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勉中 《公共关系》2000,(12):22-23
公共关系是—个社会组织运用信息交流或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各种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职能。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同样需要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来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学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公关界过去长期将“社会组织”、“公众”、“媒介”作为公共关系的构造要素,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将“社会组织”、“公众”列为公关构造要素是没有疑义的,他们分别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把“媒介”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的构造要素,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3.
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组织和目标公众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学校与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政府、社区、媒体、特殊公众等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是一种应用传播手段,在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公共关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组织树立良好信誉,塑造美好的形象。由于组织各自的性质、事业发展阶段、特定的环境背景、面临的公共关系问题都有所不同,也就使得公共关系不可能采用同样的类型和...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也可以叫公众关系,是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它主要通过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三大功能,以促进组织的自身发展,促进组织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公共关系现象是与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相伴出现的。我国春秋时候孔子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和主张,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公关活动。然而,真正作为公共关系这门学科的研究发展,起源于美国,它几乎与美国的历史一样长。“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在美国,公共关系首先是运用于政治,运用于国家政党和国家总统的选举,而后发展到现代商用,运用到企业。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的公关著作都将社会组织、公众、传播看作是公共关系的三要素,由此就将公共关系定义为:一个社会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及其特定公众之间的关系。这个定义从字面上理解不算错,但由于没有将公共关系放到社会交往的背景中去予以考察,没有将公共关系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相区分相对照,这个定义的内涵就不是很清晰的,并还由此衍生出这么一个严重错误:把公共关系看成是社会关系。这就使得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更加难以确定,科学的公共关  相似文献   

7.
公共关系的地位及相关工作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巨大的功能和作用,已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科学地认识公共关系地位、正确地把握与公共关系相关的工作的定位,是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公共关系实践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因此,一个社会组织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开展公关活动以及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1903年自《纽约时报》记者艾维·李(Ivy Lee)组织第一家职业化公共关系顾问事务所,以美国著名的电报电话公司、无烟煤企业公司为客户,从事企业经济关系的咨询服务开始,“公共关系”就向公众与社会展现出自己的“经济”性基础与宗旨。五十年前公共关系学科创立者坎菲尔德在给“公共关系”下的定义中则将这一点讲述的更加明白,他指出,公共关系的所有决策与行动都以“公众利益”为根本。  相似文献   

10.
会计公共关系是指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关系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既包括与组织内部各相关部门领导人、职工等之间发生的内部会订‘公共关系,也包括与组织外部财政机关、税务机关、  相似文献   

11.
袁小红 《公关世界》2008,(12):53-54
公关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外交语言公关礼仪,既是文明社会交际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待人处世塑造个人与社会组织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既是社会组织与公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又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灵魂。公关礼仪作为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渗透于形象塑造、传播与沟通、策划与公关活动之中,使公共关系富有无尽的创意和无穷魅力。文明的公关礼仪是当今社会人之为人的基本要则,是经济时代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一个国家民族人文素质之外现。开展公关教育,倡导礼仪新风,对于造就高素质的新时代公民,塑造二十一世纪中国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求团结、外求发展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宗旨。组织如何内求团结呢?搞好员工关系是其中的关键。员工关系是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内部关系,良好的员工关系是公共关系的起点。组织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依靠他们去完成和实现,而且员工处于组织与外部公众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不...  相似文献   

13.
郭芬 《公共关系》2001,(12):35-36
“组织的良心”即公关人员不但从组织的利益出发设计自己的行为,还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设计自己的行为,力求使组织和公众双方达到双赢。公关人员扮演“组织的良心”这种角色要求实质上是对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由公关职业性质决定的。美国一些权威公关著作这样描述公共关系:“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为公众利益服务,而不只是为某个单位谋私利。最理想的是,公关活动既有利于单位又同样有益于公众,是单位和公众利益的统一”;“公关是公众的一种工具,公众利用它使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为我们社会中的机构所注意。他代表公众向那些反映迟钝的组织说话,进行解释,也代表那些组织向公众说话”。可见,对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双重关注是公关的实质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曾这样定义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战略化的传播过程,它为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公共关系,是对一个社会横向与纵向的公众关系的总称。特别是团结协调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各类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上下左右各方共同为组织的目标而奋斗出力,这是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宗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和四星上将巴顿都是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闻名“战神”。其赫赫战功与肩章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图形解释公共关系原理,直观、明晰,易为读者(听者)理解和接受。笔者在近几年的公共关系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以下几则图释,录供参考。一、公共关系形象坐标图公共关系的核心思想是塑造社会组织及其相关成员的良好形象,即所谓公共关系形象,也就是公众对于他们的总体印象与综合评价。这种印象与评价,是以社会组织及其相关成员的知名度与美誉(含信誉与荣誉)度衡量的。“度”是一种量化值,经过调查统计,可以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图上表  相似文献   

17.
前沿动态     
正2013最具公众影响力公关事件颁奖盛典举行2013年11月27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企业公关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公共关系网主办的"2013最具公众影响力公共关系事件颁奖盛典"在北京长富宫隆重举行。本次颁奖典礼现场揭晓了综合大奖"2013最具公众影响力十大公共关系事件"和品牌传播、社会化媒体营销、公关活动、企业社会责任四个类别的单项奖。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关负责人,公共关系领域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近300人出席了此次盛典。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公关  相似文献   

18.
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概括起来讲,社会组织与公众协调的主要内容有利益协调、目标协调、态度协凋、行为协调等。而利益协调在公共关系协调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利益,即好处。在公共关系学中,利益是指社会组织和公众各自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的满足。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类公众,都有其自身的利益。从物质上讲,有满足衣食住行、健康、安全、从事生产和服  相似文献   

19.
和谐——公共关系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是一门讲究和谐的科学艺术。公共关系借传播沟通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良性、畅达、协同的发展与合作,进而实现其最高境界——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今公共关系的重要哲学理念与社会行为道德准则。天时、地利、人和——抓住机遇,万事顺通;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善人缘——社会稳定,兴旺发达。关系处理协和、协作、协同、齐心合力——团结、和睦、进取获胜。公共关系和谐是公共关系理念意识精华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公共关系寻求的理想目标,就是良好的形象,诚信的理念和关系的善和。现代公共关系从形成那天起,就铸…  相似文献   

20.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自己的切实努力和信息传递以取得公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在建立互益关系基础上求得自身顺利发展的一种活动与职能。一个社会组织要想达到自身更好地发展目的,需要经常不断地与公众进行信息的沟通、交流活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十分重要。利用模糊修辞来增强公关语言的表达效果,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需要把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有时又不能把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