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和康德是中西方著名的哲学家 ,他们都十分关注人类伦理道德的走向。在对人类道德作了深刻的剖析后 ,老子和康德分别建立了庞大的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体系。在对两人道德基础、原则、理想的分析比较时 ,我们看到他们的道德观念对我们现代道德建设所具有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康德以理性批判为基础,实行道德哲学、知识学的分离,批判了以理性解决道德问题的启蒙理性主义道德观;坚持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的态度,将善的意志确定为道德的基础,批判了启蒙现代性道德对人性的破坏;通过意志自律追求道德理想国的实现,批判了以理性实现自由的启蒙自由观。可以说,在现代性的视阈下,康德道德哲学是一种重建的现代性道德话语,对现代性道德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对人的先验理解,康德对现代性道德的建构只具有逻辑上的有效性,未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短视性地把《精神现象学》的诞生同黑格尔与谢林的绝对同一哲学的决裂关联起来,而没能注意到黑格尔在对康德道德哲学主观与客观严重对立的批判基础上寻求将个别与一般结合起来的新原则的冲动与努力对《精神现象学》之产生所起的内在推进作用。这既导致了对《精神现象学》写作的深厚动因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理解,也阻隔了对《精神现象学》整个布局结构和行文思路的思想背景及其由来的考察,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或者说遮蔽了我们对《精神现象学》中关于"伦理"与"道德"的顺序与关系的认识。本文从黑格尔伦理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及《精神现象学》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特殊处置方式出发,探讨了黑格尔以开放的伦理精神超越康德的内在道德原则的学理进路及其实质意蕴。  相似文献   

4.
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实践理性发挥作用的领域,表现为三个维度.最高道德法则之普遍性的形式化阐明体现了先验维度;道德哲学之终板诉求的至善及康德对道德情感的眷顾体现了经验维度;作为道德哲学拱顶石的自由理念可思而不可知及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超验维度.我们既不能夸大其中的形式化因素,又要认识到经验与超验维度的重要意义.三者相互联结、相互蕴含,共同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幅图景.  相似文献   

5.
“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道德政治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和思想趋向,其核心诉求是批判霍布斯、洛克式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现代政治的非道德化,主张将现代政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该主题由卢梭开创,经康德和马克思拓展,形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完整学术谱系,并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内在连接点。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提出公民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意和普遍性的基础上。康德以其道德哲学将卢梭的政治主题先验化,为道德政治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先验基础。马克思彻底批判和解构资产阶级财产权,将社会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用穷人的权利取代普遍权利去规定现代人自由的最高意义,以此将道德政治议程推向了顶点。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道德哲学及其现代道德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著作《老子》,分上下篇。上篇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起首 ,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开头 ,被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其“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1。“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是其最高实体和一切哲学思想的来源 ,离开“道”无从谈老子的道德哲学 ,也无以言道家哲学 ;而“道者 ,道之舍也”2 ,《韩非子·解老》中说 :“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其意即是 :“道指世界本源 ,德…  相似文献   

7.
康德与孟子伦理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上,康德和孟子都肯定道德价值的绝对性与人格尊严.在道德与幸福的问题上,康德与孟子都认为道德与幸福是对立的,但是康德通过"至善"来解决道德与幸福的对立,而孟子坚持儒家重义轻利的伦理精神,在道德上并不肯定追求个人利益或幸福的行为,并未自觉反思道德与幸福何以能统一的问题.在理性与情感的问题上,康德的道德体系是一个理性与情感二分的义理架构,而孟子的道德体系是一个理性与情感合一的义理架构.康德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感"并不同于孟子对道德法则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8.
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我国为适应现代化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文化战略。这项文化战略的实施首先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儒家道德哲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它所建构的注重人伦秩序的伦理精神和强调个体道德自觉的道德理念,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同时这一文化战略又为儒家道德哲学向现代化的转换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在学界熟知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认识能力的考察中,他的上帝思想却透露出一种特殊方式的伦理表达,并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现代伦理价值。他在全书的中心即先验辩证论的论述中,为了把握最高的统一整体而引出灵魂、世界、上帝。他关于上帝表述的含义:上帝是一种本体、无限、物自体;是一种产生于理性、不可避免的最高层次的先验幻相;是一种理性的理念;也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理想。他理论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神,旨在提升人而贬抑神。康德上帝思想的现代伦理价值:充满一种折射着价值理性之光的伦理精神;深含着一种构筑精神家园之盼的道德信仰;蕴涵着一种实现人类至善之梦的真善美情怀。它从特殊的视角审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并且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第二个缺口,进而追求主体精神与道德人格的完美统一。这对于急功近利于工业文明、锱铢必较于商业社会的抑郁而疲惫的"现代人"而言,不啻为一种脱胎换骨的期盼和洗心革面的警醒。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道德探讨必须首先从善的定义出发。而康德却另辟蹊径地指出,善作为意志与行为的关联,如果它的确立是先于道德法则的,并且它决定我们的欲求能力,那么它只能是一个经验的、偶然的概念,根本无法承担起道德评价所需要的确定性,也不可能支撑起需要确定规范性的道德哲学体系。相反,道德法则因为具有先天确定形式而成为普遍的评价标准,因而能够支撑起有规范意义的道德理论。所以,道德探讨的起点首先是寻求普遍的道德法则并进而通过道德法则确定作为意志对象的善。然而,对于道德生活而言,基于确定性的道德原则和基于欲求能力的幸福同是我们生活意义之所在,只考虑其中之一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1.
王巧玲 《天府新论》2000,15(4):48-51
康德和孔子是东西方杰出的哲学家,而道德形而上学都是他们关注的重大问题。两人都是道德自律论者,在个人的层面上反对道德幸福论。当面对德福的“二律背反”时,康德引进了“上帝”等三个公设予以说明和保证,而孔子引进了“天”的概念,恰恰也就形成或代表了中西文化两种不同的超越途径康德所代表的是以“上帝”为解救自我的外在超越(超绝)之路,而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却是天人相贯、自我解救的内在超越途径。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哲学以"道"为最高境界,道不仅是"天下母",天地万物之根,"玄牝之门",具有本根之义,而且还具有"天下母"的作用和功能,具有法则、原则、规范的含义,具有规律之义。道具有形上的超越性,是一种无规定的混沌性存在,并非空无。道本体具有存在者的存在,既是有,又是无,兼有两种规定性。但道同时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存在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对万物天性与人类本真状态的回归,是人类理性的自我超越与精神状态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3.
老子哲学尚玄思,亦关注人之谜,就人之欲望与财富多有批判性的思考。从道的生而弗有、道恒无欲以及天道损有余补不足出发,老子主张寡欲、素朴、知足以及公平与共享的财富观。老子的财富道德不仅富有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现实关怀,要求改善民生,抨击朝甚除,田甚芜的社会不公,展现出心忧天下的智者良知与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陆建华 《中州学刊》2023,(6):133-137
老子作为原则的道包括道之道和物之道,而物之道又包括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等。道的至上性、主宰性,决定了道之道只能是“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地之道都取法道之道,因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为道”,并且取法天之道,其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过,道之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主观上“无为”、客观上“无不为”,“无为”和“无不为”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无为”与“无不为”都是客观的,二者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这显示出天之道、地之道、圣人之道与道之道的不同,也显示出地之道、圣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取法。就圣人之道中的“无为”而言,它在自然万物面前是被动的,在民众面前是主动的。道之道、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都具有“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5.
汤拥华 《学术研究》2020,(9):167-176
同为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的代表人物,努斯鲍姆和罗蒂的小说批评以不同的方式发展了特里林有关"自由主义的想象"的论说。前者力求激活可以支持自由主义的道德哲学,后者则是要通过对道德哲学的消解来支持自由主义。前者将亨利·詹姆斯等人的小说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相提并论,试图将哲学理论与小说形式在整体的生活经验中统一起来;后者则认为小说出现已经协助创造了"一个基于新的宇宙观的自我形象",我们不是用"何谓良好生活"的哲学问题来指导对小说的解读,而是当小说作为现代之物出场时,哲学作为对生活整体的反思形式已经不再重要。前者的逻辑中活跃着一种音乐隐喻,这种音乐隐喻着眼于建立一个形式的整体,以便将道德哲学带入其中;后者的核心隐喻则是工具箱隐喻,这意味着文学不是要凭借特定的形式就某事物是什么提出深刻见解,而是要创造有关世界与自我的不同形象。  相似文献   

16.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4,(1):93-95,126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学者都研究过这一问题。我认为“道”不是一个名词 ,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指由“无”向“有”转化的过程 ,是“无”和“有”的统一 ,类似于海德格尔的“显现”。  相似文献   

17.
"道"是老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具有本原性、规律性和不可捉摸性等特点,可以分为"本原之道"、"万物之道"和"社会之道"三种形态."人性自然论"假设是老子之"道"实现由"万物之道"向"社会之道"转变的关键.以"人性自然论"假设为出发点,可以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体系的推导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老子之"道"向来有很多的阐释与解读。如把老子之道单纯地认定为本源论、本体论、境界论、价值论等等。对老子的"道"以现代性的视野或者说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来把握当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展开。对老子之道的解读要联系当时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与整个中国哲学的大的学术背景。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老子之道既具有存在论意义又同时兼具境界论意义,是存在与境界的圆融合一。  相似文献   

19.
对于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康德对道德必然导向宗教的论述,破坏了道德法则的自主性和纯粹性,也与他的道德不需要宗教的命题相冲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康德把宗教奠基在道德之上,是在以道德解构宗教,最终的结果使宗教成为了道德的附录,从而损害了宗教的自主性。然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对康德来说,道德和宗教既各自独立,又互相需要,康德的目标是实现二者的共契而非冲突。  相似文献   

20.
"预言"涉及"未来"之"方向"、"状态"和"事件",涉及时间之"绵延",同时也涉及"因果"范畴,因而是"经验"范围内的事。在"经验知识-历史"的意义上,"预言"式的"推论-推测"只有"相对"的意义。康德的"批判哲学"确保了"经验"的"自然科学"作出"科学性""预言"的"可能性",同时也展示了"经验性科学""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康德哲学指出在与"知识"不同的道德层面上,人类"理性""有权"作出"预言":人类历史一直是在朝着"改善-趋善"的方向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