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文论的道德指寓是一种意蕴深广的文化指令,依经立义的言说方式标举孔子的道德立场,隐含着其引《诗》复古的审美取向;引譬连类的言说方式则架构作品表层与内蕴的意义桥梁,营造经典阐释的道德方法论体系,显露中国文论的人性关怀视野。其道德言说方式也制造了一种物象比附的话语场,立德话语的历史惯性规范着后人的话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后世文人创作和批评的灵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在文坛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文风,“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复古文风盛行近百年,自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渊源,茅盾曾在《夜读偶记》中加以说明。但流风所及,不能说没有严重的弊端。在复古文风笼罩下,竟至有人认为“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李开先《昆仑张诗人传》)。这就完全割断了社会生活同文学创作的联系,完全否定了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实际上堵塞了文学创作的路子。物极必反,反对复古文风的人接二连三出现了。《明史·文苑传序》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的柳宗元,由于他和韩愈一起领导了古文运动,完成了文体改革,他的文论,一般总是和韩愈相提并论的;而且他们的论点,一般也认为是基本一致的。韩愈论文有“志道”、“好道”的言论,柳宗元论文也有“明道”“翼道”的言论;韩愈“文”、“道”并重,柳宗元也“文”、“道”并重;韩愈学文的最高标准是儒家经典,柳宗元学文的最高标准也是儒家经典等等,在在都可以说明他们的一致性。这当然是由于他们都出身于中小地主阶层,都曾受儒家教养,都受着当时儒学复古潮流的影响所致。但这绝不等于说韩柳二人的文论没什么区别,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文论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的文论,是用以推进这一运动的工具。本文主要阐述韩愈文论的条理,偶或涉及其他问题。由于韩愈混淆文笔,于文体没有明确划分,故本文泛称文论,其实是兼诗、笔而言。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中国文论仅仅涵盖"气"、"风骨"、"神韵"、"比兴"、"妙悟"和"意境"这样一些范畴.然而,如果从一种文化的视阈来看,我们分析中国传统文论和清理中国文论话语,并不是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范畴,而是要研究它们在文学中所呈示出的意义表达方式和文化规则,例如古代文论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等.中国学者相信示意的唯一方式就是"立象",它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文论中已经被强化和突出的话语方式.因此有必要在以前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中西文论对话研究,使之更加具体和系统,并遵循四个基本的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论     
解放以前,沈从文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从二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坛起,共出版了六、七十种作品集,以其独特的色彩格调吸引了不少读者。但解放以后,他却受到了冷遇,几乎销声匿迹,主要原因大概因为他曾经是中间道路的追求者吧。当然,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在光明势力与黑暗势力决斗的时刻,一个作家要遗世独立,去追求什么中间道路,显然是错误的。但作家的政治倾向并不能概括他作品全部的思想观点,艺术形象所提供的内容,往往又大于思想;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作家,还得看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思想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沈从文的作品所描写的仍是现实人生,他的同情明显地是在下层劳动人民一边,对上流社会总是充满了讥讽。当然,政治观念的错误,无可避免地要影响他对于生活的判断,而且必然会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因此,对于这样的作家,我们还是应该从作品出发,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冯宪光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时期文论,人道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生产论,文化学阐释中国新时期文论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呈现出与前新时期文论的不同面貌。造就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俄国形式主义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重点梳理俄国形式主义与庸俗社会学文论二者之间论争的文化、历史、政治背景以及论争的核心问题:文学的本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这场论争引发巴赫金尝试将二者结合,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诗学,启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续探索形式主义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对话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文论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论是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梯,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现代理论命题,对中国文论现代范式的创构有重要的贡献。梁氏文论的精神内核与方法特色在当代文论建设中仍值得我们省思。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3,(5):44-47
西方文论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主要障碍,这种障碍表现在:西方文论预设了中国文论的思维方式,西方文论置换了中国文论的概念范畴,西方文论限制了中国文论的表达方式。在文论领域西强我弱的背景下,要建构中国当代文论,必须破除西方文论的障碍,摆脱西方文论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和表达方式上的制约与钳制,必须看到中西方文论的异质性,坚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规则,在与西方文论的交流对话中,以我为主地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中国文论开始有了"回家"的冲动,产生了我们的乡关在哪里,我们的文学思想传统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由于西方文学观的巨大冲击,真正具有丰厚本土资源、富于文化"乡愁"的游子情怀,又兼思想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文论成功人物并不多见,而徐复观正是这样的新儒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温故而知新”。正当纪念茅盾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文艺学或称文艺科学(简称文论)理论遗产,认真学习他努力追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结合变化着的文艺运动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精神和方法,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将会有所助益的。文艺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各种现象,阐明其基本规律及原理的科学,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观,文学研究方法论。茅盾关于文艺学的基本观点,有着一贯性,然而又有不断的新变化,现就其中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主义文论是指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阿诺·里德等人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文艺理论。它受到维柯的《新科学》浪漫主义诗学的直接影响,重视人的感觉经验的主观因素,强调内省、自我、人神契合的情感作用,将人的想象、激情、生命性灵作为艺术的本原,使艺术表现成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以"想象"为切入点,概括了表现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和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4.
历代文学,各有专至。方一体之盛也,文人心力,争萃于此。其著作旣多,妍媸利病,自有可言。故文士论文,恒与当时文体,互为表裹。前为八代文论史引论,已略述及;证于西汉,斯理益信。文心雕龙诠赋篇曰:“赋(?)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陵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揚骋其势。(?)朔已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的文论是一个作家的文论,因此,他的文学本质观、创作观、批评观及风格论都是紧扣创作实绩而论述的。汪曾祺文论具体、实在而又亲切,他强调在文学创作中,“语言”乃是本质的东西,文学创作的目的是写人物,文学创作的题材应是回忆中的醇酿。他提倡一种平淡的风格,主张以宽厚的长者胸怀进行文学批评。汪曾祺的文论本身也是文学创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时人后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他对文学的论述,人们关注极少。文人创作,大凡有自己的原则可循。因而了解谢灵运的文论,对我们认识他的创作有一定的意义。谢灵运对于文学的见解没有系统的论述,散见于他的作品中。下面试就他的文论作粗浅地述评。...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论的情理范畴——以唐宋文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与理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对重要范畴。情理范畴的产生与传统哲学的人性论、情性之辩密切相关。唐宋之际的情理范畴多得哲学的沾溉,体现出双峰对峙而又融合的特点,由唐宋之际的情理论可以见出古代文论情理范畴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古代少数民族文论是中华文化的整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族与审美特色与汉族文论相融相进,二者在宗教意识、思维方式、审美心理、载体表现、文艺功能、叙事表达等方面的族别研究有着鲜明的不同,古代少数民族文论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学术价值,因而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华传统文论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文论形态,一方面存在着现代性与古典性的异质特性,另一方面具有彼此契合的同构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表现为:唯物史观的宏阔视野,意识形态论和社会实践论的文艺观念,人民文艺观念的突出地位,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相统一的美学思想等。中华传统文论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表现为:人文化成与经国济世、言志抒情与文以载道、修身养性与伦理教化、美善兼济与道艺合一等方面的文艺观念。两种文论精神彼此契合的同构性之维主要在于:基于宏阔社会历史视野观照说明文艺现象,基于“大文学”观理解阐释文艺本质特性,基于文艺实践和社会实践认识文艺价值功能,基于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理念的文艺人文精神,基于艺术规律和美学理想的艺术价值观念等。我们要系统梳理和把握两种文论形态各自的重要元素和突出特性,努力寻求两者能够彼此契合的同构性基础,切实推进两种文论形态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