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如说你可以延长10年寿命,你会怎么想?健康的长寿生活绝不是偶然出现的。首先要有良好的基因,同时得有良好的习惯。专家认为,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健康,你会延长10年寿命。那么成功的公式是什么呢?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全球四处探寻长寿的奥秘。由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给予部分资助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长寿地区。一个专家小组在意大利的撒丁岛山区发现了一个长寿地,那里百岁老人的比例十分惊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家对动物寿命的确定有两种方法:细胞分裂繁殖法美国海尔弗利教授将人类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取出在体外培养,一代传一代地培养下去,分裂到50代时即不能再分裂繁殖,每分裂繁殖一代约2.5年~3.0年,则50×(2.5~3.0)=125岁~150岁。所以人的生物寿命应为125岁~150岁。观察法有关专家用比较观察法发现一个共同规律,即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是它生长期的5 倍~7倍。如狗的生长期4年,寿命为20岁~28岁;象生长期10年,寿命为50岁~70岁;人的生长期(智齿长出为止)20年~25年,寿命为100岁~175岁。世界卫生组织对老人的定义根据人的生物寿命和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3.
《老友》2003,(5)
"21世纪是一个长寿的世纪,人人都可能活到100岁。"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最近这样大胆预测。他说,美国科研机构前不久做过一个预测:到2080年,美国人均寿命将达到97岁,其中女性100岁,男性94岁。长寿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进步。在奴隶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而现在全世界的平均寿命为60岁,中国人均寿命71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人的寿命才能延长,不良的生活方式间接或直接影响到生命、生存、生活的质量(qulity of life)。生活方式是由人选择的,取决于人的思维,文化修养和社会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需求帮助照顾的老年人在65~69岁,约每10人有1位;85岁以上,则每2人就有1位。因此,只有调整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控  相似文献   

5.
王仲虎 《老友》2008,(1):62-62
我已85岁,也可称为高寿了。如何实现高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要树立长寿的信心。要提高认识,明确健康的重要性,但健康靠自己去实现。要排除不利于健康的私心杂念,忘记年龄,忘记疾病。相信"百岁不是梦","百岁高寿皆可期"。(二)要坚持锻炼身体。我自1985年以来,坚持每天早上和晚上锻炼身体,从未间断,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寿老人的遗传表型指标分布和长寿家族史。方法入户收集245位长寿老人的家族长寿史、健康与疾病史、女性的妊娠和生育史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 SPSS软件进行数量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1.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分布特征:245位长寿老人年龄范围90岁~104岁,平均年龄(95±4.9)岁,心率平均78次/分,血压平均(85~146)mmHg,身高较矮平均为143cm,WHR0.89,牙齿失落数约90%。女性长寿者平均育有子女4人,末次妊娠年龄平均在41岁。2.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的两两相关分析:共计对9项指标进行了 Pearson 相关系数(R~2)两两指标的相关计算。其中年龄增长与牙齿失落数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R~2=0.18,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2=0.66,P<0.01),身高与牙齿失落数有显著的负相关(R~2=0.16,P<0.05)。年龄增长与女性末次妊娠年龄有极其显著性相关(R~2=0.35,P<0.01)。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收缩压(R~2=0.16,P<0.05)、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牙齿失落数(R~2=0.44,P<0.05)、女性末次妊娠年龄与生育子女数(R~2=0.35,P<0.01)均有显著性相关。WHR 和身高(R~2=0.14,P<0.05)与收缩血压和身高(R~2=0.24,P<0.01)均呈显著的负相关。3.有无长寿家族史对长寿老人遗传特征和表型指标影响按有否长寿家族史将长寿老人分为2组,有长寿父/母组,无长寿父/母组分别计算各组长寿老人的表型指标后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数值 t 检验,除心率数有显著性差别(P<0.05)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见有显著性差别。4.长寿者家庭长寿现象分析:同时对245户有>90岁长寿老人的家庭进行长寿家族史询问,长寿老人家庭中每户现有人口5~20人属多元家系。这些家庭世居当地,无外来迁入迁出史。对90岁以上老人有长寿家族史者进行分析,其中祖父寿命超过70岁的占29%,祖母寿命>70岁者占38%,他们父母寿命>70岁者分别为41%和37%。结论长寿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其次是女性末次妊娠和生育子女人数与长寿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百岁长寿诀     
《老友》2005,(8)
健康长寿一直为人们普遍关注。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新英格兰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精神、健康状态、家谱、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百岁长寿秘诀。  相似文献   

8.
吕斌 《山西老年》2008,(4):57-57
德国研究人员在一份报告中说,减少糖分摄入能使人更长寿。研究人员发现,减少一些蠕虫的葡萄糖摄入量后,它们的预期寿命最多能延长25%,相当于人类多活15年。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2,(10)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那么,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大岁数呢?按照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长期是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至25岁)来计算,因此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50岁。公  相似文献   

10.
十曰 《社区》2005,(17)
每个人都很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长寿,那么,就请你回答美国医学家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至于你现在是20岁,还是50岁无关紧要。我们把人的平均寿命暂定为72岁,请根据自己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来算一算自己的寿命吧。如果你是男子,就从72岁减去3岁;你是女子,可加4岁。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超过100万人口,减1岁;要是你生活在人口不足1万人的居民点(乡镇),加2岁。如果你从事脑力劳动,减3岁;从事体力劳动,加3岁。你每周体育活动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加4岁;每周活动2~3次只能加2岁。你如果在25岁以后仍过单身生活,每10年减1岁;如果你已婚,加5岁。每天睡眠10小时…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12,(12):61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目前比较广泛认同的计算方法有五种:一、按生长期推算寿命: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预计寿命可达100175年。二、生命周期算法: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的倍数。例如人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是诞生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正常妊娠天数266天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便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70~79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米,就说明其健康情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英格兰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精神、健康状态、家谱、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百岁长寿秘诀。  相似文献   

14.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2,(10):58-58
精神劳困,身体乏困,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现象。但这种现象也是可以改善与调控的。关键在于学会养生,增强人的体质和免疫力。也就是说:不怕劳困,就怕不会养生。科学家推算出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现在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仅有63岁,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1岁上下。日本著名医学专家森幸男博士花了25年时间,走访了25个长寿国家,探访了61个长寿地区,让他明白了同样在长寿地区为什么有的人能长寿,有的人却短命?导致这种差异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字——吃。森幸男博士还发现,真正的“长寿饮食”并不神秘,也不是绝对的该吃些什么,不该吃些什么,而是取决于如何将多种有营养的食品搭配起来食用。而长寿的原则又是比较相似的,少食盐,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鱼类和大豆制品,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等等。但也要因事因人而异。有三位医学专家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与仿效。张涤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已96岁高龄,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作息时间表,生活非常规律,心情相当乐观,只吃他喜欢吃的普通食品,但巧于搭配,趋于平衡。身体仍然健康,行走仍然稳当,有时候还要为病人做手术。人们都以为张老只有70多岁。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6)
正90岁不生病100岁不显老从秦始皇到现代人,从广西巴马到江苏如皋,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和研究的目标。为什么有的地方的人能活到90岁不生病,100岁不显老,而有些地方的人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发,年仅30~50岁就突发疾病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通过十儿年的严谨研究,终于发现了神奇而科学的"长寿元素"。探寻中国长寿之乡的秘密我国有很多"长寿之乡":广西的巴马、广东的三水、浙江南岙村、新疆的和田县……这些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长寿之乡却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很多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至今都能下地干活,生活自理,很多  相似文献   

16.
长寿,实际上只表示年龄。而我们希望的是长寿又健康。这可以达到。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健康的涵义也有了新认识。过去把没有病、身体不衰弱便看作是健康。现在则不同,要躯体、精神心理、社会生活处于完美状态,才能叫身体健康。 提高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 过去人们寿命的提高,是由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和应用各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大岁数呢?按照生理学的原理,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公认的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可现在的情况呢?应该平均活到120岁却只有70岁,整整少活了50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能减少一半的死亡,就是说有一半的残废完全是可以预防的。钟道恒博士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此再三告诫,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这就是个观念问题。因此,观念必须转变。什么叫观念转变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  相似文献   

18.
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些长寿老人特别多的地方,总是让人们想前去一探究竟。联合国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100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其中我国就有2个。它们是: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国巴马:长寿人口不断增加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人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人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人和74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绍兴地区54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者的调查及分析,除两人的双亲死于战乱外,其余52位长寿者中他们的双亲或二者之一寿命超过70岁者有37人,双亲的平均寿命为72.94岁,占71.15%。寿命低于70岁的有15人,双亲平均寿命为57.90岁,占28.85%。分析结果表明,寿命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的年龄是一个数量遗传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即受许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人的年龄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同时也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性格等因素。每一对等位基因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只有显性基因对长寿有利。因此总的说,在工作和生活适宜的条件下,一个人具有的显性基因越多,他潜在的年龄就越长。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07,(7)
根据科学家推论,人类的生理年龄应该在100到150岁左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非常乐观而且自信地说:"敢活一百岁。"百岁老人长寿的秘密何在?这个新栏目,力图告诉大家这些百岁老人是如何保持青春和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