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笔双叙常常在英语中被当作一种修辞格看待,然而从词的搭配上看,一笔双叙中一个词和其他两个词或更多词的搭配都符合语法规范,因此一笔双叙也隶属于语法范畴。把一笔双叙恰当地运用在汉译英中,通常可以增强译文的精练度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修辞学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格——轭式搭配。从几个典型的范例入手,列举了一些轭式搭配的主要形式,分析了轭式搭配中牵强搭配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而探讨了轭式搭配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轭式搭配与一笔双叙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论文叙笔"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体类别可以粗分为33类.本文以"文用"作为中心议题,认为它是"论文叙笔"的分类标准.首先剖析其思想基础与实践范例,其次以"论文叙笔"为例详细加以分析,最后,在"文用"的基础上讨论"论文叙笔"的次第.  相似文献   

4.
"反复"是英语常用的修辞格,从形式上看,它有同一词语反复和同义词语反复等;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等。作为修辞格,"反复"往往用来强调感情,突出主题,因此,它可用于多种形式的作品中。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较系统地对英语"反复"的修辞意义作了考察,从而对英语"反复"的理解和使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英语修辞法Syllepsis(异叙,又称一语双叙)常常被人与Zeugma(拈连,也叫轭式搭配法)混淆在一起,这不但是学习英语修辞格的人所遇到的共同问题,而且修辞学家们也不得不在涉及这两种修辞法时对此现象加以特别说明.因此,把这两种形式上看似相同意韵却有差别的修辞格放在一块,进行一番仔细的比较,似乎变得必要起来.另外,笔者从个人的语言实践和在多年的教学中批改学生的英汉互译作业中发现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形象:人们常常在有意或无意地使用这两种修辞法.如果通过本文,读者或习作者能从“无意”的圈子里走出来,从而达到有意地使用它们的目的,对其做点文章也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转移修饰是一种常见修辞格,是把修饰语从本应修饰的甲类词移到不相干的乙类词上,以达到生动而又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对英语转移修法的语义修饰关系、语法结构关系,及其修辞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目的是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种修辞格,使语言表达形式更简洁,内容更生动,含义更丰富。  相似文献   

7.
谈英汉转位修饰(移就)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英语transferredepithet(转位修饰法)修辞格和汉语“移就”修辞格在类别、结构、语义及修辞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兼叙了“转位修饰(移就)”格不应和“通感”及“拟人”格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它利用音或义的巧合,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含义,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殊效果。虽然英汉双关在构成上基本相同,但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大多数英汉双关语不能用相应的汉英语来翻译。  相似文献   

9.
浅议排比句在英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排比 ?在英语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 ,称为排比 (Parallelism)。英语Parallelism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格。由于这种修辞格在结构上整齐匀称 ,念起来声调铿锵 ,所以它虽然没有明言指出前后列举事物  相似文献   

10.
英语演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平行结构”。本文通过实例总结英语演说中的平行结构的类型,以及它和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的情况。修辞作用是增强句子气势、传递说话者的思想、给受众带来一种震撼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连词比较入手 ,揭示其内在规律 ,找出其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从而提出在翻译英语连词时应避免一些不符合汉语习惯用法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语用价值及其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层面上的歧义是广告英语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从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词(同形异义词)、词类转化和英、芙英语用法不同引起的歧艾等方面对词汇层面上歧义构成以及其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词汇歧义的多重含义及广告英语翻译的目的基础上,从契舍译法、拆译法、套译法、变通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面对广告英语词汇歧义的翻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定义入手,界定了转义的范畴,分析了英语转义盛行的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基础,辨析了中文比喻义与英语转义的异同,探讨了英语转义的审美意义,提出了汉英翻译中运用转义可使译文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语言反映其相应的文化,而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因子,则是一种直观的文化表现形式。英汉两种语言自诞生至今,各类词汇丰富,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成语)和用法很多,这些习语和用法往往具备多种内涵。如果不了解这些内涵,人们在理解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交际。以“兔”词汇为例,通过比较英汉语言中有关兔子习语(成语)的含义差别,可以管窥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几个主要的文化层面上选取部分汉英成语做了比较,找出二者在形式、语义、用法等方面的差别,发现成语蕴含的鲜明的民族特点,认识其中的文化异同。在此基础上,按照它的意义和形式分成三大类,以便表述的准确。进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得体,思想感情获得统一,共享灿烂多姿的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了人们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将某一词汇意义固化、甚至僵化的问题。据此,作者从翻译的概念、过程等角度总结出培养翻译意识是解决此问题的很好办法之一。鼓励大家用翻译的精神来加强对词汇意义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该论文从传统观念对性别作用的影响所造成的在英语惯用法方面某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入手 ,分析常见习惯用法对女性存有性别偏见的现象 ,继而探析在种族、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的有偏见的语言现象。在分析的基础上 ,进而探讨某些有利于解决上述各种有偏见的语言现象的途径和做法 ,并提出从深层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剖析与解决含有偏见语言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舞蹈美三论     
分析了舞蹈美的内涵,并对舞蹈美的表现形式从生命观、创造力、意境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9.
泰语是一种音位文字,在漫长的交融、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高棉语、汉语和英语词汇。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被泰语借用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并对泰语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英语外来词在泰语中的起源、类型和影响进行探讨,旨在让泰语学习者、使用者提高英语外来词的使用规范以及语言特征,增强外来语意识,同时进一步掌握好泰语。  相似文献   

20.
英汉存现句生成的认知心理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现句的生成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点和争议颇多的课题。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对英汉语存现句生成的认知过程进行的研究。文章从感知认知和信息编码的角度分析了英汉存现句的使用机理、人的认知取向在英汉存现句的生成方面起的作用。英存现句中使用“There”这一看似无意义的成分与存现动词是有密切关系的,它不仅是由存现动词的固有属性决定的,且与人们的认知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