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通过中外教练员对耐力项目运动员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并结合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训练实践数据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当安排90%左右的负荷强度,即两极化训练,是最佳的训练模式.这也为改变中国教练员片面将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后半程速度下降原因归于"大强度"训练不足的盲目现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田径运动各项群运动员在非智力因素各具体条目中的表现及差异,以陕西省田径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进行了相互比较,总结了我省田径各项群高水平运动员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现实状况,同时对我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建议,以为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做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结果得出:项群训练理论揭示了同项群内部的运动与训练规律,丰富了体育训练和教学的方法、手段,为我国竞技体育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对该理论应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训练方法无创新、项目管理不成熟等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有氧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VO2max.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VO2max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VO2max才有显著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VO2max,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  相似文献   

5.
七项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所组成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属于典型的体能类竞技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构成中处于主导和核心的地位。本研究对参加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专项素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速度耐力为基础,以速度和专项力量为核心的高度有机结合。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等素质方面。  相似文献   

6.
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在冬奥会和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体能类项目落后的关键问题是专项体能,指出其中专项耐力素质是影响专项体能的核心因素,也是制约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瓶颈",不科学的耐力训练长期困扰着我国体能类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针对耐力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女子竞技运动世界纪录不断刷新,并以惊人的速度向男子世界记录接近,特别是马拉松、游泳等项目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一些文献的综述,展示女子身体工作能力的某些优势以及导致竞技运动成绩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欲为发掘女子的竞技运动潜力及其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分别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对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与非对抗项群运动员、普通大学生在整体外显攻击性上不存在差异;不同组别均存在IAT效应,即都具有较强的内隐攻击性;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比普通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但与其他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相比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男女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全程中每个5 km段落的平均速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国际健将从第6个段落开始,速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女子国际健将、男女健将和男女一级5个组别均从第7个段落开始,速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男子国际健将、男女健将和男女一级这5个组别,均表现出前半程速度高于后半程速度的特征;女子国际健将则表现出后半程速度略高于前半程速度的特征.女子国际健将组,除第1个段落的速度较低,与全程平均速度差距较大外,其他各段落的速度均接近全程平均速度,速度曲线平稳,全程跑节奏稳定,体现出"匀速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与心肌损伤过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观察壳寡糖预处理效应,探讨壳寡糖作为抗疲劳强力因子保护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分别从对照组、壳寡糖处理组、耐力训练组SD大鼠的心肌组织中抽提总RNA.Cy3、Cy5荧光标记,反转录分别合成cDNA探针后,与含有12 000个基因的SBC大鼠高密度12K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后,Genespring软件分析表达信号.差异表达基因共616个,大强度耐力训练组差异表达基因157个,其中上调141个,下调17个;壳寡糖处理组差异表达基因459个,其中上调183个,下调276个,涉及细胞凋亡差异表达基因有36个,下调24个,上调12个.结论:耐力运动所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积极适应甚或心肌损害都是由众多基因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壳寡糖能调控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心肌组织多种功能类别基因群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壳寡糖保护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心肌造成不良影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理论分析等方法,就跳远与三级跳远运动技能素质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项目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互迁移的共同因素,且跳远和三级跳远的积极性迁移十分明显;两个项目技术环节之间存在着差异并相互干扰。通过采用技能迁移的原理和项群训练理论指导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突出速度与力量的结合,将单一技术进一步精雕细刻,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中的应用,以篮球运动为例,分别探析了该项群"从严"、"从难"、"从实战"和"大运动量"训练的科学内涵要点,以及"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篮球训练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旨在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奥运会优势项目女子中长跑近几年专项成绩大幅度下降和后备人才匮乏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在"举国体制"下的"三极训练网"为基础的各级体校为追求自身利益,一是在学与训的时间安排上明显偏重于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二是训练过程中"拔苗助长",导致年轻运动员因伤而缩短竞技生涯,因此,树立以"运动员第一,运动成绩第二"的文化理念,从培养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视角,走学校化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提高我国女子中长跑竞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女子800公尺跑是田径教学中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也是锻炼标准中规定达到的耐力素质指标之一。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国际田径比赛中,女子800公尺跑,已经是属于女子径赛距离最长的项目了,按当时的理论认为:800公尺跑的运动量对于女运动员的生理结构特点,内脏器官的承受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从事超过800公尺跑的运动对女运动员的健康,不但没益处,反而是有害处的。所以千五公尺,三千公尺,五千公尺一万公尺纯属男子的运动领域,而马拉松跑当然是女子运动的禁区了。  相似文献   

15.
运用《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心理量表,以技能主导类项群中的表现难美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为例证,对不同年级参与不同运动技能项群项目大学生的锻炼动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健康动机和能力动机具有密切关联性.参与不同运动技能项群项目大学生的能力动机、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存在着比较显著性差异,具有各异的项群项目特征.建议高校按照大学生锻炼动机的趋向性规律,采取有针对性、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新颖、生动,具有启发性,实现寓教于乐.同时,引入不同技能项目群交叉干预的策略,充分利用锻炼结果的反馈作用,树立锻炼者的信心和毅力.  相似文献   

16.
谈及企业的品质和责任,任勇有其独到的感悟。交谈中,他的一些"经典语言",让人折服于他所理解的企业经营理念。 "做企业就像跑马拉松"在任勇看来,做企业就如同一场比拼耐力的马拉松比赛,较量的是耐力和韧劲,而不是比拼短暂的领先和快速的消耗。事实证明,任勇的"马拉松战术",在实战中表现出了超强的耐力和后劲。东风日产在这项艰苦的"长跑赛事"中,做到气息均匀,步伐稳健,力量充沛,迎接多次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每搏输出量(SV)的影响,该研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SV.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SV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SV才有显著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SV,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  相似文献   

18.
探讨跑台耐力训练对大鼠心、脑和骨骼肌组织一氧化氮(NO)代谢的变化.大鼠进行为期4、8周跑台耐力训练,并测定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经过4周耐力训练后,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和NOS与对照组比均升高(P< 0.05);而8周耐力训练后心、脑和骨骼肌组织NO含量和脑组织NOS活力继续升高(P<0.01).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导致NO的生成增多,NO与超氧阴离子(O-2)作用生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ONO-),并继而生成许多毒性产物,发生细胞毒作用影响各器官的功能.推测NO的增多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和过度训练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08,(6):34-35
非凡女性成为奥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女人为什么要跑马拉松?不同的人曾经给出不同的解释。"女子没有能力完成马拉松比赛,我们也不欢迎女子参与比赛。"1966年,当年的跑者吕蓓塔·吉伯向波士顿马拉松的组织者BAA申请参加当年的比赛时,她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测试了18名男大学生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结果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在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过程中变化不敏感,这提示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不宜选作评价有氧训练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