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文化作为有效管理工具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关注,成为近年来企业管理的一个时髦话题。尽管一些管理者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中屡屡败北而发出了"文化无用论"的基调,甚至把企业文化归类为"一种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很多企业家不了解员工,缺乏对管理的系统思考,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更是缺乏深入研究,看着别人企业文化做得漂亮,就东拼西抄搬来几句时髦的口号盲目推广,文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脱离企业实际,其结果或者是文化形同虚设,没人理会,或者是文化与工作相冲突,非但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更甚者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但我们也依然看到很多精明的实干家们已经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与重塑中收获了丰硕果实。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思路,旨在推动建筑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进度加快,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起步的也快,倒下的也快,但也有不少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特殊作用了。目前有很多中小企业意识到了树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特殊作用。也不断地继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普遍的问题,也导致了企业在发展中常常犯错误,这些小小的错误和问题也使企业耗费了资源、财力和精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力越 《经营管理者》2013,(26):214-214
企业文化是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体现着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每个公司自己发展的轨迹和创业途径不同,由此便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它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建设表面上看是"务虚"的,但实际上却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创新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追求"求实创新、奋发奉献"的企业精神,它在企业内部崇尚的是"敬业爱岗"、"艰苦奉献"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它可以激发人的道德意识,形成踏实工作、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优秀人才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创造,毫无疑问会受到企业的重视,受到员工敬慕,使他们能心情舒畅地发挥自己的所长,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政 《办公室业务》2013,(9):206-207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如果说领导力是把思路变为部署,那么执行力就是把观点变成现实,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对党员干部而言,它体现的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责任意识,一种奋发有为的工作精神,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一种爱岗敬业的工作品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努力培育出具有水务集团特色的以执行力文化为重点的企业文化,是摆在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面前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黎冲森 《经理人》2016,(4):38-41
企业集团的许多单元经常脱离控制,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在短期压力下经营且追逐暂时的激励。这些常常与缺乏真正的利润导向联系在一起。很多企业以市场份额、营业收入或者规模为导向,这些负面因素更常见于大型企业。"我是专注的忠实拥护者。"被誉为"隐形冠军之父"的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毫不讳言自己的这种执着与坚持。在他看来,只有专注才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世界级企业。但现实中,很多中国企业都在朝多元化发展,以抓住更多的市场机遇。为此,他认为,专注意味着错失其他机会,但也避免了企业资源的分散,而这恰恰是专注的优势所在。其实,"专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管理的企业现今发展阶段,企业文化落地难成为了企业文化管理中普遍存在但又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很多,本文重点阐述了企业文化宣贯的有效途径之一——讲故事。本文从企业文化谈起,讨论了故事的定义及特点,以及为什么要在企业中讲故事。同时还简要总结了如何在企业中讲故事。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个需要近谋远虑的重大课题,因为它是我们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党的群众路线也正是我们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者,要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态势;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凝聚力和发展创新力;要谋划并实现运输生产、安全和稳定的目标任务,不可不研究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企业管理者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的"补充工具",有人说它是培养企业正能量的"教化工具",还有人说它是用来教育员工的"宣传工具"……让我们跟随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探寻这座冰山下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管理危机,美国DEC公司(即数字设备公司)新领导人帕尔默先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少员工由于不适应新文化而离职,其中一些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有趣的是,对于原有文化的强烈归属和认同感,驱动他们创建了一个"工友会",并在新公司试图找回"失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凤贤 《经营管理者》2013,(20):333-333
本文结合博兴供电公司的经营实践,阐述了和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和谐文化与和谐企业的关系,并对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在现代高科技化的社会中,智慧型企业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得到快速"内化"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本文通过智慧企业建设中的智慧企业解析、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余益民 《经营管理者》2012,(13):152-153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文化。但是,当前存在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弱势并且落后的质量文化已经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本论文从分析目前中小企业的质量文化现状、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中小企业建立自己质量文化的意义与建立企业质量文化的途径等方面来阐述主题。  相似文献   

13.
王贞贞 《经营管理者》2009,(22):364-364
作为美国文化中最基本和重要的理念之一,"平等"的价值观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有很多的问题。在理论上,它和美国文化中的"自由"理念存在矛盾。实践上,平等政策的实施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并且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廉洁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积累,不断提炼而形成的促使全体职工廉洁从业,推动企业廉洁经营的一种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精神的一种体现。概言之,廉洁文化是做人成事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准则,是个人矢志不渝的自我追求。企业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深化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  相似文献   

15.
管理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建品牌,一流的企业树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盛不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助推企业发展的隐形翅膀。近几年,各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就连小餐厅和美容院也会在上班前开晨会、唱企业之歌。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花高价聘请咨询公司做的企业文化体系,只是挂在墙上,  相似文献   

16.
杨梁福 《经营管理者》2012,(8X):244-244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国有企业应该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主线,积极探索当前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本文中阐述了企业文化及以人为本的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的策略措施,供各位国有企业管理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管理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建品牌,一流的企业树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盛不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助推企业发展的隐形翅膀。近几年,各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就连小餐厅和美容院也会在上班前开晨会、唱企业之歌。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花高价聘请咨询公司做的企业文化体系,只是挂在墙上,放在柜  相似文献   

18.
1992年,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说:"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大量实践也表明,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我国民营企业急需立足自己企业的特点,在引进与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也拥有对企业责任不同的见解. 作为一个以生产米花糖为主的食品企业,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良践行着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将中国的"孝"文化始终贯穿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清代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到:"百善孝为先".孝道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贵良通过近20年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将孝道融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并凭着"孝为正德"的理念低调坦然地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家多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后劲,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政策及贷款上都给予了倾斜扶持。但在技改实际工作中,有的项目贷款很快就如数落实并到位了,而有的贷款却迟迟不能落实或者根本落实不了,究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分管技改的少数同志对银行贷款的政策和要求不甚清楚。笔者就技改项目贷款方式的选择及落实工作,从宏观上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