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创新精神已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对创业教育和创新精神含义及其关系进行界定,结果发现:创业教育与创新精神在人的价值追求上具有本质一致性;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灵魂,也是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又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物理学是一门动手动脑极强的实验学科,在教学中更应该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推进素质教育,丰富人文底蕴、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命题.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工作母机,如何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克服我国传统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等师范教育面临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高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是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我国教育体系、教育体制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即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创新精神是人的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形式.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校园氛围,应从树立大学教育理念、创建包容性强的组织文化、营造宽松环境着眼;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机制,应从重视个性发展、集约核心课程、推陈教学过程、出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考评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6.
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创新型人才就是综合运用自身的创新素质不断地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好奇心、执着心、反叛性和兼容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品质、知识、思维、能力和健康.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要营造创新文化,搭建创新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健康的心理环境;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形成创新教育体系;建立创新机制,形成评价体系;建立法律屏障,形成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大学就担任着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就如何在创新型大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从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机制的构建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电气工程专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电气工程优秀创新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提出电气工程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重点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提出对优秀人才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配备"名师"、"大师"作为导师,并且依托电气工程学科的行业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呼唤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发展的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创造型师资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创造型师资来指导。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思想,树立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教育观念,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即: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更新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破除旧的框框,创建一个宽松并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及个性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困扰着中国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群体本位、伦理主义、重人际关系、保守性、缺少历史感和超越感,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模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建立以追求个体自由、个体意识、个体本位为核心,倚重理性、科学、主体意识、情感、个性、创新精神的现代文化模式。扬弃的方式是建立针对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启蒙机制。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个性化培养,此理念要求教育目的从群体化到个性化、教育内容从给定式到选修式、教育方法从授受法到启发法、教育评价从排名导向到素质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加快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精髓,在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使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人文精神为创新精神的形成全面注入精神内涵,使创新主体理性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创新素质的各个环节,人文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就必然要弘扬人文精神,否则,人类会为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社会付出不应有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教育模式是在特定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形成的教育的稳定形态。从 2 1世纪人才培养标准入手 ,借鉴西方教育经验 ,就科学的探究精神、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的实践环节三个要素 ,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 ,并针对 2 1世纪的人才需求 ,提出了构建以研究为特征的主体教育模式、以合作为方式的互助教育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全面认识"创新",了解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提出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创造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提高教师自身创造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三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即:转变目标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教法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转变师生关系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欲,博专结合的知识面;敏锐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坚强的创新能力;完整独立的人格与创造个性,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远大的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忘我的献身精神。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加快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理念的确立,要求建构相适应的更完善的教育教学新体系。高校课堂理论教学需要设计,需要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应是教材部分和授课计划以外的课堂信息的有机结合。课堂信息必须是有效的,要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深、新、精、活,要和授课计划、课程内容相匹配,要有机地融合在教学环节中。充实高校理论教学的课堂信息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