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沿着由南向北、由东西向、由沿海沿边向内地逐步梯次展开的。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由东部沿海为重点逐步转向"西进南下"和"海陆并进"。四川的对外开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起步较晚。学者们对四川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有所研究,但角度不同,各有侧重。对四川南向开放的研究则侧重于四川与东盟、四川与南亚的经贸关系,对四川南向开放的主要瓶颈——国际通道建设研究不足。作为四川向南开放的重要支撑条件,深化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必须加强四川南向开放与南向国际通道建设的研究,包括:四川南向开放与国际通道建设的紧密关联性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后四川南向开放的突破方向、基本架构和策略,国际通道建设的路径和方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实施。沿海地区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内地一倍。沿边地区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对外开放也走出了路子。沿海、沿边对外开放给内地造成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研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结合四川这个内陆大省的实际,探索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的路子,振奋四川经济,是当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和特点1.调整战略,外向开拓。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提出,并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引起了全国的震动,一种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新思路——把中国经济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求发展的思路正在形成。沿海发展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必然引起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经济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作为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将产生什么影响,四川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和对策,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作出新的战略决策。一、中央决定对沿海十四个城市实行开放政策之后,四川省采取的战略和对策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四川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顺利地实现了第一步的战略目标。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四川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了,与全国比,特别是与沿海比差距拉大了。这种经济上差距,根本的一条原因是差在对外开放上。四川要缩短同全国和沿海的差距,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所要求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关键在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认清四川的弱点,发挥四川的潜在优势,从四川这个内陆大省的实际出发,确立正确的对外开放的战略指导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放大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进入国家发展战略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江苏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制度创新上的重大突破;作为国家战略,沿海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突破区域限制;沿海地区必须走非常规的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柔软的“脐部”近年来,区域经济再次引起宏观决策者的重视,无论是跨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的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大都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最终达到共同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建国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布署 ,以及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继承与丰富。目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战略构想的必然实践。这一理论 ,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国人面前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最近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了由经济学教授姜作培等撰写的《知识经济与沿海经济》一书,把知识经济与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提供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知识经济的一个很好的范本。显然这是对知识经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该书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面考察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东南沿海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东南沿海发展知识经济所独有的优势和条件,并从发展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粮食为主体的沿海农作物种植业徘徊不前,使以工业为主体的沿海经济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基础,出现了滑坡的危险。这一严峻形势,迫切要求人们重新探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本文对此谈点看法和设想。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矛盾和冲突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目的的现代化农业。它是外向型经济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农业,对促进沿海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本文从财政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广西财政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广西财政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主要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广西应采取的五项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两大经济带沿海与沿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 ,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支柱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应当将这两大经济带的发展明确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中国沿海、沿江两大经济带上 ,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这两大经济带的结合地区 ,传统经济基础好 ,经济地理区位最为优越 ,集中并叠合了两大经济带的共同优势。在中国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上海至南京一带 ,有两个都市圈 ,一个是具有国际性的上海都市圈 ,一个是具有相当规模和明显优势的南京都市圈。两个都市圈之间 ,又有沪宁沿路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相连接 ,形成两圈与两轴紧密一体的经济高度密集、城市高度密集、产业高度密集的中国经济干线。对这一优势地带 ,应当作为国家战略 ,给予重点推进 ,通过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 ,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战略干线中的主要干线 ,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支撑力的战略骨干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把我省建成西部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9月 2 3日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召开了“四川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会上围绕四川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四川文化历史资源优势和劣势、四川文化  相似文献   

13.
晚清,在沿海沿江通埠之地兴办彩票的影响下,四川也兴起了彩票业。在筹集新政所需款项以及杜绝川银外流的名义下,四川当局奏请朝廷允准,开办"四川彩票总公司",并制订了完善的《四川彩票章程》,从而使得其时四川彩票业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与共同富裕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先沿海后内陆的战略布署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而设计和制定的,它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理论上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沿海开放地区如何把对外引进和对内联合,把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结合起来,形成对内、对外辐射两个扇面,从而加速经济的振兴,这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正如赵紫阳同志指出,如果这篇“文章”做好了,“将不仅使沿海地区繁荣起来,而且会带动整个内地经济的发展。”这对全省乃至全国提前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造成深远影响。本文试就浦东开发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我国对外开放正由沿海向沿边、沿江、沿线以至广大内陆推进,呈现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生产力发展的新格局中,各省(区)都重新审时度势,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对外开放格局如何选择?进入九十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出现前所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不研究能源战略问题。一考察辽宁能源战略问题,必须考虑制约地方能源战略的一般因素。首先要弄清地方能源战略与全国能源战略的关系。我国能源的分布很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在华北、内蒙;水电资源主要在西南边陲;石油在东北、西北、华北及沿海大陆架(但地质储量大部尚未查明)。这一情况决定了地区能源战略不能脱离全国能源战  相似文献   

19.
<正> 从1984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先后就沿海开放地区和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提出要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生产体系和发展创汇农业等问题.最近又就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即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参与国际大循环等作出了重要决策.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四川小水电资源的显著优势,将推动四川水电能源基地的建设,也必将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四川小水电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通过对四川小水电产业的一般环境、特殊环境、产业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四川小水电产业必须走梯级、流域、滚动、综合开发战略和集团化、市场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