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的名言。周总理曾把这句名言“知识即力量”的中文译文亲自改为“知识就是力量”,并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亲笔题写了刊名。可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出版的几本欧洲哲学史却一概把这句名言斥之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口号.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几本哲学史对“知识就是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模糊的未展开的论断,容易引起误解.知识包含了正确与错误两种知识.只有正确、科学的知识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是佛兰西斯·培根(1561—1624年)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论断的365周年。这句名言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历史证明,只有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具有较大的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从而推动生产发展和文化进步。胡耀邦同志在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中说:“‘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我们要深入宣传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思想,并努力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4.
厨房小贴士     
我患直肠癌,手术后半年又复发了,当时身体虚弱,再手术是凶多吉少,化疗反应太大,一个疗程没做完就停了.在走投无路之际,只有多方位去寻求综合治疗,除了学练气功、吃中药,我还特信"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抓紧一切时间,去寻求治癌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5.
我患直肠癌,手术后半年又复发了,当时身体虚弱,再手术是凶多吉少,化疗反应太大,一个疗程没做完就停了.在走投无路之际,只有多方位去寻求综合治疗,除了学练气功、吃中药,我还特信"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抓紧一切时间,去寻求治癌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大约在前几年吧,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犯事"之后,在狱中写了四句据说叫诗的东西:"三年光阴似飞梭,断送前程一瞬问.不该当初图名利,党的重托抛一边."对这四句文字,我之所以称它为"东西",是因为它与诗实在是相差万里.严格地说,莫说诗,它就连一般的民间顺口溜的水平也赶不上,充其量不过是几句悔悟后的哀叹而已.如果把"这样的东西"称为诗,简直就是对诗的糟蹋和亵渎.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说:“‘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这里,引用了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中的著名格言,这就启示我们,从欧洲哲学史上对这句格言的酝酿,提出和发展,进行一些考察和分析,以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观,充分发挥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力量,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幸福     
一日,与家人逛街,路过书店.书店里顾客寥寥,工作人员有一搭没一搭地凑在一起聊天,促销的电视里闪出一张熟悉的面孔——白岩松.电视里他紧皱双眉,不断在追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你今天幸福了吗?中国人幸福了吗?对啊,幸福是什么?似乎这是一个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探讨的人生话题.英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想,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过如此吧.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学知识不断社会化及社会不断科学化、知识化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越来越昭示着知识整合力的巨大作用。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整合力将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知识社会的最重要的特征。笔者拟就知识整合力的有关问题作一点肤浅的探讨。一、关于知识与知识整合力的界定所谓知识是集人类无数真理、思想与技巧、经验之大成的东西,通常是以理论化、概念化、逻辑化的形式存在的。知识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认识的结晶,它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所得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人类对知识作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从“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科学哲学或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知识一旦得到确证就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后现代科学哲学往往把科学知识看做"地方知识"、"作为文化和实践的科学"等等.其实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都具有共享的评价标准: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集体认可,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从这个角度看,地方知识就是得到当地检验、能够解决当地问题、且得到当地认可的知识,普遍知识不过是得到了更多的检验、能够解决本地之外的更多问题、被更多的文化所认可的知识.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之间的区别无非是经验证据的多寡、解题能力的大小、认可程度的高低.普遍知识在本质上就是地方知识的自我超越.我们尊重用本民族文化写成的地方知识,但更鼓励地方知识不断自我超越,走向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多数人看来,知识本来是后天学到的东西,是随着人的阅历、经验以及观念的不断深化而被确立和加强起来的东西。人具有意识,但人的意识并不是直接地就可以获得的,人必须通过学习,而学习也就是把我们意识所不知道的东西(意识中原本也没有任何东西)纳入到意识的过程。柏拉图的看法正好与我们一般人的看法相反,他不但不认为人的知识是后天学到的,反而恰恰反对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是从灵魂那里带来的,因此,是先天的。人不是从外部世界学习知识,而只是从灵魂中回忆知识,知识只是人的一种回忆。初看起来,这样的说法确实显得奇…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符号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西方叫做"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这个话翻译成中文,绝对不负责任,但是所有的西方教科书都是这一条.到底符号是什么东西,西方有个学者写了几千字关于符号的定义,他最后说了一句,符号学有必要说清楚符号是什么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物理学到现在没说清物体是什么,化学到现在没说清物质是什么,生物学到现在没说清生命是什么,心理学到现在没说清心灵是什么,那么符号学凭什么要说清楚符号是什么呢?这个话呢,应该说,是对的,又是错的,错在哪儿呢?符号学既然是研究意义是什么,那么要把意义是什么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尼采(1844~1900),这位早已谢世的哲人,随着他的著作近来大量刊行,又被人关注起来;一些初次与他“见面”、初读他的著作的人,常常提出三四十年前曾有人提出过的问题:“对尼采的学说我们应该抱什么看法呢?这种学说有多大真实性呢?有几分用处吗?里面有点什么客观东西吗?它仅仅是一个病人的权力幻想吗?”笔者认为,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回答,只是引章摘句的,抓住一个哲学家某一句话作出结论,还是不够的。要评价他,如同  相似文献   

14.
陈波 《江海学刊》2012,(4):36-44
陈晓平教授的《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专著。笔者就下面一系列问题与陈晓平展开商榷:休谟关于因果必然性和自然齐一律的怀疑论证成立吗?休谟确实持有激进的归纳怀疑论吗?可以用康德式的先验哲学去补救休谟哲学,从而对休谟问题做出局部辩护吗?可以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去补救康德哲学吗?在信息爆炸的当代,通过构造一套形而上学体系来给这个世界和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提供某种"整全性"的解释和说明,这种研究哲学的方式还继续有效吗?这些问题汇总为一个大问题:"休谟﹢康德﹢笛卡尔"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5.
知识就是力量.探讨了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及运作环境,以及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管理及运作知识的若干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作家、作品、文体、文论知识以及与文学有关联的史地方面的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等.这些文化常识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实际上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而社会价值观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样,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也就成了社会控制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7,(9)
哲学家黑兹利特(Hazlett)在《事实性动词的神话》("The Myth of Factive Verbs")一文中发表了如下见解:如果我们把"真"当作"事实性"来理解的话,传统意义上的"真"就不再是传统"知识"定义中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笔者同意黑兹利特的这个观点,但是并不是因为"事实性"不必要从而认为"真"非必要;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事实性"对"知识"是个必要条件而"真"不是;因为"事实性"和"真"并不同一;如果"真"是符合论的真,那"真"条件就是非必要的;如果"真"是融贯论的真,那"真"条件就是多余的,因为有"事实性"作保证就够了。  相似文献   

18.
正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主人:“好吧,拥有了想要的水,你就不寂寞了吗?”杯子:“应该是吧。”主人把开水倒进了杯子里。水很热,杯子感到自己快被融化了,杯子想,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水变温了,杯子感觉很舒服,杯子想,这就是生活的感觉吧。水变凉了,杯子害怕了,怕  相似文献   

19.
政党政治算得上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领域中的一大交集,这与政党在一国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无关系的.那么,当政党与国家权力完全相互重合的时候,便自然会生出这样一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二者能够合而为一呢?这种结合是一劳永逸的吗?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今天,老妈说我整天只顾着玩,不学习,还把十几年前的老账翻出来讲。天,这是暑假!我一气之下写了这篇文章,给老妈讲讲中外父母之别。一、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会问:“今天学习怎样?考试得了多少分?”外国父母则会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好吗?”二、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会问:“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好吗?”而外国父母则问:“他为人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