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城市社区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反过来社区文化对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又具有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对"城市人"的塑造以及对"城市人"的社会交往、自由创造、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摆正社区文化建设的位置,力求城市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2.
宁夏生态移民拉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管理中由传统的"围寺而居"管理模式转向城市化的"社区"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生态移民的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移民对社区的适应性和认同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移民社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由多民族流动人口构成的城市社区秩序构建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议题。北京"魏公村"是一个由典型的穆斯林聚居社区逐渐演变而来的现代城市多民族聚居社区。对魏公村社区的历史记忆、社会构成以及秩序构建中的文化认同与治理困境进行分析,探究魏公村社区的社会治理与秩序维系对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构成社区的社会管理与秩序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伟明在《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撰文认为,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建设城市化的精神支柱,城市化的灵魂,城市化的精髓。因此,国际大都市城市化建设,一定要用先进文化业支撑和保证。只有文化理念的先进,才能保证城市化有建设的先进;只有文化实力的增强,才能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实力的增强;只有先进文化的繁荣,才能造就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实现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使城市现代化富有生气和活力。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封市的文化底蕴要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城市化的发展,在建设和丰富社区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当努力推进社区…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绍兴文化既与时代和社会变迁同步,同时又可作为地域文化变迁的典型.建国初期,是绍兴文化的组织化、现代化时期;"文革"时期,是绍兴文化的政治化、"革命"化时期;改革开放之后,是绍兴文化的经济化、市场化时期.绍兴文化要继续发展,必须树立文化自觉:警惕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工具理性,走出文化市场化的"两难",以及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绍兴城市的经济支持系统(工业化)和制度支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作出了中肯的评价,并对促进“块状· 园区”经济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加速绍兴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在社区和文化的发展上既依附于国家与整个时代的变化,同时也有着自己局部的民族地域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回族社区传统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吴忠市回族社区文化呈现出新的气象,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刘凡生  阮先强 《社区》2014,(27):44-45
自2001年湖北省咸宁市启动社区建设以来,社区文化建设伴随着社区建设而不断繁荣。尽管社区文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毕竟是城市发展中兴起的新事物,社区建设历时较短,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成为阻碍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地处黄河以西的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其历史明显具有一种断裂性,这使得其地域文化缺乏历史延续性和浓厚的地方性,这里的回族社区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后,这一地区才真正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缺乏历史延续性的回族社区在一个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里悄悄变迁,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给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对社区的形态、文化、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冲击。城市多民族社区因为缺乏内生的应对能力,发展呈现出"脆弱"的状态。培育社区认同,应当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摆脱发展"脆弱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对甘肃省合作市多民族聚居的Z社区的实地调查来看,社区认同缺失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普遍遇到的问题,因此,应当培育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社区认同,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化与城市多元治理,实现城市的稳定与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与失地农民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以及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鲁东南X社区失地农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状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和接纳程度较低,而较低的社区参与度和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社区认同的形成。社区认同的提升不仅需要社区物质和社区文化的双重建设,更要注重社区核心价值观对社区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了城市,对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我国的城市多民族化的发展情况、城市化进程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参与、共享、公平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点。"村改居"社区文化因其杂糅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特征,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政府、社区权力组织、社区其他机构和居民提出挑战和要求。结合包容性发展理念,坚持更加全面、更趋公平,同时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社区文化建设,对"村改居"社区自身发展和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潇 《社区》2013,(30):45-45
媒介是社区传播的有效载体。社区通过媒介,可以传递信息并引导居民的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社区环境协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功能不断完善,为传播媒介提供了良好条件。社区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社区信息栏、电子显示屏、社区报、智能手机等传播媒介'报道社区新闻,传播社区信息,培育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与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关系,离开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合乎其自身历史逻辑和与时俱进的必然发展.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自然进程,而不是对传统的拒否.西北地区城市回族社区个案显示,城市社区结构变迁对民族文化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6.
迈皋桥街道地处南京市城郊接合部,下属12个社区,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人,是栖霞区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地区。如今的迈皋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成为南京的副中心,这与迈皋桥街道提出的"文化立社区,和谐迈皋桥"的理念是分不开的。街道注重"规划、环境、载体、活动"建设,探索出以提升文化"软实力"来推动社区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馨娜 《社区》2013,(27):42-43
北京市朝阳区将台地区梵谷水郡社区成立于2009年,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成立的新社区。社区居民2688户,其中本地居民523户,农民拆迁转居439户,商品房购房者1726户。社区居民构成复杂,群众诉求多元,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迥异。为使社区居民有一个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城市社区经济兴起的重要背景,同样社区经济对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又具有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社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最基层的单位。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既要看到以往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重点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对策,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社区文化观;坚持科学发展,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坚持服务地方,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地方和全国最大的回族人口聚居区。银川是宁夏首府,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地区是宁夏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银川市回族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回顾银川市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历史进程,分析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银川市传统的回族社区产生的深刻影响及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