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郑重宣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产业振兴作为带动人口最多与可持续性最强的益贫模式,应以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要素禀赋最为良好的脱贫平原地区为“牛鼻子”,强化顶层设计的系统性、长期性与有效性,提升益贫产业的结构效应、扩散效应与带动效应。本文通过对四川省脱贫平原地区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分区衔接进行现实考察,将发展现状、主要障碍与衔接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了针对性的结论建议:应细化体制机制、强化分类治理、创新衔接方式、提高帮扶效应,加快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可持续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底气。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战已到了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将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首先阐明农村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目前存在的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契合度欠缺、贫困地区党建基础薄弱以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总目标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2017年是泸州"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泸州脱贫攻坚的调研,提出推进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包括发展县域经济,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完善和落实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期帮扶机制,实现稳定脱贫等。  相似文献   

4.
站在脱贫攻坚的关键点,从组织到单位,从村居到群众,都要冷静思考,强化自我认知,达成责任共识,积极做好思想、机制、考评、保障等方面的引领与监督,既要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又要构建起长效常态化机制,保证脱贫攻坚持续、务实、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5.
前山连后山,远山连近山,看不到边的还是山——这就是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大山深处的保华镇,是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最僻远的乡镇,也是脱贫攻坚最难的“硬骨头”之一。大山无言,脱贫有声。保华镇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47%降为2019年年底的1.33%,并成功通过脱贫攻坚考核验收。记者近日走村串户,从一个个消失的“贫困印记”中,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千年之变。  相似文献   

6.
共青团携手推进脱贫攻坚是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的重要举措,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体现出团组织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鼎力支持。为鼓励通过“高校共青团组织鼓励创新产业兴起”等先天优势来进行脱贫攻坚,由6个省市、10所高校的团组织合作,创办“东西部高校协作助力脱贫攻坚共青小店”,拟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杨河村优质土特产等通过线上推广、线下代售的形式销售到外地。  相似文献   

7.
扶贫攻坚是实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在众多的扶贫方式中,科技扶贫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脱贫攻坚的重要依靠力量。科技扶贫档案记录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历史足迹,对集成科技创新要素、促进农村集体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涉藏地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群众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产业扶贫"造血"取得一定成效;融资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绿水青山筑起脱贫致富之路。但同时,涉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任务艰巨,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地区间差异明显;农村金融机制创新不足,协同发展困难较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涉藏地区乡村振兴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依托,推动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内生发展能力;把握绿色发展方向,推进产业扶贫与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衔接;重视生态保护,实现地区绿色发展;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注重西藏与涉藏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务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专项扶贫在减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商务扶贫演进与发展历程,然后进行四川商务扶贫脱贫攻坚实践与经验总结,分析商务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薄弱环境和问题,从保持商务扶贫和商务帮扶平稳过渡、提升商贸流通能级、扶持就业帮扶、促进国际开放合作、拓展能力方面等五个方面提出商务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机制,以期为中国乡村振兴商贸流通领域提供实践样本和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提出以来,我国面临的脱贫攻坚任务被进一步提上日程。进行精准脱贫更根本的是要确保脱贫的持续性。四川藏区是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一体的特殊贫困地区,区域脱贫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目前,我国的精准脱贫工作依旧面临着脱贫主体能力不足、脱贫供体功能受限、脱贫载体脆弱、脱贫矛盾凸显等难题,因此,在精准扶贫思想下,探讨脱贫主体——供体——载体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对于新时期内确保脱贫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农业立法—农村治理—农民纠纷解决”的法治框架观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过程发现,目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中存在着缺乏涉农立法规范、基层治理能力无法应对复杂农村环境、多发农民矛盾冲突急需纠纷解决渠道与协调机制等问题。对此,应从“发展目标+保障底线”两大维度提供规范资源,以“内部法治思维+外部责任化”重塑乡村治理体系的压力与驱动机制,通过“矛调软性机制+智慧司法平台”建设综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郭敏 《决策》2022,(6):46-49
<正>“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落实重点任务,用心用情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推动乡村振兴上台阶、上水平。”市县区同步为“好”,市本级连续三年为“好”。这是铜陵市在2021年度安徽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考核中获得的成绩,亦是对铜陵努力付出的肯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铜陵全市上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转向振兴新征程。与“好”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新疆南疆地区正处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脱贫攻坚经验,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的基层干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管理评论》2024,(1):236-250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代正光 《领导科学》2021,(2):107-110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收官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从以解决绝对贫困为主要任务的精准扶贫向以缓解相对贫困为主要任务的乡村振兴转变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相对贫困的县域即"贫困县",在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从生存能力到发展能力的任务转换、从静态缩减到动态扩大的对象变化、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的方式转变、从点状扶持到块状服务的政策取向等政策性困境,转变的迫切需求与现实惯性之间的矛盾使"贫困县"易陷入转型之痛、资源之困、策略之变、方式之难等实践性困境。因此,"贫困县"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须从目标、策略、标准、结构、制度五个层面建立起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克服"贫困县"在继续开展深度扶贫和推动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治理是我国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户实现可持续脱贫的重要路径,是农村地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科技可以为农户提供发展平台与机会,促进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政治价值与技术理性的协同增效。未来,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数字化治理,搭建贫困治理的数字化运作共享框架,完善农户可持续脱贫的数字化治理机制,塑造“生产—服务—市场”的惠农支农政策体系,巩固脱贫成果。  相似文献   

17.
党建扶贫是践行党的基本宗旨、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举措,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党建扶贫政策工具分为指令性、动员性、经济性、信息性和能力建设性五种类型。通过对2010—2020年的84份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党建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指令性工具和经济性工具是党建扶贫的主要政策工具,能力建设性工具和动员性工具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具体政策工具中的“考核督促”“倡导贯彻”“资金提供”“舆论宣传”“组织强化”受到重视。在党建扶贫过程中,应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使政策工具选择与贫困村现实问题相适应,注重政策工具统筹使用与创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最主要的短板。贫困主体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则成为摆脱贫困的"拦路虎"。最大限度发挥贫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由贫困主体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由基层党组织肩负起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使命,是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系列矛盾的关键。探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党建+智力扶贫"模式转变发展观念;分类指导平原、丘陵、山区脱贫;因地制宜规划产业经济强化造血功能等途径,能够激发夯实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切实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9.
彭飞 《决策》2020,(1):60-62
“干部利用直播带货”是新生事物,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创新。如何将“干部直播带货”坚持下去,持之以恒而不是昙花一现,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责任担当,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成色足、亮点多的成绩单,谱写了乡村振兴邮储样板的"四川篇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