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许多论述中,已经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这就是,在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各种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快好省地发展。深入领会这一基本思想,对于揭批“四人帮”破坏国民经济的罪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促进国民经济的新跃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是个农业工业省,农业在全省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是一项促进我省农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并带动各部门经济全面振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意义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首先是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和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发达的农业商品经济,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国民经济就没有稳固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广大农村普遍建立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保证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因素。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看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提高到中国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高度,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呢?邓小平于1982年10月14日同国家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是我国八亿农民的伟大创造,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办好乡镇企业。”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并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繁荣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陈云经济思想的异同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上,毛泽东和陈云的经济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试比较两者的经济思想,我们发现其异同是客观存在着的。这些异同在国情理论,计划与市场理论、农业发展理论、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理论以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关系理论等方面有突出表现。但是,两者的经济思想不是可以被机械地分割的,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异”主要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根本对立,而是基于不同经济事实基础上之“异”,是从不同角度统一于中国经济建设之“异”。因此,它与“同”一起,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建国以来,我们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是经历反复的。在五十年代初,当时流行的理论模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同志借鉴外国的建设经验,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的思想。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样“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①但这个战略思想并没有见诸于实践;1958年由于对农业形势判断失误,认为粮食太多了,同时又提出了“以钢为纲”大办工业的方针,重工业发展大大超越了农业承受能力。结果是农业严重萎缩,从而全国上下强调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要求“把一切工作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强调要以农,轻、重为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此同时,我国第一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全国理论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问题,也进行了一次较集中、深入的讨论,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并没有实现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转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农业从1957年后的20年内,长期处于萎缩性发展状态。由于农业“腿短”,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从而1978年开始再次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继续坚持和捍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结合俄国的实际,针对当时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结过去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系统地阐发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他认为,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内部、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综合平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重温布哈林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无疑会给我们以很好的教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江苏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与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于1995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跃进汽车工程研究院”。这是高等学校在与企业联合的道路上的一次新的探索。下面谈谈“跃进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建立对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公社办工业的有利条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麻城县远在57年,由于实现了农业生产跃进,成为全国仅有的皮棉亩产百斤县,就开始感到农业对工业的压力。根根这种情况,县委及时地向工商部门提出了“面向农村,支援农村,为农业服务”的方针,使工农商紧密结合,解决了当时的工农业之间的矛盾,保证了农业跃进,也使得城镇工商业成为全国城镇促进农业生产的一面红旗(如全国闻名的宋埠镇三)。随着(?)年大跃进更全面、深入地展开,就更加暴露了农业生产上的劳力、肥料、工具设备不  相似文献   

10.
由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双周“振兴辽宁经济”研讨会于1992年1月9日继续召开。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辽宁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与会同志首先回顾了辽宁农业及乡镇企业几年来发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国民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张今声教授说,改革以来,农业已从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转变为“登天石”。我国农业的大发展是改革的奇迹,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又一个奇迹。他说,辽宁的乡镇企业虽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低,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导和鼓舞下,全国人民以冲天干劲、首创精神实现了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的全面大跃进。一九五九年全国人民更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跨上了千里马,取得了继续跃进的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只有农业生产获得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得到稳步的增长,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要如此,除指导思想的正确外,还必须保持农业的生态平衡。但是,多年以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却做得不够。由于忽视了生态平衡,从而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损失。生态破坏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严重的问题。从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发展生态农业则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便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我们党运用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权力来有计划地发展并改造国民经济的具体措施,它是我们伟大祖国富强繁荣、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的保证。在这个巨大的计划中,极其正确、切实、合理地规定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规模和速度,并以首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列宁原则为依据,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为指南,所以,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典范。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继续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论证了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农业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认识上,更不能继续采取对农业进行索取的做法,而应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和世界视野的高度上。  相似文献   

16.
“九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 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短缺的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九五”农业发展的主 要成就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制定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学校只有把办学的方向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服务。这是我们从水建专业七三级师生最近到南宁市郊区沙江开门办学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特制定本法。”它阐明了统计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定《统计法》的宗旨和意义。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要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就需要制定《统计法》,以便从法律上保证有效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金融的倾斜和支持。正在积极筹备和组建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肩负新时期农村金融事业的特殊使命,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协调运行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农业发展银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当前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全面计划,也包括了全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计划;它体现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文化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与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建设干部的培养来提供保证;所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就可能而且必须迅速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其最高目的是为了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但在一定条件之下,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却不能不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以保证国家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工业建设,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这种辩证的关系的正确体现,正是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优越性的基本表徵。我们也必须持着这样的观点来研究我国发展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