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赵庚辉从改革的总体意义上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还比较滞后,改革基本是单项的、局部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已...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广东社会学学会在广州举行“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邬梦兆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与会代表就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课题的提出(一)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社会形成了用人机制。与会者指出,这是古今中外都研究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逐步深化。党的十四大以前,人事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下放管理权限、搞活人事管理、切实转变人事部门的职…  相似文献   

3.
李小群 《探求》2013,(1):93-97
政府雇员制是西方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政府雇员制是符合世界新潮流的先进且可行的一种政府用人模式,是对过去中国式传统“干部”模式的一个有力冲击,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发展前景看好的新探索。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我国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出发,梳理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改革所遵循的思路,指出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核心是用“聘用制”取代“聘任制”。进而,作者在分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和相关单位的实际操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由于长期形成的体制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吸取相关经验教训,并及时在政策方面表现出来,我国聘用制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对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阎树全孔金平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在实际的运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就此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转变管理...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的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和部门陆续开始实行机关岗位责任制,不但在加强机关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对于正在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看法。一、实行岗位责任制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条件。人事制度改革不仅需要各部分具体人事制度之间相互配台,也需要以改变目前机关管理状况,提高机关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基础。从这个角度说,机关岗位责任制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企业党管干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苹 《探求》2001,(2):52-54
党管干部的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管理干部的一条根本原则,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并应注意克服在党管干部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管干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国家人事部最近颁发《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2003年将全面启动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中国的事业单位约有2800万职工,包括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公营机构,是各类人才的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9.
吴毅 《唐都学刊》2000,16(3):63-69
以科举制为基础的唐代人事制度,不仅迥异于魏晋人事制度,开古代中国中古时代之后用人选官及世界文官制度之先河,而且其在选拔、录用、考绩官吏等方面体系化的、较为科学完备的制度措施,既是构成贞观、永徽、开元年间吏治清明乃至治世出现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行政机构和人事制度深刻改革的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凯 《社会福利》2009,(11):52-53
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实施聘用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影响着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换。2008年10月,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是开展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规范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性文件。儿童福利机构是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中央此次的部署看,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这说明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是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尤为突出的主导理念。社保制度改革需要推进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社保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必须推进社保制度改革,首先是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维护  相似文献   

12.
黄本莲 《社科纵横》2011,26(2):140-143
随着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展开,高校管理中的教师绩效管理逐渐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目前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研究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新模式,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对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教师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分配制度王文阁事业单位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搞好内部工资分配.已成为广大职工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科技、经济的结合。并尽快...  相似文献   

14.
沙吾列·巴赞 《生存》2020,(8):0217-0217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属于是人事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事制度和事业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配合并服务于人事工作。在本文中,就将围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黑龙江省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2001年以来黑龙江省民政厅将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深入部分单位进行调研等方式,积极寻求加快黑龙江省民政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扫描     
《天津社会保险》2012,(4):51-52
事业单位加速并轨社保近半职工参保工伤险随着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保也加快了普及的速度。截至2012年4月底,中国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已达1717万余人,其中山东省、浙江省、湖南省、河北省事业单位参保人数均超过了100万人。我国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起步于2005年。当年12月29日,当时的劳动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4部门联合发出了《关  相似文献   

17.
刘慧频 《社科纵横》2010,25(12):49-52
近年来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的高校人事大多着眼于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深入改革,而高校行政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往往被忽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高校行政部门的人事改革具有理论借鉴意义,以此为指导,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肯定能从一种全新的视角适应现实的需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金赟 《浙江学刊》2015,(1):178-182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本社会保障之一。本文首先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出发,探讨了致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原因。基于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情况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国外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安排的两类基本模式的研究,针对消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顺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路径及方式提出若干设想。提出在符合增量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基础上,还需要有统一完整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以及独立高效的职业年金管理,确保改革不违初衷地解决好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公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把抓大放小作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把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管理、营运、监督模式;强化对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管理,努力实现改革与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4):54-57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在改革中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多种途径入手,解决当前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总体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过度市场化、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事业单位在分类改革中回归公益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