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籍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也是文字信息储存的物质载体。书籍设计的本质是确立动态的书籍设计新理念,契合读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主客观的"心物同型"。书籍设计是对书籍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是书籍精神本质的外化。良好的书籍设计不仅能与书籍的内容相得益彰,亦能推动人类书籍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字是传达和记录书籍信息的重要符号载体,同时也是书籍整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书籍整体设计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设计基调,书籍版面中的文字、色彩和图形应具备符合文章内容的统一的视觉形象和视觉风格。设计师要注意书籍中字体、字形、字号的选择和应用,文字组合产生的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在明度上的版面视觉空间效果,用现代设计思想来处理各种视觉图形元素,从而达到对书籍中文字、色彩、图形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3.
书籍设计中材料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的完美结合是书籍审美的重点.随着书籍在形态上的进步创新,以及书籍审美意识的提高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视触觉上深入探讨书籍之美将变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文字的历史已约四千年.由于有了汉字的记录和保存,华夏文明早在三千年多前就已灿烂于世界的东方.一书籍,作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记录、保存了人类的思想和知识.书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文字和它的载体,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籍的出现.作为表达概念思维(抽象思维)的手段,人类语言的产生又远远早于文字.原始蒙昧时期,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由于劳动生活共同协作的需要,经过漫长岁月(几百  相似文献   

5.
宋代雕版书籍之设计一般而言体现出朴实之显著特色。这同雕版技术及雕版书籍最早发明于中国民间及其农业文化具有渊源关系。宋代奠定的这种朴实的书籍形制设计理念,使得书籍得以广泛传播,真正成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宋代确立了雕版印刷术普遍采用后中国书籍的基本形制。宋代雕版书籍确立了书籍史上最早的平装典范。宋刻书籍,采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以及特殊的标识符号区分或标示不同的编辑语言,使版面上的编辑语言及其功能十分明确。这种编辑语言及其书籍体例奠定了中国古代雕版书籍版面编辑语言的基本格局,为之后中国雕版书籍一直沿用。宋代书籍插图已比较普遍。插图的普遍应用,使得宋版书籍图文并茂,不仅书籍内容更加完整,意义更加丰富,而且书籍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也更加理想,书籍文本知识和意义的传播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多彩。宋版书籍最入目者,正是其风神别具——没有二种书籍书刻之字体完全相同者——正字书体的美。宋代书籍之美,乃在于其书籍内在的宋代文化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6.
概念书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用独特的视觉表现手法和创造性的书籍表达语言来传递书的内在信息的课程.结合中国书籍设计教育现状探讨了在教学中强调概念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推动我国书籍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清书籍是中国古代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也是传统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其整体版面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有其固有的内在规范和美学特点,在整体设计上强调意蕴美,其版面设计在美学思想上浓缩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现出一种得之自然又超乎自然的自然美,在书籍内容的编排上讲求范式美,强调书籍的功能性。这三种美学特征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书籍编排体系和平面设计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书籍设计涉及材料、工艺、心理学等要素,其中材料、工艺是书籍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也不会有书籍的形态存在。《考工记》中讲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观点。由此可知,设计者必须熟悉材料和印制工艺等各种知识,并且能清楚的把握住材艺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精神社会中设计出读者心目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9.
浅谈书籍设计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设计”已成为 2 1世纪设计的主题。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门类也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书籍封面、插图、版式、文字、材料等元素用设计语言概括书的本质 ,形象地反映书的知识要义和思想精髓 ,强调理性的秩序 ,准确传达知识和思想 ,使之理性的内涵和感性的外延相结合 ,成为读者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平面广告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运用平面广告设计时,我们要懂得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同时它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与价值,美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既要有一定的使用能力同时也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书籍艺术作为中国古代书籍设计的一个高峰,是书籍艺术史上一个具有终结意义的时代,其艺术形式蕴含了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书籍版面设计中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书籍开本和相关元素体现着艺术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的有效统一,即传统文化"文质彬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美学方面,明清书籍推崇端庄稳重的美学品质,与西方同时期追求装饰之美的书籍艺术相比,显得素朴无华,更显书籍艺术的本色.  相似文献   

12.
<正>书籍视觉传递是一门特殊广告艺术,它是当代设计之分支,有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的功能。当代书籍媒介的特点是:导读、导购、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两者的巧  相似文献   

13.
插画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设计形式。插画也称作插图,通常插附在书籍文字中,以说明文字并帮助读者阅读。在古老的年代,人们就利用线条、色彩帮助表达文字内容。插画发展到现代,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现代插画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4.
书籍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其设计形态因所用的材料和各个历史时期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过渡与转化,引发了书籍设计形态的变化,使现代书籍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书籍设计.未来的中国书籍设计既要有民族特色,又要有国际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书籍各个功能部分在其特定的位置与功效的要求下,呈现出有节奏的重复、对比、停顿以及由强至弱、由弱至强的渐变。无论是形式造就的协调与柔媚之美,亦或是激烈动荡的对比之美,节奏形式美几乎渗透到对书籍设计恩考的一切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16.
书籍装帧设计涉及材料、工艺、心理学等诸多要素,其中材料、工艺是书籍的物质基础,决定书籍的形态存在。古代工艺著作《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知,设计者必须熟悉材料和印制工艺等各种知识,能清楚把握住材艺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发展的社会中设计出读者心目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17.
浅析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中的视觉符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戏曲小说插图本在我国古代书籍出版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民间大众文学版本的最高峰。本文主要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其中文字与插图的符号特征以及在信息传播与交流上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作为现代书籍设计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平面设计是体现美的一种学科,是视觉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设计是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一种构成形式。文字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表达某一主题内容的符号,既能传达思想,也能交流感情和信息。无论在何种视觉媒体中,文字和图片都是其两大构成要素。在平面设计中只有合理地运用想象创意进行文字设计,才能增强视觉传达效果,赋予设计作品更好的信息传达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图形语言说话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是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 ,是设计作品中的视觉灵魂。因而 ,好的图形创意更显得重要。图形设计强调发散型思维 ,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 ,以及多方面来观察理解我们的表达对象。比方说标志的设计 ,就需要我们用简单明了的图形来表达整个群体的理念 ;在海报的设计中 ,我们可以在不使用一个文字的情况下 ,清楚的用图形语言表达出我们需要表达的信息。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正是用恰到好处的图形语言来说话 ,我们在信息传递中就需要一种至真、至善、至美 ,用简洁而准确的图形语言来与人沟通 ,与外界沟通  相似文献   

20.
晚明时期重利趋商、西学东渐、尚奇等社会风尚,使书籍在设计上戏谑经典,具有尚奇的书名与内容、新奇的版式、多姿的插图。分层的版式设计、多样的插图形式、分色分版的套印技术以及不同文字形态的并置,使得晚明书籍具备了动态设计观的部分特点,促进了书与人的动态交流,显现了现代书籍形态的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