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之锡治河     
清初河患异常严重,清承明制设立河道总督。朱之锡是清代第二任河道总督,他在任期间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措施并加以实施,使河患得以减轻。朱之锡为治河鞠躬尽瘁,病死于任上,因此,深受沿河百姓爱戴,死后被沿河百姓称为河神。  相似文献   

2.
清代直隶河道总督又被称为北河河道总督或直隶水利河道总督,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管理直隶以及京畿地区水利与河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不仅担负着永定河、子牙河、海河、运河、东西淀等诸河流、湖泊的修治、抢险、抗洪等任务,而且对催攒漕船、治安巡防、管理河工都有相当大的责任。对直隶河道总督的设置、功能、裁撤等诸方面内容的考证与分析可揭示有清一代封建国家对直隶地区河务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3.
河道总督是清代河政实施的中心枢纽,也是清代治理河务的重要政府环节。清政府承继明代河务系统并加以完善。河道总督是治河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黄运两河事务,尤其是保障运河河道安危、维持漕运畅通。清代河道总督建置的完善,大大提高了治河效率。清中后期,河政日益混乱,加之黄河铜瓦厢改道,至光绪年间,河道总督最终被裁撤。  相似文献   

4.
屈原死后,曾和众多的功臣和文化名人一样,受到民间较为广泛的祭祀.其庙祠从汉代开始,主要在楚地;唐代主要在湖南、湖北,宋时发展到广州,明以后延及江西、江苏、台湾等地.清代屈原的庙祠非常普遍,不仅是屈原更加深入人心,大概与反对满清有关,是人们将忠君爱国的屈原当作一面反清旗帜.官方在唐封其为昭灵侯,更多肯定的是屈原的文化价值.宋封其为忠洁侯,继又封清烈公;元封其为忠洁清烈公,明复其号"楚三闻大夫屈平氏之神",则更多的是肯定屈原忠君爱国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代河道总督的主要职责是治河,但其在地方的综合治理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立足未稳的初期和内忧外患的晚期尤为重要。清代河道总督的综合治理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护治安、催赶漕船、祭天敬神、设仓济民、会审案狱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墓祠及墓祠祭祖是认识宗族制度的一个关键,学界一般认为其在明嘉靖年间随宗祠的普遍化而整体走向衰落,而婺源汪氏湖山墓祠的案例表明,大体于清中后期徽州出现了墓祠复兴的现象。汪氏湖山墓祠的形成既是婺源汪氏元明以来频繁联宗活动的承续,也是清中后期新兴婺源商人宗派主动因应国家“联宗祠禁”、与族内其他商人宗派及仕宦宗派进行合作的结果。湖山墓祠实质上是一座新兴婺商主导的联宗祠,从祭祀仪式、参与方式、管理模式、运营原则等方面都体现出减少联宗成本、扩大联宗范围的意图。从湖山墓祠的案例可见,明清以来宗族制度的构造是持续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宗族在适应国家政治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统的发明”实现了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的再结合。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乡贤对地方贡献很大,是地方认知的代表.通过入祀乡贤祠的推举和核准过程,国家将这种地方认知归化为国家意志;通过对乡贤的祭祀和宣扬,国家又将国家意志以地方认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国家意志得以普遍宣扬、传播,实现了国家意志向民间的渗透,达到了地方认知与国家意志的良好互动.申报的过程是对乡贤美化的过程;入祠祭祀的过程,是对乡贤神化的过程.乡贤不但为地方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地方官员与当地士绅融洽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在汉唐时期的国家祭祀中,海神作为山川神癨的一员而得受祭祀,居于五岳、四镇之后,与四渎等同或略高。海神祭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郊祀配祭,即在天子亲祭或拟设天子亲祭的郊祀中配祭海神;二是海祠祭祀,即由天子委托官员前往海神祠进行祭祀。国家祭祀的四海神,是根据人们对于"天下"的构想而设计出来的、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海神,并非民众信仰的、来自具体海洋的海神。王朝国家的海神祭祀与滨海人群的海神信仰和祭祀,基本上属于两个互不相涉、相对独立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清代藏书家杨以增在清江浦任河道总督期间 ,依据天时、地利、人和等诸方面的条件 ,聚了从江南私家藏书楼中失散出来的大量的珍本秘籍 ,为“海源阁”藏书奠定了基础 ,其中不乏有镇阁之宝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我慕名来到都江堰市拜谒崇德祠,原以为这是纪念秦国蜀守李冰的专祠。然而听导游介绍,崇德祠前身乃是纪念蜀王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氏的望丛祠。从汉代起,群众自发地在望丛祠中祭祀李冰,喧宾夺主,致使望帝倍受冷落。民意难违,官方只好顺应民心,在南朝齐建武时,益州刺史刘季连把望丛祠迁到郫县,原祠改祀李冰,命名“崇德祠”。在成都拜谒武侯祠时,我又生出许多疑点。既然是武侯祠,是祭祀诸葛亮的专祠,那门楣上为何高悬着“汉昭烈庙”的金字匾额?“汉”,是刘备创建王朝的名称,“昭烈”是他死后的谥号。大殿正中,端坐着高大的刘备的贴金塑像…  相似文献   

11.
河政与清代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代政府对黄河的治理高度重视,设有长官督理河道,对黄河的投资逐年增加,然而开支越多,决口的次数也越频繁。大部分的资金成为河官的奢侈靡费。在这种腐败河政体制下,河防工程每况愈下,南河总督驻地清江浦呈现畸形繁荣,而黄河改道所经由的广大农村却一派萧条,河政的积重难返,不仅使盐政遭到破坏性打击,漕运也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城镇都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12.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此后漕运路分南北,治河、修河成为晚清重要的内政。光绪元年,曾国荃临危受命,出任东河河道总督,期间多方筹集经费,改善运属长夫生计,修治河道、堤坝,试图恢复河运。但是河湖淤塞、河务繁杂、河帑短缺、河员贪腐等因素制约了其治河,故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战乱频繁,河道年久失修,黄河与运河多次决口。康熙十六年,康熙以河道关系重大,委任靳辅为河道总督。靳辅任河督后,以筑堤、堵口、修坝、疏浚为治河之策,致使河归故道。由于河工是肥差,在靳辅治河的过程中党派争斗表现得相当激烈,而康熙也正是借治河打击朝中的党派,从而加强了皇权。  相似文献   

14.
黄河图在清代河患治理和河政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乾隆中期,河南段黄河出现严重河患,河臣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治理黄河,绘制呈奏黄河图,向乾隆帝、朝臣汇报河务信息,并为清廷进行黄河河政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彩绘本《豫东黄河全图》是乾隆中期河南黄河河患治理情形的集中体现,直观反映了清代黄河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方略,表现了清代的河政运作和文书流转方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明朝北直隶祭祀的主要内容有文庙各坛祠春秋二祭、名宦乡贤春秋二祭、八蜡神庙春秋二祭、社稷坛春秋二祭、风云雷雨坛祭、霜降祭、邑属坛祭、清节祠祭等,是明代北直隶地方经费支出较多的一项,财源是征收的代役金。京府顺天负担更重,除以上祭祀项目,还额外有其他祭祀,由代役金和税银共同承担。明代的乡饮酒礼源自古礼,是由地方官宴请当地年高有德者于公堂,其意为敬老尊贤。明代北直隶的京府顺天和京县大兴、宛平的乡饮酒礼费用较高,其他的府县则较低,经费出自代役金。祭祀与乡饮酒礼给北直隶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1907年,沙俄在东清铁路哈尔滨等处擅设"自治会",竭力巩固并扩大它的侵略势力.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念,据法理与事实,与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做了大量而有实效的工作,终使沙俄蚕食中国领土的阴谋和野心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尤为难得的是,时近中俄正式谈判阶段,虽身在东北,却早已被清延任为邮传部尚书的徐世昌仍竭力周旋其间,并不以自身即将卸任而稍有懈怠.历史证明,作为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对此次交涉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晓波 《源流》2011,(17):30-31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武汉黄陂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1911年武昌首义时,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1916年袁世凯死后,由民国副总统继任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在天津去世。  相似文献   

18.
<正>在汉代画像石墓葬中,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图。从丧俗研究出发,祠堂是祠祭死者的重要场所,墓室是墓主灵魂的安乐处;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汉人则通过祠祭与墓葬希望死者之魂尽快归来,无妄行,在自己的墓室——"幸福家园"中安心生活。本文试从墓上到墓下的转变,意在揭示汉人对生死的理解和早期道教《太平经》对这一时期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西南部崇山峻岭中的遂昌城里,至今保存着一座纪念我国晚明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祠宇“遗爱祠”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万历十一年(1583)举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他秉性耿直,嵚崎磊落,为官清正,忧国忧民,敢于打击恶势力,因此遭到封建统治者的嫉恨,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三百八十年前,汤显祖被贬职到遂昌任过五年(万历21年至26年,即1593——1598)知县.时间虽短,却做了不少对人民有益的事.遂昌人民赞扬他是“清宫”,尊称他为“汤公”.后来,汤显祖罢官返乡,遂昌人民怀念他,特地建造了这座纪念堂.汤显祖在《与吴本如岳伯》中说:“昔人云:良牧所在民富,去而见思.初谓平平  相似文献   

20.
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明代,伴随着佛道两教与其他宗教的日益兴盛,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解决"淫祠"的存在与兴盛引起的各种问题.毁"淫祠"活动在弘治到万历前期达到高潮,是明代统治者改革潮流中的一个支流,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过程中,地方官员扮演了毁"淫祠"活动的积极建议与实施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