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女性就业保护政策及改革后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 ,检视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在改革后所面临的就业困境 ,并剖析其处于就业劣势的原因 ,试图从外部的宏观制度背景来把握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的就业处境。国家在转型时期奉行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狭路相逢 ,互不相让 ;企业有国家的有力支持而无所顾忌地推行工具理性 ;个体则陷于困境中而无所适从 ,培育和鼓励个人理性成为市场化中国经济的必然趋势。在市场化中 ,国家的泛父权主义将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而在社会领域中削弱。国家所扮演的角色由简单的直接干预的父权家长转变为多重的间接干预的理性行动者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实行承包制和优化劳动组合后,富余人员越来越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女职工。如何看待改革过程出现的这一现象,尤其是如何走出女职工第二次就业的困境,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而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女工第二次就业难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旧的用工制度弊端的表  相似文献   

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机械论的片面性造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使得人类面临更大的生存困境,工具理性彰显而价值理性衰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是解决当前人类生存困境的重要途径,当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医学应用使这种融合成为可能,生命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是二者融合的表现之一.坚持以价值理性规范工具理性、以工具理性支撑价值理性来进行生命伦理学研究,就要坚持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分析其应该遵循的规范和价值标准,用归纳出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来引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以生命伦理学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模式为其他学科领域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试论企业资产组合市场化章新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企业资产组合市场化,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5.
二维理性主要是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个维度。理性的累进使人们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性。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文化领域的和谐社会建设则需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发挥价值引导和产业开发的功能。然而,理性并不万能,和谐也不是终点,反思与超越必不可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改革进程深化的逻辑层次的揭示,说明改革推进必然要触及公有制的配置方式和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并从“合资”和“股份制”形式加以实证说明。将公有产权加以市场化配置的意义,正是公有制产权关系的配置活力才是企业活力的根本源泉。通过企业制度创新的努力将促成理顺产权关系、体制关系和社会经济主体关系,带动体制的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7.
启蒙运动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发端。由民粹主义与威权体制导致启蒙走向反启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启蒙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中得以复兴。它和二十世纪初的启蒙相比 ,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彼此积极互动。所谓理性专擅 ,实际上抹煞了目的理性 ,将整个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 ,以工具理性压倒目的理性。但真正的问题是理性缺位而不是理性专擅 ,是在挑战中提升启蒙而不是否定启蒙。  相似文献   

8.
同其它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比,我国的就业制度改革已经严重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劳动力的商品性和失业等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将直接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其社会影响和波动性很大。然而,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已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寻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开放性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政府改革等等,不能都叫做“市场化改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各领域的自我完善。这应该是明白的。国家机构改革,也只能说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进行,而不能按“市场化改革”的原则来进行。就是在经济领域,也不完全是“市场化改革”,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革”所能概括的。这里在“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工具理性在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工具理性的越位。家庭作为最为敏感的社会细胞,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冲击在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工具理性的"个人本位"挤压家庭的责任价值;工具理性的"追求物的最大值"侵蚀家庭的情感基础;工具理性的"手段合目的性"驱逐家庭的道德调节机制。而家庭价值理性的回归对家庭抵御外来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共同富裕是公有制经济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国家所有权制度的设计初衷。为落实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应当运用法治方式完善和落实国家所有权制度。为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法律不宜将气候资源设定为国家所有权。为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建议规定先占制度。为体现物尽其用、机会公平的理念,国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透明化改革方向。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等领域,一律采取公开招投标的竞争方式选择经营者。为确保民众从国有财产中获得直接收益,建议建立国有企业的全民分红制度,优化轻徭薄赋的减税降费法治体系。为完善国家所有权的司法保护制度,建议允许国资管理部门或人民检察院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建议确立人民代表诉讼制度,完善人民群众有奖举报制度。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从价值理性到实践理性的过程.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立在价值理性的基础之上,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则强调了工具理性,建构主义的出现体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和融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Z村的调查,从伦理学视角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工具理性的形式合理性导致了在农村场域中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关系松散的境地。政策的效率优先逻辑弱化了政策的公平属性,考核的数字化挤压了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政策的形式合理性以及政策的工具化认知,致使精准扶贫陷入实践困境,出现了地方政府、村干部与贫困户共谋和贫困户对政策的福利依赖,精准扶贫实践困境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国家政策嵌入到农村社区网络的过程中,谨防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弱化工具理性是精准扶贫高效实践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社区治理良性运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工具理性以制度设计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反思认为,行政体制改革不但是政府自身制度的变革,更表现在改革运行过程之中的人的改造.行政体制改革中人的改造的缺席致使其走入困境,权力的异化实质是人的异化,行政主体的权力自觉才是行政体制改革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权力自觉核心思想是权力的价值理性回归和生存危机意识.化解权力自觉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张力,行政体制改革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5.
应时而生的创客教育,在蓬勃发展中遭遇了功能起点、价值指向和目的属性多方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困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创客教育实践追逐功利的驱动、创客教育理念肤浅窄化的影响和创客教育生态唯技术化的偏差。面对当前创客教育中工具理性膨胀与价值理性式微的倾向,基于对创客教育中工具理性的调节和规制的认识,未来创客教育需要通过目标与手段、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理性沟通,在消解二元困境中获得内在的和谐生长机制与气象。  相似文献   

16.
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出发,基于个案,探讨在农村留守家庭问题治理中治理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选择的原则和效果。研究发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选择的错位是农村留守家庭问题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要实现终止留守,农民能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既要改变制度供给方式,又要重视乡村价值,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高校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应用型高校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尚存在应用型高校外部适切性欠缺、社会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支持不够和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工具理性趋向明显等困境。为了不断优化应用型高校和社会经济的耦合关系,构建二者之间松散耦合的理想模式,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应在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及平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方面采取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稳步推进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冲突,引起了公众信仰的迷失与价值的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环境中遭遇了强烈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重新审视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三个方面作了全面反思和对策研究,提出国企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以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四个观点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新的国企改革制度设计,包括:自主联合劳动企业经济、职工集体持股的股份公司、公有制企业分享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份制改造是为推进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而提出和实践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促进了我国公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财产权的实现并非背离而是辩证统一的,公有财产权应当通过公有股权落实和体现出来。当前,我国股份制改革也存在一系列现实困境,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使股份制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