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轨迹──读乔默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王岳川在新旧世纪的转折点上,回首二十世纪近百年的学术史,可以看到,一代代学者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反思着中国文化的困境和出路。无论是激进主义还是保守主义,无论是意识话语的“西化”派,还...  相似文献   

2.
导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诞生至二十年代末,虽只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因为拓荒者们善于吸取历史所赐予的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流所生的丰厚乳汁而迅速呈现出较成熟的素质:“人”和“文学”的双重觉醒,使这种全新的文学得以成为以“人”为对象、创造和接受主体并遵循文学自身特殊规律发展的真正的文学;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已进入了意识和思维、感受、表达方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他们各自内承外采的选择、融汇、创新方式和艺术审美个性因获得畅足的发展而很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朱德发教授的学术新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以其宏阔的研究视野,新颖的理论角度和富于创见的文字描述而使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论纲》一书的引人注目之处,首先在于编写体例上的大胆创新。作者既不象贾植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那样从一个个文学社团流派入手,对每个文学流派从微观上进行具体考察和详细剖析;也不象殷国明先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那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中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启蒙性问题提出以后,普遍认为这种启蒙在四十年代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被中断。西方思想界对于启蒙的理解为我们考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性提供了启示:启蒙始终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总体把握和宏观眼光,论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 0 0 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新颖的思路和精深的阐发等特点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为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一在为数已不算少的思潮史著作中,《主潮》一书之所以能新人耳目,首先在于著者依据自己对文学…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长河中,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独特历史阶段。它不仅在语言上以白话代替了文言,以小说、戏剧、诗歌和散文平等并存的局面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以诗文为正宗的一贯格局,而且在文学观念上也实现了一次彻底的解放,因而被称作“新文学”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古代文学”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差异问题,而是有着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迥  相似文献   

9.
新近出版发行的《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乐黛云、王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下文简称《思潮》),是一部我国近年比较文学研究出版物中难得的力著。二位主编在近些年来的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研究以及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瞩目。书中的诸位中青年作者以在世界格局中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宏阔眼光,从各自所熟悉的角度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就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人道主义等思潮对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影响,西方的意象派诗歌、表现主义戏剧、现代派小说对中国创作模式的冲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扎实的论证,从而对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上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注意引进文艺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接受理论的观念和方法,重视研究接受者积极能动的主体建构作用,是全书的一大特色。以往的文学史著作在划分文学生活的要素,分析构成艺术价值的诸因素等方面,往往只注意到创作者及其作品,而接受的问题以及由此而涉及到的接受者——艺术过程的第三组成部分问题,直到二十世纪才为人们所注意,在中国这个问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二十世纪的中国女性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五四"时期,三十至七十年代时期,近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作者从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作品入手,探讨了女性文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它在二十世纪的整体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1.
由山东矿业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发起并主办的“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7月24日至7月28日在山东矿业学院旅游贸易公司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及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数十所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及来自韩国的一位文学博士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这一主题,经过各具特色、内容精彩的大会发言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分组讨论,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道路、整体特征、成败得失、问题与出路等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文学中的一些因素 ,已经难以从作为其合法父代的新文学小传统即“现代性”传统中找到其变化契机 ,并以现代文学合法性资源为依据对之作出有效阐释。九十年代文学变化中的种种迹象显示 ,中国文学史上的“二十世纪文学”和“现代文学”很可能是一对可以互相取替的等值概念 ,其恰当的下限 ,应判定为二十世纪末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社会中,父亲掌握经济大权因而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完全支配儿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先进观念的传入,儿子们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由于经济的独立他们拥有了话语权并开始审视父亲甚至否定父亲.将父子关系放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来研究,可以清晰看出父子关系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冷战期间,美英汉学界对中国“十七年文学”作了特别的解读。1950-1960年代,他们将“十七年文学”视为瞭望新中国的窗口,文学内容解读成为搜集中国信息的话语活动。1970年代,美英不再如前20年那样置重所谓的“异端”作品,开始较为客观地剖析《创业史》、《红岩》、《山乡巨变》等主流性作品。1980-1990年代初,他们对“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大多散见于他类论著、文章里,一些论者尝试着立足中国语境解读新中国文学,以质疑西方新中国文学论的思维逻辑。  相似文献   

15.
“五四代”代表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历史,“知青代”则浓缩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历史,“晚生代”的异军突起,正是中国新的一代诞生的文学上的标志,其灵魂也确实深深地打上了异质社会的烙印。学术界有勇气正视他们是“五四代”、“知青代”之后的又一“代”吗 ?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文学对《百年孤独》的接受作为文学的民族接受,典型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诸多客观规律。本文通过对文学交流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研究,认为中国新时期文学对《百年孤独》的接受是一种必然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同的前提是自动自觉的文化向心和归趋意识以及特异独立的文化品格的建构。邓经武先生新著《二十世纪巴蜀文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自觉意识下的对巴蜀文化(文学)的独特阐释。本书虽是一部文学史著作,然而言说背景却远远超出了文学一域,其精神旨归始终与巴蜀文化之根紧密相连。意大利批评家文杜里把丹纳的艺术史称为“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我们也可以把本书称为“作为文化阐释的二十世纪巴蜀文学史”。本书《绪论》部分首先从生态地理、经济状况、政治改革、宗教观念、艺术风习、社会心理诸方面论述了巴蜀文化的发生前提(第一自然段)和独…  相似文献   

18.
“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 ,它一语道出了思维的玄机而常被人所提及 ,尽管这种提及有时是引以为豪 ,有时却是聊以自慰。临近世纪末 ,当我们面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时 ,却不难发现 ,我们的思考因种种原因或是被扭曲 ,或是被压制了 ,这不免让我们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但即使如此 ,我们还是要继续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王洪岳先生最近出版的《守望与袒露》便是体现这种“思考”与“存在”的理论著作。该书是作者在学术之路跋涉十年后的结晶 ,虽然此书的副标题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寻思录”,但书中所重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铃木修次先生所著《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一书,是一部中日比较文学专著。该书的要义可概括如次。 作者认为,就中日两国的文学主流而论:中国文学是经世济时的文学,是现实主义的文学;而日本文学则是玩物游情的文学,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中国文学重“风骨”,贵“言志”,文势卓拔高迈,泼墨雄浑畅扬,以主旨鲜明、文理通达为高;而日本文学则  相似文献   

20.
本认为,邓经武专《二十世纪巴蜀学》,在巴蜀化观的建构,数千年巴蜀学发展的勾勒、20世纪巴蜀学史的开拓,巴蜀学“川味”“蜀风”的体味……等方面,均开了撰写巴蜀学史的先河,值得学术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