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间的关系研究成为近年来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全方位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从元认知知识的角度来看,学习者要重视对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认知,加强对学习任务、内容和策略等的元认知,统筹学习活动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评价.从元认知体验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其在二语习得的元认知知识和认知调节之间、元认知活动和认知活动之间的中介作用.从元认知监控的角度来看,学习者要根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及时的监控以达到预定目标,最终实现元认知在二语习得中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今小学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介绍该理论的提出背景的基础上、从支架理论方面分析了其对儿童二语习得的启示。建议教学应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建立起互动的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试图通过对Krashen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探讨 ,进一步了解习得过程及实现的有效途径 ,从而挖掘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改善并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wain的输出假设从语言输出的侧面为二语习得提供了理论依据;Gass的习得模式将"输出"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环节."输出"通过为语言学习功能提供作用平台,而得以在二语习得中发挥重要作用:输出引起注意并触发新的输人;输出假设时又检验假设;激发元语言功能而深化信息加工;促使陈述性知识的程序化;强化表达的自动性和流利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教学环境、教学指导、教学互动、检验手段诸方面谋求较好的语言输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语言教师中影响很广泛。然而作为一种理论 ,其理论过于简单化。构成其理论的五个假说在理论中存在着不科学性 ,在实践中常常难以验证。许多语言学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家、应用语言学家等对Krashen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这些异议可以帮助语言教师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更好地借鉴这一习得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习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习得机制”(LAD) ,即人们天生的、遗传的习得语言的能力入手 ,对该机制在语言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找出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共同点及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和语用规则的区别 ,将其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语言学习不仅仅在于对策略的了解上,还在于熟悉具体策略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上.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局限,以往的学习策略研究无法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观念和认知行为的变化,因此也无法描述受试对象的策略使用特点.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介绍一种新的过程研究法,由于该方法将元认知作为研究重点,因而能够揭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使用特点,从而可以弥补传统纵向和横向研究法的不足.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科中的儿童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孙婷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5):20-23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为了探究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大学生外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影响,该文在两个班中采取了“隐性分类”的教学模式。经过研究发现,信息化APT教学模型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有一定影响。不同的词汇习得增强方式加上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设计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有较大影响,即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能力,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石和摇篮,语言学派的分水岭最终可以追溯到不同的语言哲学和认知观,语言哲学最基本的问题即是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认知语言学是21世纪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范式,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和学术前沿。以G.Lakoff和M.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实现了从客观主义哲学观到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的转变,这标志着人类意识形态和语言哲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刘芬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1):79-81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假说的四个基本理论对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很大启示。教师应提高听说教学输入的质与量,并尽量提供学生"可理解性"输入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薛霄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5):151-153
二语习得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现今,随着外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外语教师开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外语课堂,并且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方式,以更好地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该文从语言、语法和语言材料三个方面研究对外汉语课堂使用第二语言的可能性。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常常会遇到“僵化”语言的错误,因此,建议使用偏误分析语言材料分析其语言障碍,并根据语言障碍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解决学生学习困惑和无法将汉语真正应用到实际情况的问题的同时,建议采取“输入假说+习得”的课程设计来辅助。 相似文献
14.
马秀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4):118-120
传统课堂受时空局限,其内隐的困境在疫情期间显现并爆发.MOOC作为一种线上教学的典型代表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时空问题,而且在受众人数上呈现出覆盖面广、专业跨度大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呈现出信息量大、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习环境上呈现出自主性高、评价全面的特点,在教学效果上呈现出科学性高、针对性强的特点.该文以山东省首批一流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例,探讨了基于OBE理念的MOOC混合式学习模式,助力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生态,从而成功实现教学的O2O闭环. 相似文献
15.
16.
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可夫和约翰逊(1999)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严厉批判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客观主义。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在西方哲学界、认知科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对语言成因以及其他若干相关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认知隐喻的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在实际的英语词汇、文化教学中引入隐喻式教学法,但还很少有人把它应用到英语口语的教学实践中。这篇文章就从语音、词汇、文化情景等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浅谈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看语言环境的作用人类学习母语比学习第二语言要容易、轻松得多。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对于母语的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母语过程中始终经历着两种学习状态 ,即“learning(学习 )”和“acquisition(习得 )”。前者是有意识学习 ,后者是无意识学习。在生活环境里 ,母语的学习与习得交替进行。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很快学会运用母语与别人流畅地交谈。这是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而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在课堂进行。学生在一个非常正式的场… 相似文献
20.
弗里斯首倡语言对比分析,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他认为二语学习与一语学习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过程;二语学习的根本难题来自于母语习惯中的那套特殊的特征;最有效的教学材料应以对一、二语的科学的平行描写与对比为基础;在语言测试中要集中关注那些数量相对较少却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完整的双语对比应包括社会文化特征的描写和对比.弗里斯从理论与实践上为语言对比分析做好了铺垫,开启了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