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田建国$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济南250000  相似文献   

2.
~~宋均生平著述考论@李梅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3.
~~论“圆美”的美学内涵@周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4.
~~壮志无可托,聊为吴会吟——陈文述诗心与诗歌论@刘靖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5.
"穷而后工"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穷而后工”述论@桂栖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张学成$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山东临沂276005~~  相似文献   

6.
锦“陈■造戈”考@陈光田$锦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辽宁锦州121000 @徐永军$沂南县第一中学!山东临沂276300~~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孝伦理及其在汉代的变异@李文玲$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1 @咸鸿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相似文献   

8.
~~《理解科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王彩云$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9.
~~沈祖棻词体创作论@王芳$山东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相似文献   

10.
~~赵孟頫书法论@姚山晨$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矛盾运动规律出发,认为农民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一个耕(或租)种小块私有土地的、进行家庭手工操作为主的自耕农或佃农群体,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被统治的阶级。农民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或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步伐,会逐渐走向消亡。农民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减少农民失去土地的痛苦,无产阶级政党既不应当加速农民的消亡,更不应当阻止农民的消亡。这些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新审视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是指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并以此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他们与官府的矛盾构成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在封建社会体制内发生的阶级斗争,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向着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调整;它不承担推翻封建制度的历史使命,因而与严格意义的社会革命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从田赋附加税与正税、田赋与地价之间的比率即从法定田赋负担角度,考察出1927-1937年湖北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是沉重的;然后从实际负担率的角度综合计算出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是法定田赋负担的7倍左右;最后指出,造成农民田赋负担沉重的主要根源在于"新政"太多、养兵太多和征收中的蛀虫太多.农民实际田赋负担沉重的直接后果,是农民不能维持对农业生产的简单再投入,从而造成农村经济的破产,进而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1947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中共实施的土地改革运动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团结中农政策的实践确保了中农阶层的稳定,巩固地联合了中农阶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媒体、干部与群众四者问的互动构成了土改运动复杂的历史过程,影响了中共革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热点问题.分析了失地农民由于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了失地农民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风险,经济利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应遵循分类逐步推进的原则,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从而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6.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群体今后还会进一步增加。在农地征用过程中,由于有些地方和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办事、不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甚至在征地补偿等方面与民争利,导致失地农民失去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生活陷入贫困,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必须加强征地管理,规范征地行为,解决失地农民劳动就业;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农村土地经营,使农民变失地为经营土地,让他们能够从土地上得到长久稳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农民国度里进行的,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中国农民文化传统中的反抗精神、农民均平思想作了透彻分析,吸取了正确部分,批判了错误部分,对农民封建宗法迷信心理采取了既有马克思主义坚定原则又富有灵活性的态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农民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现象实际上是深层次的权利失衡的结果,农民失地是现象,农民失权才是本质。因此,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就必须深入剖析我国的农地制度与体制缺陷,从根源上寻找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路径,改革农地产权制度,重构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并逐步强化农民利益集团的表达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文章分析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内涵,并从我国农村土地立法的缺陷着手,分析了农民土地权益缺失的原因,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放区农民翻身有两种类型——被动式翻身和主动式翻身。解放区文学文本呈现了翻身农民复杂的思想冲突及其心态嬗变过程。马加的《夫妻识字》、孔厥的《受苦人》等作品体现出一种迥异的、可贵的精神翻身与人性解放意识。从农民如何获得彻底解放的问题意识出发,联系当代现实,反思解放区农民翻身解放的局限性可知,农民在政治翻身和经济翻身之后,继而在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上翻身才是一种走向终极意义上的解放,才有可能彻底摆脱封建道德、地主威权等“他者”依附性阴影,建构现代主体的独立人格,达到“人的自身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