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小说文体的内涵精髓而非现代小说的一般形式出发 ,应以“唐五代通俗小说”代替“唐代话本”概念 ,指称唐五代以通俗语体包括通俗说唱语体写成的虚构性叙事作品。它们是我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强劲而耀眼的开端。这不仅是就量而言 ,更是就其具有丰富、深刻的美学和历史价值而言 :在遗落当代史的时候反映了当代史 ;其诗笔、诗思、诗情可与文人传奇相互映照又迥然不同 ;特别善于“把死历史作成活戏剧” ;在小说题材、形象和描写技巧诸方面均取得可观成就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把当代史的概念同新时代的开始联系起来,那么我们该给它起个什么名称呢?回答是:目前明智之举是避免起名称。确实,“当代史”一词是暂时性的,而且涵义模糊,但却没有倾向性。目前,当我们开始出现在一个相当长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于“所有制”这一经济范畴,理论界有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或财产)的所有权,即生产资料归属于谁,并把这个概念当作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范畴,看成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历史出发点,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种传统观念发源于布哈林和考茨基,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布哈林和考茨基都曾提出过类似的所有制概念。到了三十年代,斯大林则把它系统  相似文献   

4.
按照列宁的观点,范畴或概念是人类认识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本能人和野蛮人面前的自然界是一团不可分别的浑沌,自觉的人和文明人则运用范畴概念把自然现象区分开来了。因此,范畴概念的形成直接来之于人们向周围世界“询问什么”以及“以何种形式询问”,也就是人们把“什么”作为对象从浑沌的自然现象中提升概括出来。所以,关于范畴或概念的限界规定,将内在地包涵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哲学教科书里,一直坚持着这样一种观点:凡是客观的,即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即是客观的。把客观性与实在性看作是同一回事,都是指物质外在于人的意识,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属性。“客观实在性”概念的提出,正是这两个范畴被等同使用的最直接最明确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论古典主义的类型性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典型是一个意蕴丰富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范畴,对它的研究应该象马克思所讲的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一样,“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的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研究艺术典型的“一般的本性”,就是对典型进行逻辑的思考,通过概念、范畴的自身运动揭示典型的一般性质。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典型的“本性”,即通过艺术典型的历史考察,揭示典型的不同的历史形态及其特殊本质。这组文章主要是历史地研究艺术典型。这篇拙文集中考察典型发展的最初形态——古典主义类型性典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属于当代史的范畴,学术界分别使用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史、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现代史等概念.笔者认为,称为中国当代史比较恰当.当代历史是不断延伸的,为了避免当代史研究的时政性缺陷,可以考虑以2001年入世以前为相对稳定的学术范围.综合各种意见,当代史分为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6~1989年、1989~2001年5个阶段是合理的.当代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应该注意用现代化的标准看待当代历史进程,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决议的关系,正确处理领袖人物的评价问题,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正确对待外来学术成果.应该坚持以真实为原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材料为根据的根本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薛冰 《金陵瞭望》2007,(11):61-62
2005年.我和几位朋友,在深入探讨南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清凉山文化”(或称“虎踞文化”)的概念。提出这个新概念,并不是为了取代别的什么概念。人文范畴是一个积累的范畴,每一种新成分都是对这一范畴的丰富和充实。就南京而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空间范畴产生的文化成果,都是建设南京文化这座恢宏大厦的砖瓦。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史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朱佳木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学科范畴与特点孙庆忠(以下简称"孙"):中国当代史作为一段历史,至今时间并不长,而且还在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学科,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更短,而且其中备受争议的问题颇多。您是党史、国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因此我想请您首先谈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中国当代史及当代史研究?当代史研究是否需要秉持一定的立场?当代史与当代现实问题是什么关系,当代史研究是否应该关注现实问  相似文献   

10.
康德“图式”论的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Schema)理论是康德哲学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之一。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以此沟通起康德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进行这一工作之前,我们须从康德范畴的语形学思想入手。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是要建立起“概念使对象可能”的新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是依靠范畴所提供的先天法则来建构起对象,赋予经验判断以普通必然性的。范畴对经验知识在形式上的这种建构性,在康德看来就好比语法在语言现象中的规则作用。我们可以把经验看作是一种语言,它是根据范畴这种“先验语法”对自然现象加以拼写的结果。“假如我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家借助历史范畴或概念整理 ,编排和解释历史事件。“现代性”概念是 2 0世纪历史编纂学的核心范畴 ,它指出了大多数国家 2 0世纪历史发展的目的。本文讨论了“现代性”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的特征的内涵及其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和使用的抽象劳动这个科学概念,迄今为止在经济学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可谓两说:“永恒范畴”说;“历史范畴”说。即一种主张:“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态而剩下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和具体劳动一样,适用于一切时代,是“永恒的范畴”。另一种主张:“抽象劳动”就是指“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价值,是价值实体。因此,这一范畴体现特定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的特有的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范畴”。这两种观点无疑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持上述两说的同志只是片面强调各自分析的角  相似文献   

13.
“仁”和“礼”到底谁高,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想把孔子向上抬一抬的人就大讲其“仁”,以“仁”为孔子思想之核心;想把孔子往下压一压的人则大讲其“礼”,把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归结为“礼”。“仁”和“礼”好象成了抬高和压低孔子的依据,这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仁”与“礼”就其实质而言不存在谁统摄谁的问题。“仁”是属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而“礼”在通常情况下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比较谁高谁低的。然而“礼”在有些时候又同“仁”一样作为一伦理范畴出现,这就是“礼”作为外在的强制又可以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影响、控制个  相似文献   

14.
“现代派”知识及其相关话语是对1980年代影响深远的思想和美学资源.学术界和批评界相关著述多以“西方/中国”为框架,使用比较研究或影响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文章借助茅盾的《夜读偶记》,从整个当代史的角度对“现代派”话语的本质化过程进行想象性重构,提出1950-1970年代构造“现代派”的历史分期、审美范畴和知识形态是当代文学“现代派”话语的重要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麦克莱伦和彼得斯所发现的道德教育悖论促使我们重新考察传统合理性概念。由亚里斯多德、康德、逻辑实证主义所发展的传统的合理性概念对“规则适用于所有人”的解释不考虑历史的过程的维度。把这一因素纳入合理性范畴中,就会得到“过程合理性”概念。如果理性和道德的品质成长是在一个过程中,并能够预期一个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道德和理想能力的成长是必须的和有正面价值的,那么这一行为就是道德的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种族与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族”属于体质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种族歧视”是社会学要讨论的问题,但它们又都是民族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由于一般人对种族、民族以及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等概念往往混淆不清,我们把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究竟还存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这是有关社会主义生产本质和基本经济规律讨论中一个重要而又意见纷纭的问题。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作为它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价值剩余”范畴。这看起来好像只是把“剩余”和“价值”两个词的位置次序颠倒一下,纯粹是概念游戏。其实这两个范畴恰恰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天人关系可以总括为天人合一观和天人相分观。天人合一观包括天人感应、天人合德、顺应自然。这种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其特点是和谐,共同之点是“顺天”。天人相分观是天人合一观的对立和补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后于物质生产范畴,其特点是斗争,实质是“制天”。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最基本的思想模式。“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和不同的哲学派别使用“天”这个概念时,具有不同的内涵,主要有两个含意:(1)、“人格神”;(2)、“自然”。故此天人关…  相似文献   

19.
社会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历史的哲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对人类自身的最一般的概括和总结。然而,国内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对人却没有专门的论述。一些范畴虽然也涉及到人,但没有把人这一社会历史的主体突出出来。只论述了人的活动,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对人的本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读了河南大学靳德行同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得益非浅,备受启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史学家打破了“当代人不写当代史”的偏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致力于研究当代中国历史,总结过去,瞻望未来,这是我国史学园地中极为可喜的现象。靳德行同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这块园地增添了鲜花,他们不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