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专题思想库"(智库)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是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如何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专题思想库(智库)"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通过专业化研究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成为中国主要决策咨询机构,思想库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CIMD)始建于2006年5月,2009年11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院以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以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管理提供政策建议为归宿,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从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制  相似文献   

4.
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学问。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作为历史学分支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也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30多年来,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取得了五大成就,开启了理论创新的时代。“十二五”时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将步入系统创新的新阶段,将从个别观点、个别结论的创新转换到基础理论、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创新;从单一学科、单一视野的创新转换到综合创新、交叉创新和新学科群的崛起;从无序竞争转换到有序推进。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与自然科学同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同样重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划应当强化“国家意识”、建立“国家目标”、设立“国家工程”。系统创新、全面发展、走向世界,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创新》2019,(1):93-110
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既是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新要求,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使命所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发现,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在服务意识、理论储备、能力水平、成果转化和智库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信息不对称、成果转化率偏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人文社会科学辐射能力、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作用、提高社会服务反应能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六点对策建议,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与医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相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资源开放获取发展缓慢。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机构库的开放获取现状为例,介绍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放获取的情况。由于中国人文社科期刊没有像国外一样出现"期刊危机",因此缺乏开放获取的推动力。如何推动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开放获取,是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在开放获取活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这是社会科学院发展的一个科学定位,既指明了社会科学院发展的前进方向,也要求我们必须把打造一流的"思想库"与"智囊团"提上重要日程。从地方社会科学院的发展现状和世界"思想库、智囊团"发展的实际出发,需要在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打造一流的"思想库、智囊团",必须在提升对社会科学的认识上有所突破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地位作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而且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对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是很大的。可以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成就和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成就,都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物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学报》2010,18(9):100-100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一份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近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1.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  相似文献   

12.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  相似文献   

13.
赵剑 《社会工作》2012,(3):53-55
社区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也是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的重要努力方向或趋势,吴文藻、费孝通等一生的重要学术成就便是社区研究。本文梳理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社区研究的学术史,并重点关注费孝通对中国化社区研究的贡献,进而指出社区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前景:个案扩展与比较社会学思想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部分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成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基本要素,着重强调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外国文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国际化实践,分析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实践的现状、凸显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浙江学刊>杂志社承办,浙江传媒学院、温州医学院协办的"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5年4月24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江海学刊>、<学术界>、<文史哲>、<天津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期刊社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俞吾金、邓正来、杨国荣三位著名学者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万斌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秦毅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与会代表围绕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学术期刊发展战略个案研究等专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合作研究是科学研究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合著论文是合作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计算机和先进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学术界交流合作机会的增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有了更多参与跨机构、地区和国家的合作研究机会,合著论文的数量和所占比重呈增长态势。本文旨在对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大型综合性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系统SSCI和A&HCI。在1995-2004年期间收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合著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个方面揭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研究的发展情况,从而为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  相似文献   

18.
<正>《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长期担任主编,是我国海洋领域社科类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出刊二十年来,一直秉承"立足中国海,探索太平洋,关注国家发展,理论世界大局"的办刊宗旨,凝聚了一大批学术思路活跃、潜心研究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问题的专家学者,刊发  相似文献   

19.
2007年4月20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2007年常委理事会暨全国重点高校社科学报主编研讨会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徐维凡副司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龙协涛理事长,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教育厅、江西财经大学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学报工作要服务全国全党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在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要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报告了工作,指出名…  相似文献   

20.
从论文统计分析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变革和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和总结,是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1996年发表的3000种社科期刊中,遴选出408种学术期刊作统计源,通过统计分析对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论文产出率、论文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科研群体构成等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及其学科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