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纵向角度比较了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在历史渊源、立法、思想、法律、精神、社会实践基础等方面的传统差异。指出我国当代法律文化应当反映几千年中华法律文明的精神成就,对中华法律文明抱有自信,走出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律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什么是法律文化,法律文化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法律文化当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民族、法学教育等多重原因,中国法律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制约着中国法律文化的整体发展.然而,在中国统一的政治环境下,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区域法律文化是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的,这需要我们在把握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的同时,实现民主政治的社会化,适应法律文化发展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强法学教育,为中国法治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化已成为当今多种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看待文化,通过对法律文化的构成及其过程的分析,笔者得出“大力发展法律精神文化是法律制度文化顺利适应社会和被社会适应的必不可少的步骤”的结论,同时对法律制度运行的文化因素(包括文化动力和文化阻力)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本文最后建议,要在考虑重建新型中华文化的前提下,考虑中国法律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代的中国法律文化转型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中国的法律文化应该转型为一种和谐的法律文化,并进一步尝试阐述了这种转型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法创生现代法治,其惰性因素严重阻滞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实践。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着眼中国社会现实,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模式构建:从中国经济政治变革中寻找根本动力,实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不断摒弃传统法律文化的阻滞因素,正确处理继承淘汰与移植创新关系;构建理性法律文化及先进的法治理念;培育现代法律观念,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实现法律文化现代化是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有着很大的差距,要实现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不断推进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理性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大胆移植西方法律文化并加以本土化,强化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树立公民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化孕育和造就了法律语言,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英汉法律语言表达、体现、象征着各自民族的文化与法律文化现实.在习得一般法律语言的同时也习得法律文化.因此,在进行法律翻译时应兼顾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9.
民间法与法律文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法的根据来源于法律多元,法律多元则来自于法律文化概念,因此法律文化方法是研究民间法的基础视角。而我国法律文化研究过分注重本体论,忽视方法论。法律文化研究方法有文化解释、文化功能、文化求异三种,运用之可以展现民间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任何社会的法律文化都有多样性,这其中既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文化,也会有从属地位的法律亚文化。二者在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会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甚至相互融合。主流法律文化和法律亚文化的融合对于繁荣我国法律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其中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决定着融合的理论基础,并可促进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论述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法文化建构所面临的直接困境是现代法文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冲突、城市法文化与乡村法文化的对立、西方法文化与东方法文化的背离,根本困境是农村日益发展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终极矛盾。文化演进理论是建构我国农村法文化的理论基础,文化利益、文化动力、文化和谐分别构成农村法文化演进的出发点、驱动点和归宿点。我国农村法文化建构的主要路径应是依赖于以农村社区供给为主体,以政府供给为引导,以农民供给为基础的多元分工合作参与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主要是从社会历史文化及思想理论背景等视野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源起的原因,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法律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明晰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的源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且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法人类学与法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二者都重视对文化的研究,但是法人类学侧重于文化的横向比较,关注文化在具体社会中的功能与结构,是一种共时性问题的研究;法史学则从纵向来研究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历时性问题的研究。我国应构建以规则研究为中心,以法律民族志为方法,以文化反思为目的的法人类学。  相似文献   

14.
法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律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面临着"文化失语"的尴尬处境。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探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中国法治发展中的建构论和进化论之争实际上也就是源于全球化和本土化之争。在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中,我们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因子,实现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文化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语言现象剖析了中西传统法律文化的几点差异。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结合而生的新兴事物,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笔者从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保护民族文化的需要、政策易变而基本法缺位等方面论述了安徽文化产业立法的必要性,结合安徽文化产业立法不系统不科学、立法滞后、执法多头等现状与不足,提出制定文化产业基本法、完善文化产业地方性法规体系、加快政策法律化进程,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构建执法机构等建议,保障安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文化学是法学一重要分支学科,在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中,将法律文化学教育渗透其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建构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具有极重要的现实必要性。法学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法律文化学教育的过程,教师正是通过此过程来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文化素养的,其可行性路径主要包括运用法律文化比较的教学方法、加强以提高法律文化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师自身法律文化素养四方面。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在现行法律制度中没有得到保护,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化海盗”现象。拟对“文化海盗”现象进行法理分析,并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完善提出一些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动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间形成了唐代和近代两个高峰: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这种交流和影响不仅深入历史还在影响未来。因此从信息传递、政治需要、社会发展、战争胜负、国际竞争、民族尊严和法律优劣诸方面,对古代日本输入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和晚清中国输入近代日本法律文化的动机与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交流的双向性和典型性既是比较法律文化分析的范例,也为当下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史和思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法治,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心理基础,并且体现出正义、民主、平等的文化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具备法治的文化精神,缺乏法治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在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过程中,必须同时致力于民众文化心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