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人们对曹植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论述已是洋洋大观,但对其美学思想方面的探讨却寥若晨星。诚然,曹植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也没有先秦诸子那种闪烁着美学光辉的哲学论著,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自然具备着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他的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的历程。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本文拟从其创作入手,就曹植对个体人格美的推崇和追求、“雅好慷慨”的审美情趣、文质并重的创作原则三个方面,对曹植的美学观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以此就正于诸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被《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的曹植,他的古诗、乐府创作历来备受推崇,论述者颇多;然而在他平生创作之中,或占大半的辞赋,却很少有人论及,解放后尤其如此。其实,这对全面评价这位大作家以及认识建安文学的全貌,都是不应有的。本文试对子建的辞赋创作做一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谨望同志们指正。 子建在其《前采·自序》》中云、“余少丽为赋,所著繁多,芫秽者众,故删定别撰  相似文献   

3.
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活动中,也展开了积极的文学批评,提出了相关的论文主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和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因为曹植曾经说过“辞赋小道”而认为曹植对文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但这种观点与曹植在创作上的成绩相矛盾。事实上,曹植重视文学,尤其对民问文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曹植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钟嵘《诗品序》说:“陈思为建安之杰。”唐朝诗僧皎然《诗式》说:“邺中诸子、陈王最高。”都给曹植的诗歌作了很高评价。曹植现存诗八十多首,五言体是最主要的形式。他的诗作抒写了追求建功立业的理想,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曹植的一生以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主要生活在邺城,  相似文献   

5.
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起点,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建安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建安作家与文学传统的关系方面略加论述。安建文人重视文学的价值,而且敢于创新。曹丕提出:“诗赋欲丽”,对诗赋敢于提出形式华丽的要求,第一次提出了诗赋在形式上的标准。这是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的重要标志。在《典论·论文》中又称赞王粲“长于辞赋”,这说明他对辞赋的重视。这样,建安文人在创作上摆脱了两汉辞赋的创作追求堆砌词藻的弊病而创作出一些清新明丽、词采华美的抒情  相似文献   

6.
曹植文学思想三题刘玉平在群星璀璨的建安文坛,曹植的创作成就可谓“独映当时”①,“粲溢今古”②,这已是不易之论。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曹植的文学思想也达到了他所置身的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包含着许多值得珍视的真知的见。遗憾的是其文学思想或许是被他自身作品...  相似文献   

7.
作为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曹植作品丰富,体裁多样,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也坦示了深层的内心世界。其中散文体裁中成就最突出的“表”,更是直接而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内心情感,深入探究其表文的情感内蕴,对于了解曹植的创作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却坷坎不平,饱经辛酸,“抱利器而无所施”,抑郁而终。这种不幸的遭遇,对于一个在政后上积极进取、欲有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不幸的人生经历,使曹植的后期创作与前期创作相比,竟判若两样。诚如前人所论:“书翰伤切,文词哀痛”;“其音宛,其情危,其言愤切而有余悲”;“诗文怫郁”等等。可见,曹植的文字创作并不尽是“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他后期的大多作品包含着他心灵深处巨大的哀痛,展现着他悲伤的生命流程,因而,悲剧性就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朱熹辞赋通论是对他辞赋思想与辞赋创作的贯通性讨论,研究的文本对象有《楚辞集注》、他关于辞赋的论述以及《白鹿洞赋》等辞赋作品。朱熹辞赋内在地存在理学的本体、以《诗》诠赋的方法和尊崇骚赋的价值观等贯串其辞赋思想与辞赋创作的共性特质。理学的本体是一以贯之的主线;以《诗》诠赋是楚辞解释的新境界,但却仅是一种方法论,因为他依然视辞赋为"文"而没有将其当作诗歌;基于规讽之旨和平易之文主张,他尊崇骚赋而贬抑汉大赋、俳赋、律赋、文赋等,是为其辞赋价值论。集哲学家、辞赋理论家和辞赋作家于一身,是导致贯串朱熹辞赋思想与辞赋创作三大共性特质的内因,也是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诗人之冠冕”的曹植,不仅是一个具有浓厚诗人气质的才子,而且是一个在政治上颇有雄心,欲“立功于圣世”(《求自试表》)的政治家。曹植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那年(220)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前期的立嗣之争,埋下了曹丕对他的忌恨,加上曹丕为人少“旷大之度”,使曹植政治上受压抑,经济上陷困顿,精神上遭折磨,一直在曹丕父子的压迫欺凌下痛苦地生活着。由于他前后期生活境遇的截然不同,导致他前后期的创作也出现明显的差异。建安时期他的诗歌较多地表现他的政治雄心,对功名事业的追求,但到黄初年…  相似文献   

11.
元代辞赋创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祖骚宗汉”。元赋“祖骚”不仅模拟楚辞的外在形式,而且深入其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骚悲”和“骚怨”的继承颇有体悟。元赋“宗汉”体现在对汉赋题材内容、铺叙方法、结构篇章、讽谏功用等方面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元赋“祖骚宗汉”存有明显不足,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辞赋作家和作品,使元赋创作既起到对前代赋体弊端纠正的作用,又建构起明清辞赋理论和创作的发展方向,从而奠定元赋在辞赋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曹植是中古诗坛的“建安之杰”,同时也是魏晋玄学史上讨论生死问题的先行者之一。相对于曹植的文学成就,学术界对他在玄学思想史方面的建树关注较少。曹植思想整体上呈儒道互补之势,他对道家及庄子思想的接受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庄子思想影响下,完成于太和后期的《髑髅说》在传承《庄子·至乐》及张衡《髑髅赋》思想的基础上,在义理思辨方面有所创新,启发了魏晋玄学家的生死观。曹植《髑髅说》完成于魏晋玄学形成的大背景中,可以看作玄学产生的序曲。  相似文献   

13.
在曹植的辞赋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动物形象,通过这些动物形象,我们可以一窥曹植的内心世界。曹植的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前期的作品大都意气风发,积极向上,而后期的作品则深沉压抑。曹植辞赋中的动物形象体现了他人生不同境遇中心境的起伏变化,这种手法是对前代抒情小赋的继承和发展。通过这类作品,可以一窥曹植文学创作与人生境遇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曹植诗歌是我国诗歌艺术中的精品.他在其中刻画了抒情主人公——一个十分鲜明的诗人自我形象.本文拟就这个形象的艺术特质作一些探讨. “依剑挺立,猛气横溢”的“壮士”——传统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结合的产物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书及辞赋数十万言”①,自幼所接受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很多的。《诗经》、先秦儒家典籍、《庄子》、《楚辞》浸润、熏陶了他,并对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过影响。但对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了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还是儒家文化。儒家王天下、定于一的观点牢牢占领着他的思想领地。特别是儒家的以对生活积极进取为基本特  相似文献   

15.
宋玉的《神女赋》与曹植的《洛神赋》均为辞赋史上的精品,二者一脉相承,不论是在内容主旨上,还是在形象塑造、语言词汇上都有着诸多承传与发展之处。宋玉的《神女赋》具有开创性意义,曹植的《洛神赋》则是集大成之作,二者在辞赋史上都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曹植的怨妇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论述的“怨妇诗”是指曹植的诗歌创作中以“怨女”、“思妇”、“弃妇”为题材的一类诗。曹植的这类“怨妇诗”的创作,既继承了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又具有其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曹植“怨妇诗”的鲜明特点,使他的“怨妇诗”产生了它所特有的审美价值,从而促成了政治抒情诗与“怨妇诗”的合流。然而,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女性主体地位的消解。  相似文献   

17.
辞赋创作历经两汉之盛后,在三国时期仍未显颓势。同时,辞赋观念在继承两汉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但目前学界对此期辞赋观念的研究重视在曹魏,而忽略了吴蜀。虽然吴蜀在辞赋观念上的整体成就不及曹魏,但它们推崇汉赋、重视辞赋的文采之美和政教功用,以及追求新奇的创作观等观念,均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8.
司马相如非常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的“自得”性。所谓“得之于内”,从司马相如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并结合其创作实践来审视,即在他看来,辞赋创作既要深思熟虑,又要自然兴发,乘兴随兴,自得自在;要自得于心,即自己要有心得体会,要有独到的感悟,要自娱自乐,自言自道,即所谓“夫子自道”,自得其乐。同时,“得之于内”说也揭示出了巴蜀文人多任性自由,任情而作的心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屈原(公元前343年——前278年),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之一。由于他在创作上的成就和影响,开创了我国文坛上一个叫“楚辞”或“骚”体诗的重要流派。据《汉书·艺文志》载,从战国到西汉末作辞赋的共66家,作品达710篇之多。对于这样一个伟大作家,古今中外研究他的人是很多的,我们再来谈屈原,似有续貂之嫌。然而,事实也不尽然。虽然,从汉以来研究专著甚多,但并不是说关于屈原的问题就  相似文献   

20.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他的诗歌成就却并不很高 ,因而自明清二代以后 ,评论家们对他的地位曾提出过怀疑。在通常情况下 ,作家的地位取决于作品的成就 ,但在文学发展的某些关键时期 ,尤其是转型时期 ,开创者们面临着新的课题 ,有时便会出现作家地位与作品成就不统一的现象。曹植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