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意义。要改革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最终都要落实到所有制上面。所有制的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革所有制结构,包括所有制的宏观结构和中观、微观结构,公有制本身结构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整体的所有制结构;二是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运行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最难的课题正在于所有制的改革,包括构建优化的所有制结构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我以为,我国的改革,特别是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走过一段不短的路程后之所以很难再深入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之于僵化的传统公有制观念仍在顽强地发生着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推进到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即所有制问题。党的十五大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核心是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我们认为,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将要突破姓“公”姓“私”的禁区。本文就所有制改革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一)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问…  相似文献   

4.
公有制手段论单东关于“公有制是手段还是目的”的讨论其实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所有制改革之初,类似的问题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只是当时人们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相互关系引出改革所有制之必要性。但当人们在议论如何进行所有制改革时,对“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而且改变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有制改革,既包括宏观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包括微观的所有制形式及其内在结构的改革。本文拟就宏观的所有制改革,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所有制的多元化,是我国近年来宏观的所有制改革的鲜明特征。所有制的多元化,是指多种多样的具有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形式的出现和被引进于我国的社会所有制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结构。笔者试从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原理出发,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多元化结构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以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所有制是否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看法还很不一致。郑玉林同志认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只存在于流通领域;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只存在于分配领域。因此,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包括劳动力所有制。否则就与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相矛盾。①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形式、经济决策层次、调节机制、分配方式以及经济组织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使包括以上内容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调整时期。我们在经济调整的同时,结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这种改革试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所有制理论虽然能指引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但关于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所有制自身运行的微观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和指导力相对不足.要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经济改革,要求创新、完善所有制理论新体系.这种新理论体系是包括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的理论、所有制性质划分的理论、产权理论、所有制结构理论、所有制实现形式理论、所有制变迁理论等内容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国农村所有制正在由单一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向着多种经济形式转化,这对搞活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触及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为了研究农村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现状,探索未来的若干年农村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趋向,本文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 ,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原理一直存在着误读误解。事实上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 ,在所有制与分配关系之间 ,存在着丰富复杂的辩证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调节人们利益分配关系的主要经济杠杆 ,但并不是决定分配关系的惟一力量 ;尽管生产力是所有制关系演变的最终决定力量 ,但人作为能动的社会实践主体 ,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演变过程中发挥着直接决定作用 ;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是判断所有制制度进步与否的首要标准和根本标准。依据所有制原理观察当代我国的所有制改革 ,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将呈现六大趋势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创新自然资源类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积极推进个人产权的社会化 ;加大国家对分配关系的调节力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传统的理论观点最初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较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不存在什么还要对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后来虽然不得不承认也要进行改革,但又只是着眼于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提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形成更加高度集中统一、即统得更死的经济体制,而无法想象,更决不容许通过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产品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所有制,表面上看,是人对物的关系,而实际上,是指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的归属、占有、支配、处置等问题而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所有制所反映的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划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准问题,首先要摒弃长期以来沿用的生产关系的唯一标准论,树立起生产力标准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们在划分社会发展阶级问题上,一直沿用着生产关系唯一标准论,认为生产关系表示了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每一种生产关系体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因而,根据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就可以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别开来。特别是在象我国这样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以为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就可以不顾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状况,通过不断变更生产关系,特别是变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而跨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以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理论观点是错误的。它的错误在于:  相似文献   

15.
一、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在我国现阶段,调整所有制结构必须从理论上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调整,二是怎样调整。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所有制结构的内涵及其调整的目标模式。1、所有制结构的内涵及其调整目标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层面的范畴,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是不平衡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所形成的所有制类型的多样性,就是所有制结构的内涵。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所有制结构需要调整:其一是,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时,反映旧的生产关系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高度来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改革企业经营管理”等思想,并要对以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进行重新探讨。生产力的三要素不应包括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应将科学技术、人的体力作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不应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要具体化。生产关系科学的内涵应是四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生产资料的经营权,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和产品的分配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结构是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带有基础性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此后20年,传统体制下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十五大报告中肯定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指示。但这决不是说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已经到位,如何调整和完善它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认识上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而全民所有制改革则是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它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过去我们在理论研究中,一方面确认计划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又避开构成计划商品经济基础的所有制方面的改革;在应用研究中,我们偏重于研究宏观经济的运行与控制,且往往单纯就控制本身来研究与改善控制,而不把重点放在控制所依附的所有制基础上。由于所有制基础不健全、不完善,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研究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全民所有制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近年所出现的多元所有制,打破了20多年的所有制单一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促进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发展,笔者想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当前较为敏感的多元所有制现象谈点个人看法,并试图根据历史经验和实践结果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教。 农村多元所有制表现出了种种与众不同的新特色。 1.由于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反作用力得到较为完整地发挥,使非公有经济生产力具有旺盛增长的势头。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理论界目前有这样一种论点,认为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的,如果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提出来研究,那就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由于这涉及到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问题,有必要把它搞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