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深入研究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与国外比较,挖掘我国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定市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保定市的长远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本文主要对保定市困难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衡量高校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河北省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大省。随着近几年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经济不发达的河北省,就业压力将明显加大。本文探讨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提出完善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垚  年猛 《城市》2018,(8):3-15
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为河北省中小城市尤其是邻近京津的区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区域竞争加剧也为形成良性与分工合理的区域合作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笔者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在分析和总结近年来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涿州市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区域合作原则及总体思路,重点剖析涿州市与北京市、天津市、 河北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关系和重点合作领域,为河北省其他中小城市如何参与并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加强河北省来华留学服务,打造特色学科,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对外宣传,推动我省教育强省建设,大力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手段。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就业产生着直接和长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现象,提出了促进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立国 《城市》2014,(9):5-7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媒体誉为国家一号工程,备受国内外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始于1986年成立"环渤海市长联席会"。此后,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京、津、冀三地在河北廊坊召开会议后发表的"廊坊共识",以及2005年国家发改委主持制定却至今没有出台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规划》。2011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直到2014年2月底,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民自主创新能力,制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近年来更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互联网+"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以此带动就业的提升。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9.
王红梅  卢剑林 《职业》2017,(26):97-98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简称实训中心)是河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一所高级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河北省首个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肩负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唐山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实训中心的建设将定位于"高端引领,中高端为主.面向全市,服务京津冀,创新模式,突出公共,突显公益".实现技能培训、校企合作、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许嫒  苏凤兰  谷乾  马威 《现代妇女》2014,(9):319-320
从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特点出发,在调查河北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基础之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构建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三大重要战略之一,德州市被纳入并被赋予"一区四基地"的明确定位,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区"(以下简称"一区四基地")。德州作为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城市,成为山东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本文就"一区四基地"中的建设"优质劳动力输送基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过程中,协同机制不完善是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探索新型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京津冀区域有效协同乃当务之急.笔者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了符合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的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京津冀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是超越区域、 部门边界的扁平化组织交流模式,是在顶层设计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低交易成本的内生性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能疏解首都功能、优化区域布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更是石家庄市面临的历史机遇。石家庄市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自身区位、交通、产业等条件出发,明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大领域为重点,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宋迎昌 《城市》2016,(2):21-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4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有关研究成果大量问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是学术界的共识.在关键领域和实现路径的选择上,学术界尚有一定的分歧.未来,全面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政府作用和跟踪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企业行为,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人尽其用",高校必须充分明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努力扩宽大学生的就业事业、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出发,结合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战略选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王辉  贾鹏 《职业》2013,(11):77-79
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决定着他们的就业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我们对河北省驻石家庄8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思想状况从准备情况、实际情况、满意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出一些特点并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德州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德州要在前期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增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自觉性、紧迫感,做好"借势、创新、服务"三篇文章,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做好舆论引导等方面积极作为,加快融入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根据近几年河北省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工作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郭磊  张严 《职业》2008,(30)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提升职业指导水平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屠凤娜 《城市》2016,(1):23-27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战略, 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 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 笔者阐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概念的演进, 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了推进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