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De Loecker等(2016)的方法,测度了企业—产品层面的生产要素投入,度量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并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实证研究产品层面关税降低导致的进口竞争对于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总体上,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后,发现其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同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效应不明显;改变关键变量测算方法、样本选择、模型估计方法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进口竞争对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价格效应"不明显,但"成本效应"和"质量效应"的作用显著,特别是通过提高异质性产品质量、降低同质性产品边际成本影响出口加成率。相对而言,进口竞争对出口中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口企业、高市场竞争程度产品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产品和资本品的出口加成率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文识别了进口竞争影响出口加成率的差异化机制,发现了进口竞争影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质量升级效应,表明进口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一个在位制造商和一个入侵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结合两个竞争性制造商各自生产和销售一种存在差异化的替代产品,以及存在的顾客忠诚行为,建立了不存在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和竞争环境下的博弈模型,并得到唯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竞争性制造商均存在四种不同的定价策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在位制造商通过策略性定价有可能阻止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入侵市场;市场入侵并不一定会影响在位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但当差异化竞争制造商成功进入市场时,市场竞争会促使在位制造商实施低价策略,并导致位在制造商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4.
孟茂倩 《决策探索》2010,(18):27-28
品牌战略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本质就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面临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趋势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集团的最终产品市场存在产量竞争的前提下,分析了不对称竞争条件下企业集团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中间产品实行差别定价时,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取决于两下游竞争公司生产的最终产品之间生产成本的大小关系;当中间产品实行单一定价时,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大于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通过对两种定价簌略的比较可知,当对中间产品实行差别定价时,可以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了具有R&D过程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总福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存在研发投资溢出时,在不同的R&D策略下企业的市场绩效。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绩效不仅与研发投资溢出率以及产品的差异度大小有关,而且与R&D效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析三阶段Bertrand-Stackelberg市场价格竞争与产品差异化选址策略,将之与Bertrand-Nash市场均衡进行静态比较;其次,构造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演示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提高,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均衡利润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识别经典的产品差异化定位博弈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并在放松假设以讨论存在边际成本优势、消费者选择行为以及重复动态博弈的情形下,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均衡利润和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问题.放松传统模型的假设条件有助于完整地理解和分析许多长期被孤立研究的产业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的跨境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引入关税、国际运输成本等因素并分析关税变动对跨国供应链产品定价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关税的增加,国内制造商产品A批发价格会增加、产品A直销价格和境外制造商产品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关税变动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本国加征关税会使得国内制造商利润增加、境外制造商利润减少,而关税增加对零售商利润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只有当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本国关税上调才会使得国内零售商利润增加;随着境外产品B国际运输成本的增加,产品A、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产品A、B零售价格都会增加,供应链中各成员利润都会减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品需求波动、成本波动及季节性波动对公司债务期限决策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行业,公司为了免受竞争对手掠夺行为的侵害,会增加长期债务的使用;当产品需求和成本出现未预期的增加时,公司会增加短期债务以进行古诺竞争.  相似文献   

10.
Bertrand竞争下融资策略与产品差异化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融资策略与产品差异化策略是企业两大重要的决策.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纵向产品差异化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债务融资对产品差异化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影响,并与不存在债务策略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负债情形下,企业的均衡质量和均衡价格均高于无负债下的质量和价格,产品纵向差异度低于无负债下的差异度,且负债水平越高,企业的均衡质量、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越高,企业间的产品纵向差异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1.
孙文远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125-129,134
本文通过校正模型的方法,利用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中国轿车行业最佳贸易和产业政策进行经验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轿车行业竞争比Bertrand竞争激烈,并且,外国厂商之间竞争又比本国厂商竞争激烈,但是政府仍然可以通过适当的贸易和产业政策提高本国的整体福利,同时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政府实际关税水平比理论模拟值高很多,说明中国对轿车产业保护程度过高.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进一步地降低关税提高本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2.
曾武 《管理学报》2012,(5):772-776
应用双寡头动态博弈的均衡方法,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影响;引入产品创新成本系数的概念,建立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激烈程度以及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种类的关系,推导出企业创新模式的判据式。结果显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越强,在Bertrand竞争和Cournot竞争中都选择产品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当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下降到一定的程度,高质量企业在Cournot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低质量企业在Bertrand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企业产品差异性、企业的私有化程度、外国资金的渗透等因素,研究了伯川德竞争情形下私有化程度、外资渗透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以及私有化程度、外资渗透对混合双寡头市场的影响。首先建立混合双寡头的伯川德竞争模型,得出伯川德均衡解,然后在社会福利最大化下分产品为替代产品和互补产品两种情形分别得出了最优私有化程度的解,进而分析了外资渗透(或国内控股)对私有化程度与混合双寡头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替代性产品的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时,部分私有化企业为纯公共企业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企业国内控股比例的增加将增大最优社会福利;生产互补性产品的企业在价格竞争下,实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并且国内控股比例的增加将降低最佳私有化程度,社会福利最大化下政府要鼓励产品多样化和减少国外资金的渗透。从整个社会和企业角度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策略为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考虑产品差异的三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选择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确定自己的R&D水平,第三阶段企业确定产品价格进行伯川德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R&D竞争、R&D卡特尔、共同实验、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五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当技术溢出程度较低且产品水平差异不大时,政府给予采用R&D竞争策略企业的补贴率不高于采用R&D卡特尔策略的企业;当技术溢出程度较高且产品水平差异较大时,结果则相反。在政府进行最优补贴后,从促进技术进步、扩大企业规模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五种R&D策略中,共同实验最差,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则最优。  相似文献   

15.
组建横向型企业集团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横向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抉择. 在模型中,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生 产同质产品,另一家生产相关产品. 博弈分为两个时期,在第1 时期,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企业采取战 略:组建集团或不组建集团,在第2 时期,三家企业进行Cournot2Nash 竞争. 文章给出了没有集团形 成时Cournot2Nash 均衡结果,并且研究了替代系数对最优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形成集团时Cournot2 Nash 均衡结果;研究了形成横向型企业集团的抉择,并且给出了数字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Due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many firms have considered new pricing‐inventory model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ole of stockless (i.e., zero‐inventory) operations in online retailing by a considering duopoly competition in which two retailers compete to maximize profit by jointly optimizing their pricing and inventory decisions. In our model, the retailers are allowed to choose either an in‐stock policy or stockless operations with a discounted price. We first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the equilibrium. We then demonstrate that the traditional outcome of asymmetric Bertrand competition is observed under head‐to‐head competition. However, when the two firms choose different operational policies, with corresponding optimal pricing, they can share the marke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Finally, we report interesting 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icing and inventory decisions obtained from an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study.  相似文献   

17.
价格离散背离了"一价定律",是市场运行效率低的一种反映,但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能否降低某一行业(产品)的市场中的价格离散?本文先是分别在消费者信息搜寻理论和厂商空间竞争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市场竞争对价格离散的影响机理。然后,本文收集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车险市场上所有企业的价格和其他相关变量,研究主要发现:即使去除了产品异质性,车险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的价格离散,企业之间价格的变异系数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472和0.445;市场竞争能够降低车险市场的价格离散,平均而言,企业数目提高10家(市场集中程度降低一单位样本标准差),企业之间车险价格的标准差将降低其平均水平的约25%(5%~6%)。辅助性分析和稳健性分析支持了本文结论。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增进供给侧的竞争,降低需求侧的信息搜寻成本。  相似文献   

18.
将政府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引入到两级多晶硅供应链博弈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形下政府竞争奖励与技术创新努力水平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利润的影响。构建关于硅片批发价与光伏系统销售量的利润博弈模型,求得了各级制造商的最优利润函数,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竞争与协调两种情形下竞争政策与技术创新因素对于各级制造商最优与整体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1)政府竞争政策有利于增加制造商的利润;(2)技术创新努力水平的升高可以较快的增加制造商的利润;(3)与竞争情形相比,协调情形下各制造商的利润及整个供应链总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