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放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放两只,房子里分别摆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食物位置的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里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悬挂在房顶;第三间房子里的食物分别从低到高、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数日后学者发现: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死一伤;第二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都死了;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都活得朝气蓬勃。究其原因,学者认为: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二间房…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60年代,我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们的青春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广阔天地。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成千上万的知青陆续返城,这时的我们韶华已逝,成了城市里安家立业的困难户,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是“三等公民”,即使有了工作,工种一般也是最差的。苦,我们不怕,下乡期间什么苦没吃过?最令人感到不平和辛酸的是,都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由于下乡插队期间不算工龄,我们的工资级别、住房、培训、福利待遇等都要从零开始,这就使我们陷入…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企业怎样才算搞好?在许多人看来,只有做成龙头老大才是搞好的标准。做大是不少企业奋进的目标,有一些做大的企业,过去轰动一时,但由于没有做强的后劲,很快就陨落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8.
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你自己 《中国青年》:你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就很笃定吗? 李开复: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 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 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 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 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 相似文献
9.
10.
张艺谋拍了一个系列公益短片.主题叫做“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抽象说来应该是不错的,我们常常引用的培根说的就是这事儿。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可以改变命运。然而,知识怎么就改变了命运?什么知识,改变谁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12.
正从1994年,我就开始做互联网。在北京中关村树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这个牌子的时候,我已经创业半年了。那时,在中国做互联网我感到非常孤独,所有人都认为我是骗子,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说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是因为我完全不懂计算机技术,但是每次演讲,总感觉听众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遐想。稀里糊涂地走了那么多年,我是觉得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条路上有很多朋友……其中特别感恩的是硅谷给我的各种 相似文献
14.
15.
坐在陕西猴王集团董事长办公桌前的侯晓军,寸头,国字脸,手掌上一层长期从事体力工作留下的老茧,很难令人相信他是陕西省汽车装饰行业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不妨做一次逆向思考向上司、向决策者贡献自己好的建议与计划,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受重视、不被采纳的苦恼。尤其是当一个经过自已潜心研究、周密思考、确信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建 相似文献
20.
《管理与财富》1998,(2)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1500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们天生的,而是谁都可以学到的。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位教授的调查表明,工作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的人,所从事的大都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即使薪金不高,但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生活上会更愉快,事业上也会更成功。当然最终他们常常是名利双收。二、不求尽善尽美,有成果即可。许多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都力求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结果工作成果少得可怜。卡费尔德说:"工作成绩优秀者不把自己的过失看成是失败,相反,他们从错误中总结教训,于是下一次就能干得更好。"三、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自身能力的限度,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其实并不是完全知道,而只是感到而已。由于人们很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限度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许多人老是把自己的个人能力估计得低于实际水平。卡费尔德指出:"对自己起限制作用的感觉是做出高水平工作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