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化蒙古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建立了人类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在锐意经营帝国的过程中,蒙古统治者接触到以三大宗教为代表的三大文明区,即东亚的佛教文明区,中亚和西亚等地区的伊斯兰教文明区,以及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区。它最后选择了前两大文明的文化:元朝的蒙古人赋予佛教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它蒙古汗国则普遍皈依了伊斯兰教。作为一个整体的蒙古帝国,自十三世纪中叶后形成两大截然不同的集团:阿尔泰以东的东方佛教蒙古集团(简称东方蒙古)和阿尔泰以西的两方伊斯兰教蒙古集团(简称两方蒙古)。东方蒙古能够始终保持并日臻完善本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蒙古。然而,西方  相似文献   

2.
邬国义 《学术月刊》2012,(8):128-147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第一次较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了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从鸦片战争前夕传教士最早提及马可波罗及《游记》之事,到1913年第一个《游记》中文译本的出现,期间经历了约近七八十年的历程。从传教士最初简单的介绍,至国人的初步反应,进而至日本教科书大规模的引入,报刊传媒的宣传,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读者层面与社会影响的扩大,其人其事愈来愈广为人知,从而成为传媒中的一种公共知识。马可波罗及《游记》在中国接受及其逐渐扩展的途径与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样貌。它既反映出其在中国早期的反响,也为此后的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这对于研究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有某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美国传教士在澳门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美国传教士在澳门的活动(1830—1844年)林芸澳门自1557年被葡萄牙人占据,到19世纪初,已逐渐成为中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枢纽及天主教在东方传教的中心。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贸易的进一步开展,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陆续来到了中国。最早来华...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一书于1992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伊·戈尔曼先生是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于1989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学术访问。马·伊·戈尔曼先生从事蒙古史研究多年,是俄罗斯当代著名蒙古史学者,《西方的蒙古史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欧、美蒙古史研究的总结。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共五章,内容包括13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西方代表学者的思想倾向,重要著述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5.
马可·波罗(1254—1323)是中世纪大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轰动一时,在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本书行文简朴而饶有趣味,保存了不少史料,是欧洲人借以了解东方、特别是中国的重要著作。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游记》在国内的翻译与研究情况,笔者将搜集的有关材料稍加整理,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诚一行于清初康熙年间来华,开启了中西方交流的新纪元.张诚曾前后八次前往蒙古地区旅行,他在蒙古地区的经纬度测量、游历见闻、对时局及社会众生形象的记述构成了他对蒙古的认知,是西方传教士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诚将这种认知传递回欧洲,成了18世纪西方获得蒙古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使欧洲有了对蒙古地区的整体认知.为西方对蒙古地区及蒙古民族的关注及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对于东方或者是西方而言,十六与十七世纪都是令人难忘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东西方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大交汇,结束了欧亚两个大陆独自发展的时代。但彼此相互认知的情形及结果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拟以东方中国与西方各国在菲律宾群岛的贸易争夺为红线来展开讨论,以向方家求教。 争夺的背景与条件 由于菲律宾群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十六世纪开始,欧亚各国就对这块土地特感兴趣。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受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和十四、十五世纪世界探险的影响,将商业意识和宗教文化带到了东方,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利用各自国家外贸开放之机和占优势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也把自己的商业形象树立在东海和南  相似文献   

8.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三次西征的结果,使波斯及西南亚地区成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伊利汗国的史家对当代的历史撰写了不少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另一部是拉施特的《史集》。汉译本《世界征服者史》,一九八二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译本《史集》第一编(《蒙古史》)第一卷第  相似文献   

9.
西方对中国长城和印刷术的最早介绍──16世纪欧人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两大补遗吴孟雪中世纪游历过中国而又留下记录的欧洲人,首推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他的《游记》在东西文化交流史和世界地理学史上的意义,用一句话来说,是“前人之述备矣”。(1)但马可波罗...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教会报刊曾积极传播西方文化,但教会报刊登载科技知识主要是为他们传播基督教义扫除障碍,宗教使命经常会让传教士情不自禁地渲染上帝的神力;为了维护西方国家的殖民利益,教会报刊还对列强侵华战争进行过一些不实的报道;西方文化的征服精神使传教士以救世主自居,在传播西方文化时经常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西方人的行为举止被中国人视为禽兽之行,传教士传播西方文化存在着天然的语言文字障碍,即使聘用华人润色,文字表述也很难完全符合规范;这些都会从不同侧面影响教会报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18 40年鸦片战争后 ,西方传教士进入了中国内地 ,传播“上帝的福音”。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典虽未参与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但瑞典教会却利用了由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和不平等的条约开拓的这条道路 ,也派遣了他们的传教士来到中国 ,瑞典传教士来华传教与整个西方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有其共同的一面。瑞典传教士来华传教始于 1 9世纪中叶 ,80年代后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派遣传教士来华的高潮。喀什噶尔传教团是瑞典教会派往中国传教的诸多传教组织之一。这些传教士在喀什、莎车、疏附、疏勒和英吉沙等地建立了教堂 ,本文根据有关档案资…  相似文献   

12.
1832年至1851年由美国传教士发行的英文<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发表了数以百计的中国研究作品,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的各个方面,在西方学术界重新建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丛报>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信仰与风习的作品,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考察19世纪中期来华西方人士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识.通过这些作品,作者们向其西方读者展示了这个古老的、封闭的东方大国人民的性格,塑造了一个以偶像崇拜和迷信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民族的形象.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西方各界对中国人的基本看法.联系到自18世纪后期开始的西方对中国认识与评价的根本性转折,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丛报>的研究、观察和评论是这一长期趋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西方学术文化界正在建构中的关于中国的知识网络在中国本土的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13.
自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交流日盛。17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中国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法也传播到西方,进而塑造了西方对华法律观。大体而言,在“中国热”时期,西方对华法律观有褒有贬,整体上是肯定为主。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特别是《大清律例》被完整译介到西方之后,改变了西方的对华法律观,最终形成了所谓“法律东方主义”的“主流观念”。虽然这一观念的形成不完全是中国法在西方传播所致,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横跨欧亚构洲的蒙古帝国,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空前有利的客观条件。1209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号称为成吉思汗。此后,蒙古军开始向四面进行扩张,先后征服欧亚两洲许许多多的国家和民族,至十三世纪中期已成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大帝国。当时,帝国境内受封的诸汗国虽然各个分立,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性极强,然作为元朝宗室藩封之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与汗巴里大汗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各小汗,至少在名义上承认大汗的权威,都不同程度地听从大汗的指挥。由此,帝国各汗朝对内对外政策,不少方面具有统一性,其中,在商业贸易、技术、宗教、交通、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骑马,射箭,摔跤这三项活动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民族体育运动形式。在这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蒙古族妇女都曾是大显神威,名列前茅。 早在十三世纪,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曾记载:国王海都的女儿艾吉阿姆,十分矫健,勇武不败。她的父亲希望她出嫁,但是她婉言谢绝说,除非她遇到一个有本事力能战胜她的贵人,否则她永远也不嫁人,她的父亲给她立了一个凭证,准许按照她自己的愿望选择配偶。  相似文献   

16.
<蒙古英雄史诗大系>第一至四卷已由民族出版社于2007~2009年陆续出版.<蒙古英雄史诗大系>是蒙古族英雄史诗的集成,是20~21世纪蒙古族英雄史诗资料建设的里程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大汇集.  相似文献   

17.
杨秀敏 《河北学刊》2012,32(2):92-95
卜者对神的兆示的解释在东方和西方的古代社会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古希腊文学中对卜释的不断质疑却构成了希腊文化独特的一面,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模塑了西方文化精神。从荷马史诗到《俄狄浦斯王》,其中的连续质疑之声中折射出西方认知史早期发展的独特轨迹。其中,《俄狄浦斯王》在西方认知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绵长的国家。独特的华夏文化铸就了炎黄子孙的气质性格。体认、识读中国国民性,曾经是许多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注的问题。如戴逸先生所言:“100多年来,中外学者、著名人士对中国人的国民性及文化做了大量研究、记述,有的—语中的,入木三分;有的见解肤浅,失之偏颇”。 从马礼逊1807年初次登上东亚大陆,到司徒雷登1949年8月2日悄然离开南京,基督教西方传教士伴随着欧风美雨在中国做了一个多世纪的停留。与近代来华的其他西方人相较,传教士在中国驻留的时间更长,与中国民众的接触更多。他们既不同于明火执仗的武力征服者,也有别于逐一己之利的商人、资本家。他们执意于信仰、献身于使命,在传教的同时,也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及其人民有了一些了解,得出了一些结论。本文试就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国民性的体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西方传教士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18世纪出现了以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为主要媒介的中西文化大交流。本文从传教士所起的作用入手,探讨这一次文化交流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蒙古汗国是蒙古族那颜阶级(贵族)于十三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一个军事封建政权。这个军事封建政权的建立是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军事封建政权建立后,对蒙古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概括地分析一下蒙古汗国及其前期蒙古族社会的畜牧业经济,对我们全面了解十三世纪前蒙古族的社会状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