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往学术界多在社会性维度下阐释"个人"这一概念,也即把"个人"放在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理解,对"个人"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概念应该包含这样两层内涵:其一,社会性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主要维度。其二,自然性的、社会性的和关系性的"个人"是依次递展的三个维度。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真实历史面向。  相似文献   

2.
2013年出台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粗略提及个人敏感信息,但未给予明确界定,使得个人敏感信息权益保护的司法实践存在障碍。结合域外个人敏感信息的定义,认为个人敏感信息包括隐私信息和部分非隐私信息,其中部分非隐私信息界定之参考因素是严重且实质性损害;个人敏感信息兼具新型财产权和新型人格权的法律属性。借鉴域外个人敏感信息民事保护模式,认为我国宜通过《侵权责任法》来保护个人敏感信息权益。  相似文献   

3.
公关人必须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建立品牌,只不过,那些定位、结构、传播规划要有点系统自从前年我从大公司离职,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不断有人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你的个人品牌是怎么做的?"首先,作为一名老公关,我多年来一直认为公关人没有个人品牌,不应该考虑做个人品牌。第二,对于现在越来越庞大的兼职和自由职业者大军不到40岁就被指"油腻"的职场焦虑人群,个人品牌成为一件特别重要但无从下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息权益、数据权益、信息管理秩序、数据安全秩序,是大数据时代下刑法保护的新兴法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个人信息权益,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保护数据权益,二者都应作为个人法益保护。一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同意”要件的规范化构造,以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程度为基础,在因“同意”而产生的合理预期范围内由信息主体承担信息社会的风险。另一方面,以私法上个人数据确权理论为依据,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对象应包含个人数据所承载的数据控制者的数据权益,处罚范围取决于个人数据上的企业投入及合法获取。非法获取个人数据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想象竞合。  相似文献   

5.
"最有力莫如心声"、"任个人而排众数"与"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是鲁迅反思现代性的三个集中命题,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构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文明的种种愿景。"寂漠为政,天地闭也",没有"心声",也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就更谈不上主体的"自觉",在一定意义上,这三个命题正是一个中国灵魂对于"什么是现代"这个问题的独特追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征信业务需求的与日俱增,也带来了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现有征信行业的法律监管体制一方面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个人征信的互联网模式,另一方面存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故而亟待加快完善和构建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的法律监管体系,健全法律监管体制下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的"society"观念经历了三次变迁:19世纪以前,"society"是契约社会的代名词,其要义是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要求国家成为专门的职能部门,权力受到制衡和监督,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19世纪上半叶,黑格尔的"civil society"确立了个人—社会—国家框架,指出了社会伦理存在的缺陷,认为社会只是家庭与国家的中介环节,不再是终极的伦理归宿;19世纪下半叶,系统整体的社会观由社会学者确立,"society"具有了跨时空含义。与此同时,社会进化学说确立了西方社会优越性的理论基础,"西方中心论"获得支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三个方面就中国共产党内部民主与专断的较量问题作了探讨。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光荣的民主传统 ,但也曾出现三次民主与专断的较量 ;宏扬党内民主 ,抵制个人专断 ,必须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高度警惕封建残余思想的死灰复燃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相似文献   

9.
多元主义政治观认为,个人偏好是外在于政治过程的、固定不变的,政治活动不过是对个人偏好的汇总;共和主义政治观认为,个人偏好与政治过程紧密关联、可以被改变,政治审议会重塑个人偏好。具体到民主决策程序层面,多元主义政治观倾向于实行票决民主,而共和主义政治观推崇审议民主。采取多数原则的票决民主,不仅无法实现对个人偏好的转化,还会对少数意见产生压制,进而极大地妨害了决策结论的正当性和稳定性。审议民主在搭建公共讨论平台、促成理性共识、塑造公民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公民意识高涨,社会冲突加剧,迫切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公民理性表达诉求。藉由不同层面的民主审议历练,形成关心公共利益的公民文化,为深化民主进程积累经验和共识。  相似文献   

10.
在个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定位上,鲁迅始终将自己当作人民大众当中的一员,他从未将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人.在鲁迅那里,对于个人的称赞,从来不是在等级制意义上,而是对于个体精神和个性的肯定.对于"众数"、多数人的批判,也不是在政治层面或等级制意义上的否定,而是批判其从众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和卑怯人格.鲁迅从不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有多么重要,他将名誉、地位看得很淡,在必要时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说鲁迅是民族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这应该不是一个过誉的称号.  相似文献   

11.
从消费者主权看现代民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主制度建立在消费者主权之上,它是消费者主权在政治领域的延伸。消费者主权民主有其固有局限:一、消费者理性有限,经常做出不利于自身的短视选择,二、消费者主权民主难逃“有钱人民主”的指责。正因为消费者主权民主的这种缺陷,有人认为它是资产阶级的假民主,而欲将其改造成生产者主权民主,但这种改造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消费者主权民主虽有其局限,但与生产者主权相比,它最能保护少数人的权益,最符合民主一词的本义。  相似文献   

12.
重建民主政治是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杜威以他的“经验”哲学为基础详细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任何个人都是某一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方面和组成部分,不存在“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并认为教育的培育和支持是实现好的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杜威的这一观点时于我们今天建立和谐民主的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使个人权利与共同体之善的关系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杜威提出并论证了民主共同体概念,认为民主共同体是人类共同体的理想形式,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得到共享的经验是人类最大的利益。民主共同体为个人的生活提供了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共同体的存在又依赖于个人的参与。民主主义教育为民主共同体的持续存在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说,杜威的民主共同体思想对解决个人与共同体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对当今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自觉,首先是人的觉醒,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进而促进了文的自觉,其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张扬发,二是个人情感的抒。当文人开始追求自我情感的抒发和个人价值的表现时,自我的外貌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也必然引起具有先觉意识的创作者的重视。表现在文学中就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刻意"修饰"和对美的追求。基于此,魏晋文人逐步认识到文学有自己的特点,是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并且认为文章是需要有审美要求的,这就标志着文学的觉醒的肇始。  相似文献   

15.
学衡派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道德精神,民主的实行并不是"权力"的泛滥;民主需要约束、需要纪律、需要享受民主者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和高尚人格;需要儒家"忠恕"、"中庸"、"克己复礼"的思想作为实行民主的"理性"基础,才能使个人的社会"责任"、"义务"与"自由"、"民主"权利有机结合,才能对"民治主义"进行必要的有益维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后,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次对宪法的修改,标志着以人为本成为国家价值观。然而要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除了从法律的高度明确规定公民的权益外,还要在全社会树立个人本位思想。个人本位思想是整个社会形成法律规则至高无上这一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规则意识、个人本位思想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7.
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面劳动"的前提是广泛而充分的就业。在有业可就、劳动权利得到发挥的基础上,还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实现"体面劳动",主要有: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个人数据处理牵涉诸多利益攸关者,引发权益冲突。提出一种有效的逻辑思维实现冲突和解是本文的目的。通过类型化表达分析个人数据权益冲突是本文研究的一种方法。利益上升为权利,获得法律的强制力保护。个人数据权益冲突发轫于其使用价值,有严密的内在形成机理,又表现出多种样态。通过利益衡量方法论的指引选择正义论作为本文推导出“利益——权利”逻辑思维和解路径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不同的个人信息权利观、数据财产权利观,形成个人信息权、数据财产权、数据合理使用、公共利益等多角度思维模式架构,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鲁迅怜子     
民国文林 《可乐》2011,(6):52-53
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他说:"我的出生是个意外。"许广平生产时,一度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问鲁迅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许广平母子出院回家后,夫妇二人准备给孩子洗澡。鲁迅特别小心。他将热水凉到他认为合适的温度,由许广平托着孩子,自己动手洗。两人都没有经验,水是温的,风一吹,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人格权、财产权两种个人数据保护路径不仅无法为个人隐私提供实质性保障,而且已成为制约数据利用的重要掣肘。借助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概念可以发现,所谓平衡个人数据的利用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如何合理圈定数据流转范围的问题,应采用兼顾个人数据利用与保护的“资源准入模式”:第一,只有具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企业才能收集、使用个人数据,且个人数据只能在适格企业范围内流转;第二,被收集后的个人数据以可逆转的方式在适格企业范围内成为公共物品;第三,应匹配相应的私权规则、激励规则、行政监管手段,并对接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