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嗓音是语音的载体,语音则赋予嗓音更多的意义和更丰富的色彩。语言艺术发声训练是对嗓音的专门训练,它对语音有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音质音位、语音节律等方面。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引入语言艺术发声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对解决学生的语音缺陷问题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彝学界,特别在彝语言学界,有些专家、学者对《彝文规范方案》中的标准音点喜德语音音位归纳持有不同的看法,处理各异,为此,作者也就从归纳音位原则、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三点出发抒己之见,以求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高元音音位有几个,学术界看法不一。通过对y音位是单音音位还是复合音位以及舌尖、舌面分合问题的考察,普通话高元音音位应为四个还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对语音进行切分所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的概念是局限在音质内部的范畴;音位是一种语言中可以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含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它既有音素的音质形式,又处于一个音位体系中,一定要考虑不同音位之间的关系,音位才有意义。音位变体依然有音位的性质,音节是由音位和调位、时位、重位等按照一定语言的组合规则组合而成的,而不是由音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对"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问题是理解音位理论的关键,"对立关系"和"互补分布"是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基本原则。当前不少语言类教材违背了这两个原则,在确定普通话音位时自相矛盾,有的甚至用"语流音变"来解释"音位变体",导致对音位理论的自我否定。在音位问题上应坚持"音位变体第一性"、"音位第二性"的基本观点,从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入手,对一些错误认识进行辨析,从而揭示出音位变体"不变"的原理,揭示出"音位变体"和"语流音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按照学术界的传统观点,所谓“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指的是由语音的非音质特征所构成的音位。它包括由音高特征构成的调位,由音强特征构成的重位(也称“势位”),由音长特征构成的时位。国际上用“韵律”(prosody)这个术语来总称语音的非音质特征,所以对于研究超音段音位的学科就叫做“韵律学”,或称“韵位学”(prosody或prosodic phonemics)。按传统观点,韵律学所涉及的对象既包括词平面上的超音段音位,也包括句平面上的超音段音位。有人主张把这两方面的内容分开,前者叫“韵位学”,后者叫“句位学”。我们没有这样分,仍按传统观点来安排本文的内容,但也兼顾后一种说法,在各段中把超音段音位在词与句中的不同作用分开来谈。  相似文献   

7.
音位理论是普通语言学和普通语音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音位理论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讲解音位理论的时候,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普通话和英语实例为主,同时适当结合本地区方言中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在讲解归纳音位的原则时,把对立原则与音位的自由变体相结合、相似原则与音位的条件变体相结合进行讲解,比分开讲解效果要好些.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用比较的方法讲解比较好.此外,应适当介绍音位在20世纪以来的一些重要理论,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调是一种复杂的语音现象,是语音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的腔调.语调是在长期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不同语言语调的构成特征不完全相同,同一语言,共同语和方言分支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或明显或细微的语调差异.就汉语而言,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音质成分的声、韵上,也表现在非音质成分的语调上,而且这种差异比音质差异更隐蔽,更难以掌握.我们所谈的语调偏误,是指方言语调对普通话语调的偏离.作为西南官话中一支的常德方言,其语调偏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音位研究的临床应用(评估、诊断和治疗)始于20世纪70年代.音位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语言病理学、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在传统的言语障碍器质病理分析基础上融入了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理念.本文着眼于目前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对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音位障碍测评专项研究空白,力图通过对欧美主流音位障碍评估体系的对比语言学分析和发展,研究汉语儿童的语音特征,分析其音位障碍形成的病理,构建适合于汉语普通话学龄前儿童的音位障碍康复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0.
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曲折,是超音质的一种语音。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方面。调值主要是为归纳调类所需要的原始的感性材料。调类作为音系的基本单位。才是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理性产物。调类是本质,调值是现象。所以正同音质音位比它的音值更重要、更高级一祥,调类比它的调值更重要、更高级。一个音质音位按音值有时可以有几个变体,同样,调类按调值有时也可以有几个变体,一些有条件的变体调值还可以和别的调类相同。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实际出发,依据语言运转的基本原则"经济原则",认为在现代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ia"中的"a"是前[a],"ua"中的"a"是后[α]。  相似文献   

12.
PSC考前培训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测试员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普通话考前培训。加强PSC考前培训辅导对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提高普通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就培训的意义原则和具体操作实施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普通话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及各民族得以大力推广。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普通话本身即是一种 连接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的重要媒介符号。探讨了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的传播学意义,同时在分析民族地区普通话传播者、 受众、媒介及控制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舆论领袖在普通话推广中的作用、如何按受众需求进行普通话推广以及如 何处理好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 ,不少应试人员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后 ,不注重后续训练 ,结果出现了普通话实际应用中的“反生现象”。本文通过对应试人员应试心态的分析 ,剖析了普通话实际应用中的这种“反生现象” ,探讨了普通话的水平测试与普通话实际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字译写的民族语人名、地名、族名本应按普通话标准音读,但在新疆普通话中,这些译名中某些字的读音却有别于标准音。文章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这些字在新疆普通话中发生音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译名读音的参考建议,这对新疆人说好普通话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略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之文白异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异读词是普通话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本文在具体分析普通话异读词在播音主持和影视演员常常出错的例子之后,认为普通话异读词应越少越好,并且应该加大《审音表》的修订力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普通话在港澳台的地位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对港澳台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今后普通话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要有效地进行推普,必须明确拟定语言政策,确立普通话的地位;必须宣传普通话教育的意义,强化语言态度;必须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黔东南黄平苗族学生为例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黔东南苗族学生在普通话和黄平话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地方普通话"语音特征。从声、韵的典型特征探究民族语言、地域方言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对应规律,总结地方普通话的成因,最终为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复审表明,评分中"朗读"与"说话"的误差较大,其原因涉及试卷构成与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度,以普通话语音知识和方言学、音位学的基本知识作为内容的测试员后期培训应尽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语言应用与训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语言应用面临如下现状:自身受方言影响根深蒂固,语言习惯差;学校对推广普通话重视不够,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家庭语言培养环境缺失;社会语言环境欠佳,说普通话的氛围不浓等。为此,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多方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创造条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度;提高认识,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主动与孩子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交际氛围等。分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语言应用面临的现状,积极探求他们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