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对苏俄社会发展的认知始而冷静谨慎,继而心悦诚服地高度赞赏,后来抛弃曾经对苏俄模式的倾慕。自由主义的主要诉求、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影响、实验主义的立场及内心的民族主义倾向共同制约了胡适对苏俄的态度。胡适苏俄社会发展观感的变化是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一个缩影,他们对苏俄社会发展的不同看法,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显示出当时知识界的分化,隐藏着他们的政治认同,这也成为他们构造中国未来蓝图的重要参考资源,影响了他们对新中国的现实政治抉择。  相似文献   

2.
基督徒形象是北村小说中占很大比例的人物形象,作为基督徒的北村在这些形象身上注入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感情。对于北村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可以根据其皈依上帝的时间及其在整个故事中充当的角色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这些基督徒形象在现当代文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欧游漫录》所传递的苏俄形象投射着徐志摩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记录了他苏俄观转变的心理轨迹。徐志摩基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对苏俄乌托邦提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1920年代中国人对苏俄乌托邦的浪漫想象与革命冲动。其对中国政治道路、政治模式选择的仔细考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持的苏俄观和政治理念,在当时激进情绪鼓胀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注定了无地自由的尴尬命运。  相似文献   

4.
"其他书信"的作者们,在<新约>中对基督信仰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在基督论方面继续坚持对基督的再来、审判的末世论信仰.他们的信仰教义,通过和教会内外各种背离耶稣的教导、使徒的传统的学说的辩论日益明晰起来.另一方面,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基督徒在世界中独特的寄居身份形象.这种形象,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逼迫相关.  相似文献   

5.
1925年和1926年,徐志摩与胡适这两位自由派知识分子好友先后游历莫斯科。莫斯科之旅使他们发生了深刻的思想逆转:徐因苏俄之梦的幻灭而回归自由主义,胡则激赏新俄“伟大的政治新试验”而引起“新的兴奋”。由此,徐胡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苏俄问题的论争。徐对俄罗斯文化的“吊古”情愫体现了他的诗人本色,而胡对新俄政治新试验的欣赏则体现了他的“士大夫”性格。胡徐苏俄观的分歧表征着自由知识分子深刻的思想冲突。在这场思想论争中,诗人徐志摩成为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的守护者,而作为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精神领袖的胡适,则因心仪莫斯科新政而成为苏俄革命的同情者。胡徐围绕苏俄问题的歧争是20世纪前期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饶有意味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这一时期关于苏俄的游记很多,但对中国瞿秋白、德国本雅明、法国纪德的苏俄游记的比较研究尚付阕如。本文侧重阐述这几位东西方行游者笔下的他者形象——社会转型时期苏俄民众的个性与精神,以及这一形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基督徒群体面对动荡的时局产生复杂多样的心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尽管中国基督徒与国民党政要有着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上的联系,但对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心态与立场却呈现不同分化。他们或接受进步思想继而批判国民党、迎接新政权,或保持中立、谋求和谈,或仍然视南京国民政府为正统并为之效力。  相似文献   

8.
1917-1923年这一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由立国未稳到日趋巩固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时期.由于苏俄远东政策服从服务于苏俄的欧洲政策,所以随着苏俄国内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苏俄远东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暂时性.它体现了"推进世界革命与维护俄国利益"这个困扰着苏俄外交政策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里,俄国形式主义通常都被视为以科学方法处理文学内在问题的倡导者。他们为文学研究树立了新纪律,主张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本身为目标,必须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与主流学界所呈现的上述形象恰恰相反,本研究发现,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文学性"的理解和定义,其实与20世纪初新兴的电影影像逻辑和立体未来主义的视觉实验,有着紧密的历史因缘。因此,本文尝试透过大量的史料勾沉和文本分析,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观点重新置放在立体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苏俄左翼前卫艺术运动的语境中,进行再解读;希望藉此点明,俄国形式主义在文学研究领域里所推动的范式转移运动,与苏俄左翼前卫艺术工作者在电影和绘画等视觉艺术领域所进行的实验创作之间的历史车翏车葛。最终,本文希望初步阐明,包含在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中独特的视觉经验或视觉性;并在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隐含在苏俄左翼前卫艺术理论和实践中的文化政治意涵。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与农村社会截然不同的消费图景,消费实践成为他们建构认同的重要路径。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劳动之外,主动参与品牌信息生产,通过“自由劳动”将自身纳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版图中。他们在虚拟空间中投入成本,自主成为“数字产消者”,实现对主体形象的改写与再生产。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使用手机趋同城市青年的消费形态,表达对城市“新市民”身份的乐观想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象的形成。我国的学者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巴赫金形象,他们所接受的实际上是他人之镜中的巴赫金形象,进而使我国接受者在世界巴赫金接受的对话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国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的丧失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新的主体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贝奥武甫》所反映的时代 ,是盎格鲁撒克逊地区尚未归顺基督教的时代 ,但诗中已经流露出朦胧的基督徒意识。基督徒意识与世俗英雄主义精神的同现 ,反映了日耳曼古老的文化传统与新兴的基督教文化的撞击与融合。贝奥武甫的形象便是植根于这一复杂的文化背景中的英雄 ,因此 ,相对于希腊史诗中的英雄 ,贝奥武甫的形象更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体现了欧洲史诗中英雄形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
夏洛克形象所蕴含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种族、宗教文化这一角度来剖析夏洛克这一艺术形象,探讨这一形象所蕴含的宗教意义第一,夏洛克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意识与宗教信仰的犹太教徒,倍受基督徒的歧视、虐待与迫害,并且积极进行反抗、复仇,最后失败,成为种族、宗教文化冲突下的悲剧人物.第二,夏洛克形象折射出莎士比亚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时代进步的潮流冲涮到岸边。他们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冷眼旁观着时代激流滚滚东去,既不能被激进的时代所裹挟,当然也就无法体味到搏击风浪的人生愉悦,也无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反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他们对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顽固地拖拽着历史的后腿,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沉重包袱。在鲁迅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一群人的踪影。鲁迅以其犀利的笔触,剥去了这一群人的外衣。暴露出其本质,批判了他们麻木不仁的灵魂,揭示了形成他们独特性格的社会根源,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本文拟从此入手,寻根究底,阐幽发微,对其形象本质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独立"并不是孤立.我国知识分子中的基督徒与来自"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两大系统的基督徒在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等方面有所不同,他们将是建设强大新中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在巴赫金的接受中经历了一个主体性从坚守到迷失的过程。巴赫金在我国接受过程中其理论的命名、接受话题的形成、所依据的知识谱系甚至问题意识,无不受到他者或西方眼光的左右,使他者或西方的眼光最后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巴赫金形象的形成。我国的学者们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巴赫金形象,他们所接受的实际上是他人之镜中的巴赫金形象,进而使我国接受者在世界巴赫金接受的对话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国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的丧失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新的主体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党人对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并不重视。之所以愿意和中共合作,与其对社会主义理论、苏俄的认识密切相关。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并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国民党人也积极进行了研究和宣传。虽然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认同各异、对联俄容共的政策有怀疑、对中共也有疑惧,但苏俄革命的成功与对华宣言的发表使国民党人普遍对苏俄抱有好感;希望以俄为师及苏俄对国民党的巨大援助坚定了孙中山与苏俄结盟的决心;而与苏俄结盟的意愿及对具有革命积极性的中共党员的欣赏更促进了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1920年3月底4月初,苏俄势力进至远东,其第一次对华宣言亦随之传入中国,以传言形式在数月之间逐步呈现于中国媒体之中,得到国人热烈响应与欢迎。民众纷纷撰文、复信。这些反复公开发表的文字使苏俄在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全新的形象:原本是毁誉参半的"社会革命"的代表,仅是部分时人试图模仿的榜样,宣言之后更有了主动主持世界正义的英雄形象,取美国而代之,地位急遽提升。苏俄新形象的确立,不仅直接造成了中国思想界的美俄易位,更因外交的"正义"使得其内政进一步正面化,从而在中国出现了"列宁时刻","为苏俄式的共产主义在中国铺了一条路"。  相似文献   

20.
亨利六世与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第一历史四联剧的两位主角.两位国王虽皆为言必称上帝的基督徒,却在信仰的实质上表现出鲜明反差:前者是"圣徒般的傻瓜",后者则是"伪信徒"式的暴君.通过再现这一对基督徒国王的"属灵世界",探讨他们信仰的诚笃或虚伪、幻灭或犹疑,由此推导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剧作家个人的基督教倾向,特别是这一倾向对深受路德宗教义—加尔文主义影响的英国国教教义的可能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