认为其"迂远而阔于事情",不愿意实施其主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力主发展商品经济.他褒扬商人,与之交友,并亲自从商,还从理论上探讨了商品经济问题:他主张土地商品化,使之集中于富室;反对倚银富国;强调币制的统一稳定;主张使用铜币,反对金银和纸币的流通.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芮城县学张乡土地整理项目的现状,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分析了土地整理效益.并对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预算价格、施工单位、审批时间和规划文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大幅度加快,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在司法实践中,理性思考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认真总结这类案件的审判经验,对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稳定农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物业税问题的争论中,关于房地产开发环节的土地出让金是否应该纳入物业税的范畴,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本文认为,土地出让金与物业税属于两个范畴的概念.主张在物业税改革过程中将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实行租税合并是不妥当的.本文通过对高房价形成原因的分析,反驳了主张开征物业税以及租税合并可以平抑高房价的错误观点,并指出物业税的开征和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改革不应该过分扩大其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法律层面上提出了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改革现行的户籍和土地法律制度以及健全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濒临破产。南京国民政府地方实力派代表阎锡山为解决当时的"三农"问题而提出了不同于中央政府的"三农"思想。重点研究了他的村制思想和"土地村公有"思想,后者具有典型的农业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2.
国有化: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术界对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众说纷纭。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方案都不可取。土地的经济社会属性为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提供了正当性诠释,粮食的有效供给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培育为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提供了必要性诠释,构建一种既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又能让国家财力承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双赢”的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方案应当成为我们变革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国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土地指标难题,而进行的试点式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突破了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由于不能从增减挂钩制度改革"路径依赖"来进行审视,致使在研究过程中仅仅就该项制度来评价相关实践,其在观点和论证上出现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误区。文章从上海、浙江、成都、天津等省市所进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形成问题出发,来深化对这些改革试点内涵的认识,并进而为准确地归纳本次试点改革制度性难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他强调土地革命是目前革命的主要内容;先试点,再铺开,稳步推进土地革命工作;颁布土地法令和颁发土地使用证,为土地革命提供依据;尊重农民意愿,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土地革命思想和实践的开创者.邓小平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革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而且其自身也成为邓小平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与邓小平理论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存亡的重大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对此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的不同,他们对人才的标准、培养、选拔和使用的侧重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他们的理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分析现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体系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几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民间地权转移方式有断卖、典卖、抵押、分家、拨换、赠送和租赁等。其中,断卖、拨换和赠送使地权永远发生转移,分家使地权重组;典卖、抵押和租赁暂时转移地权,若期满后土地变成断卖,地权则实现永久转移;地权转移契约款式和程序基本稳定,成为当地的习惯法;地权转移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流动,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土与人性"是现代文学史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鲁迅、韩少功两代作家的共同关注点。从韩少功的自我言说中可以找到其与鲁迅先生在文学思想、创作意识上的联结点;以文本中的叙述者"我"为切入点,从人性的扭曲、迷失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阐述"人性观"的基本内涵;辨析"我"身份的隐性所指。从而考察韩少功的"人性观"是对鲁迅"人性观"在承继基础上的变异和发展,进而体会两代作家文化心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