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云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31-40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上帝存有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批判,他的主要论据是:“是(存在)”(Sein)和“存有”(Dasein)分别是逻辑的谓词和实在的谓词,而本体论证明错误地混淆了这两类谓词。康德的批判表明科学无法解决超验的上帝问题,知识的有效性应限制在可能经验的范围内,而这为道德与信仰保留了空间,开启了道德神学的可能性。道德神学基于道德的必然要求,在主观确信的意义上证明了上帝的实存。从思辨神学到道德神学的转换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旨趣:哲学的目标在于为人类的福利和尊严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限制科学的适用范围,在知识和信仰之间保持适宜的张力。康德哲学对当代哲学探讨的启示是:我们有必要对一切自然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主张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
杨泽波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69-174
超越存有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本文旨在前期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牟宗三这一思想作一个综合性的评述。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牟宗三超越存有论虽然立意深远,气势宏大,但在创生主体问题上对天与人的关系梳理得不够细致,直接以上天作为创生存有的主体,结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理论混乱。 相似文献
3.
刘素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5)
面对现代入对存有的鄙视、对形而上学的抛弃和对人自身作为“上帝的肖像”的神圣性的遗忘,新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雅克·马里旦从“完整存在的人”的理论立场出发,认为人根本上是“分有”上帝至善的“存有”因而富有超越性与神圣性,但却因为人自己切断了与上帝之存有相连的纽带而失去了存在之根,因此应从本体论的角度回归存有,重新建构起理性之基础并从形而上学的层面理解万有所构成的关系性的整体存在.马里旦主张重返存有、实现二元论的统一、在神圣与世俗间寻求人之存在的内在与超越的统一,对现代条件下托马斯主义以及天主教哲学的继往开来起到了先锋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泽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33-42
牟宗三为建构道德存有论,将先秦儒家典籍中的一些论述强行作存有论的解释。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先秦儒家尚不具备道德存有论的思想,故牟宗三此种做法在理论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向大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5):525-5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蕴含着共生思想,然而在学界鲜见对其核心本质的探讨。文章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共生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首先介绍共生思想的发源和基本内涵,然后梳理该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体现,最后探讨和评析该思想对认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构型的重要意义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桂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73-75,80
巴赫金站在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活动 ,确立了超语言学思想。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建筑在话语之上 ,认为话语是语言的交际单位 ,一切语言现象都通过话语来考察。话语理论成为一种活的语言理论 ,构成了独特的话语语言学 相似文献
7.
尚智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2
对意义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新兴的认知语言学将语义研究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系统功能语言学始终坚持以语义为核心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比较分析了两大流派对意义的阐释、研究视角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大流派意义研究互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陈黎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6-111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洪堡特有着异常深邃而丰富的语言学思想。他的语言学思想,历久弥新,日益受到语言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洪堡特的生平学术活动、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9.
肖珑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44-48
从符号学发展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入手,分析了符号学的起源、符号学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相关人物对符号学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探讨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符号的定义、特点,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符号学研究中的其他相关重要概念,最后阐述了符号学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符号学与语言学紧密相关,符号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必将促进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理进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6):28-30
类比的思维方式不仅在人文、自然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在数学探索与发现中也有重要价值。数学类比教学可以过渡知识、探索结论、寻找方法、引伸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双关语的言内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语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但不可译性中又包含有相对的可译性.在双关语的翻译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其言内意义的保留,保留言内意义就是保留双关形式.其次可以在保留原文修辞效果和语篇完整的条件下,对原文双关语的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取舍,甚至创造一个全新的双关语来取代它.如果言内意义无法保留,则要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补偿,常见的有音韵、比喻、仿拟及多种修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余开亮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50-55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其思想蕴涵的哲学意义及其理论演变,勾勒出了一幅以索绪尔为视角的西方文化草图,以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陈云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42-46
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从起源看,汉字与汉语是异源同流的关系,汉字的形义与汉语的词义不完全等同,汉字的意义系统是形义和音义的综合,语言义和超语言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朱志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56(5):517-522
关于语言符号的意义的陈述是经验陈述的一个种类,而不是一个分析陈述。语言符号的含义和指称与我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式相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符号学的循环。由意义陈述的经验性和指称与含义的相互依赖性导出摹状词理论和因果理论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崔素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70-73
汉英两种语言千差万别,在社会符号学所划分的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中,言内意义的可译度相对较低。文章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对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言内意义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有时为了用地道的英文传达出原文的主要信息,有必要放弃一些汉语所特有的言内意义,但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及补偿手段,译文可以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实现功能对等,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哲学思想的演进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时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96-98
语言学与哲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与载体 ,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哲学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及推动作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均有各自的哲学渊源及各自的哲学属性 相似文献
17.
黄成夫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60-64
人工智能语言系统是机器对人类智能的模拟,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具备人所具有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完成某些本来只有人才能胜任的工作。本文将就人工智能语言系统开发作一个回顾,指出开发的困难与前景,同时提出它的开发须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加以考虑,即与语言顺应同步开发才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与相似性》从英语和日语语音的表征性、诗句的平行性,到语序、曲折形式、语义变化、书写系统以及网上交流形式的日常话语入手,用认知分析方法对隐喻和相似性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究,从根本上对索绪尔提出的在语言学中久居统治地位的语言符号非相似性或任意性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驳。《隐喻与相似性》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特别是诗歌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关系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敦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678-681
两宋儒学提倡不盲从的普遍怀疑精神和学贵得之于心的自由学风,以“理义大本”为理性支点,力求除去个人私见与锢蔽,即从经文本身的语境即“上下文义”、理解的时间性即“熟读深思”上,“不为文字所桔”,求得圣人之意。这样,两宋儒学中的语言哲学既接续了汉唐注疏对圣人之意的传述,接植了先秦以来的言意之辨、名实之辨的语言哲学精神,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相似文献
20.
罗志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92-95
语言力学是语用学的一个范畴。文章阐述了创设语言力学意义,并且对语言力和物理力之间的相似性作了比较。物理力学已经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人类在使用语言时有意识地注意运用语言力,并且在理论上不断地对语言力的运用进行总结,这样就不仅能促使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