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上,嵇康是名教的叛逆者也是坚守者,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儒家君子的解构与建设上.从内涵看,嵇康君子人格型态既有儒家君子人格的品质,同时又援道入儒,赋予君子新的内涵.这种儒道结合的特点虽然不是首例,但却形成一种新的人生格局,其以君子之真驳伪,以自然解构克己,以志抗命.嵇康视野中的君子具有行不违其道的修养工夫,这种道德行为的发出,不是在心中思考、计量何为贤明后去践行,而是顺着内心去行动,其行为刚好与外在的道德规范相符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君子人格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孔老相会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早年曾与老子多次相会,在请教过程中,深受老子影响。随着孔子儒学思想形成,孔老讨论中儒道两家的分歧与互补性也都显现出来。孔老相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泛伦理主义,儒家所构想的君子呈现出伦理性特质,这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君子本质凸显伦理理性。儒家赋予君子更多优秀道德品质内涵,使之由侧重于表示身份、地位的称谓转化成为侧重于道德理想人格范式的称谓,并具有德性伦理与德行伦理的二重意蕴。二是君子致力于追求道德价值。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体现了对人类道德价值的共同愿望,不仅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和厚德载物的博大宽容道德情怀,还彰显了重道与积德的道德至上精神品格。三是君子讲究道德理想。在儒家看来,一个有德有位的君子为人处世、治国理政要坚持善政以使民众向善、为善,要通过自己的道德示范作用对"有道社会"和"善治社会"进行建构。四是君子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儒家要求君子注重个人的自我道德修为,注重好学、修身、重行和改过,以此提高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4.
王维一生把"内圣外王"的儒家君子作为孜孜以求的人格理想,这促使他一方面自觉躬行儒家所设立的"仁"的道德品格,不断加强和完善内在修养;另一方面积极入仕,把内在的道德修养转化为外在的政治实践,并使其政治理想具有儒家的"仁政"特色。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失,认为当代大学生人格中存在着道德信仰缺失、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不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分离、认知与行为的脱节、自强意识淡化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儒家君子人格论运用于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儒家君子的等差意味,源于儒家对天地及其创生的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实然的认识.儒家是在万物等差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理解平等问题,认为真正的平等只能存在于对万物先天的等差需求及后天努力造成的差异的区别对待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君子观没有平等追求.儒家的君子观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平等意识,也隐含着人格平等、起点和机会平等等法权形式的平等主张.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平等主张也包含着义务的向度,是把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平等主张.这种平等主张经过合理的诠释能够转化为培育当代中国平等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并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心性支持.  相似文献   

7.
巫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中国文化的许多特征都能在巫文化中找到线索。由巫及礼、由巫到儒的文化变革,使巫君所承担的神圣天命演变为儒士所应肩负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君的内涵,也由巫君合一转变为君子有德。身为儒士,王世贞认可巫王合一的文化传统,其思想彰显出巫风思维。首先,王世贞将君子之德表述为以儒立身的淑世情怀,因家国使命而与政敌抗争,因民生民瘼而忧心不已,因苍生福祉而为民请命。另一方面,王世贞推崇明君贤臣身上的巫特质。在与同时代士人的交往中,王世贞赋予儒士君子多奇的特征,从而使巫文化成为承接巫君合一到君子多奇转变的关联点。王世贞的巫风思维对其政治生命、世俗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分析其巫风思维,有助于后人更全面地了解王世贞。  相似文献   

8.
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差异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向,并最终形成了儒道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奠定了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儒道互补在历史上经历了战国和宋明两次高潮,在宋明以后的儒释道三家并立互补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互补实居于更基础的地位。早期的儒道互补是真正的双向互补,后来由于儒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儒道互补事实上主要是以道补儒,具体的内容则有两端──补儒学之缺和补儒学之偏。儒道互补使中国的文化结构趋于自我完善,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趋于完整和艺术化,在心态上和行为上都具有良好的分寸感和平衡感。离开了儒道互补,就无从把握和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特质。  相似文献   

9.
儒的本义为柔。作为一个正宗老儒,老子处处说"无",实则是在讲"有",所谓正话反说。老子是第一个以否定形式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家。道是物质性的实体,其本质是生命的创造。无为而治是上古圣王"垂衣裳"之治的继承与发展,是王道政治。  相似文献   

10.
君子人格的培育,是《易传》的主要内容。《易传》强调君子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圣人之道。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君子要注重书本与实践结合,要注重从自然之象和卦象之中学习。《大象》集中体现了君子求学于自然之象和卦象的内容,包括君子之德、处世之道、教化之方、管理之术、刑狱之事等等。这种注重从自然之象中学习的方法,是先秦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12.
儒家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人才与精神形象,其核心价值观是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其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天地人和是君子最高理想价值观,智仁勇三德是君子内在品质价值观,尊道贵德是君子内在精神价值观,义以为上是君子精神外现价值观,德才兼备是君子人才素质价值观。儒家君子的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人才观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利于把握人才的培养方向,二是利于衡量人才的基本素质,三是利于确定人才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尸子为魏国人,思想以儒家为主,偏向曾子、子思一脉。他对子夏、吴起的思想颇为重视,也研习了老莱子、墨子、列子、田子等人的学说,且试图博取众长,成一家之言。在此基础上他对老子学进行吸收与转化:接受了太一论、道体混成说,对宇宙论、盖天说作了进一步发展;法道方面,兼取全生保身派和君王南面术派老学,但以后者为落脚点,吸收了君鱼民水、公心慈爱、精简礼乐、不敢为天下先等理念,并予以刑名法势术转化,以期实现无为而治、获得恒名的治国理想。他的这些相关理念对此后的老子学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塑造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理想人格特别是“君子”人格,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一是规范了“君子”应当具备的德行,二是凸现了“君子”人格的重大价值,三是阐述了“君子”修身应当注意的问题.其理论成果,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汉末道教的产生与道教知识人生逢乱世重建治世的企图有关,他们希望以"老子"的神学政治代替儒教谶纬神学,重建政教之基以立太平。其应对乱世而作的"治道"方案根源于神性世界本然和谐的神学信仰,人世太平靠每个人守善尊道,通天地之和气达成。这与儒家选贤任能和复三代之制的"有为"政治形成极大分野。儒、道在神学视域下的"治道"差异,在天师道圣经《老子想尔注》对"中贤之君"与"上圣之君"的评判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儒家言必称君子的话语根源是君子处于国家与社会重要的治理之位,具有文德,君子形象是社会道德人格形象、人才管理形象、精神象征形象的合一,君子的精神方法宗旨与处事方法是"和合".这是君子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长久生命力重要原因之一.言必称君子的事实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人才训示价值.培养社会人才必须本着与世界、社会、国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是"生生"变化与天地人"和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老子思想广博深邃,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其"虚无"思想、"无为"思想、"不争"思想对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虚无"思想表明心灵若处于空明寂寥的状态,则可以接受和拥抱一切感受和体验。咨询师只有虚化于己才能将来访者涵容于心中而无所障碍,来访者只有打破心灵的窠臼才能处于自性任然的状态。"无为"思想传达出轻柔的干预则会达致"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咨询师只有不去人为干预生命的自我发展进程,才能引导来访者进入自我洞见和知晓。"不争"思想暗示咨询师只有"不居功",来访者才会"是以不去"。当来访者的真知灼见浮现之时,即为咨询师功遂身退之时。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尔注》表现出对儒家思想颇为复杂的态度。它既有站在宗教立场上排斥儒家、诋毁五经的部分,也有站在传统立场上迎合忠孝、容纳仁义的内容。分析《老子想尔注》对儒家态度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早期道教思想的演变路径,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儒道融合的内在进程。  相似文献   

20.
破译千古之谜──以民族学诠释老子的姓氏、身世与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姓氏自西汉初年以来就充满争论,迄今两千年还没有结论。本文引征先秦典籍,对老子姓氏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均认为老子就是老聃,直至战国时期都是肯定的。对老子的姓氏产生歧异,是自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开始的,从而造成了两千年的疑案。近现代以来,旧话重提,不少学者又展开了争论,这次争论虽深入牵扯到历史学、音韵学的范畴,但仍无结果。本文从民俗学、民族学的角度,探索了老子为何又称老聃、李耳。对其姓氏的变化作了说明。特别对其“莫之其所终”的归宿,也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