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业生产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副业生产的存在和发展,是同农业生产的特点相联系的。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无论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总会在这个范围(农业)內,与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错着。”①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简言之就是用现代的工业设备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武装农业。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农业再生产的这  相似文献   

3.
经济再生产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重要特征。“经济的再生生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因此,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制约与影响。农作物结构(以下简称作物结构)主要指的是,不同农作物在一定耕地上的播种面积比例。这种比例同样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制约与影响。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进行干预和改造,但自然条件难以改变,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作物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物结构的形成,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无数事实证明,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可以形成很不相同的作物结构,这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怎样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引导农户建立合理的作物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考察了人类社会节约劳动时间的问题,揭示了各个社会形态普遍存在时间节约规律,指出这个规律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一、经济效益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经济效益的“效”是指效果,“益”是指利益,经济效益也就是指经济效果和利益。现在常用的经济效益定义为:“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同劳动成  相似文献   

5.
商业部门的劳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劳动?它同一般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说商业部门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或者都不是生产劳动?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一) 商业是在流通领域发挥职能的经济部门,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流通一般地仅是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流通时问是对于生产时间的一种限制,流通时间越长,必然会把更多的资金束缚在流通领域,从而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如果没有流通,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就无从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难以进行,所以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系统进行过缩小再生产类型同其他再生产类型的对比分析,但马克思已经对缩小再生产的含义和范畴作了科学的界定和说明。在当今世界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各国政府和生产部门迫于各种压力,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都作了缩小再生产的无奈选择。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本兴 《学术交流》2006,42(6):64-67
马克思“再生产自然界”思想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基础上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双向依赖、双重建构的物质变换关系,“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正和表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环境既是消费的对象又是生产的对象。生态环境再生产是人类全面生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研究并建构生态环境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规范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部门的不断开发,农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所反复证明了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之变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适合于一切社会的普遍规律,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个规律也依然存在并继续发生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的蓬勃兴起,商品流通的迅速扩大,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出现停滞甚至萎缩的现象。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其实质是什么?通过什么措施来协调农业和非农业的关系,使整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温州市的情况就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一农业萎缩,是指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由于农村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务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收入与务农收入之间的差别拉大,农民经营农业的兴趣下降,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产思想上的轻视,农业投资的减少,农村青壮劳力  相似文献   

9.
朱殊洋 《探求》2005,(4):22-24
本文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出发,导出了两部门循环经济模型。通过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各部门之间的循环经济过程是个正反馈,因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克服了资源的硬约束,从而具有可持续性;最优循环经济的特点是,各部门产品转化为资本的增长率要小于废料转化为资本的增长率;等等。本文一方面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延拓,另一方面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那篇短文中,提出了“速度型”再生产模式和“结构型”再生产模式的问题,但未展开论述。本文是对“结构型”再生产模式的初步探讨。再生产结构的三次大变化所谓“结构型”再生产模式,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技术条件、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质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再生产类型。它是相对于“速度型”再生产模式而言的。后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只发生速度、产量、产值等数量的变化。人类社会经济史表明,社会再生产运动迄今已发生三次重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一次: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经济结构”过渡到古代的“农牧手工业结构”。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人才资本的管理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如果教育是发展与增加人才资本的过程,那么,教育、技术进步和就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三个关键性的支点。由此可见,教育是社会合理投资、而不是加重物质生产部门负担的一种社会消费形式。因为教育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技术进步的功能,增加运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投资应该被视为再生产的必要因素。所以应该寻找一种新的经济政策,鼓励集中进行人才资本和技术进步研究,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良性循环。这样做的依据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本世纪未“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路目标,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规律。战略目标总是和社会基础相联系的。马克思把作为社会基础的东西称作“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个“劳动生产率”仅仅满足劳动者的个人需要不行,还必须超过劳动者的个人需要。毫无疑问,实现本世纪末的农业战略目标,必须达到相应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政策和科学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党在农村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要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这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之一。如何从地域性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择优发展我省农业,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如何发挥黑龙江省农业优势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同志们交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生产的自然条件状况制约着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水平,影响着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劳动者的生存方式,影响着生产工具的材质,影响着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破坏生产的自然条件的行为进行了生态批判.研究马克思"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能够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层解读,有助于我们重视对生产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保护,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提高我们对普及大寨县和实现农业机械化这场伟大革命运动的认识,认清农业集体化与农业机械化的辩证关系,彻底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谬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①他在论述资本的发展时又指出:“本国农业或者外国农业的一定发展程度是资本发展的基础。”② 农业不仅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而且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得以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17.
1853年卡尔·马克思论述不列颠人在印度的统治时对沦为殖民地以前的亚洲作过如下论述: “在亚洲,从很古的时候起一般说来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对内进行掠夺的部门;军事部门,或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接着,他在同÷篇文章中又说: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马克思把传统的印度经济结构看成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它的顶端是国王,它的基层是大量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农村公社之所以能够自给自足,是由于农业和制造业都是在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重要性是人所公认的。然而,《资本论》中的这一部分也是引起争论最多的篇章。我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些探讨性的意见,即:(一)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二)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三)人口问题。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学说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正如马克思说的:“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当然不是赚一回钱就洗手不干,他们必须不断地把资本投入再生产运动中去。“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指出:“除了开采业、农业和工业,尚有第四个物质的生产部门”,“那就是运输业”①。交通运输对于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文化融合,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通过对运输生产发展水平的考察,不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与其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文化面貌的认识。秦汉时代,在实现统一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的建立,运输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官营运输业在秦汉交通运输中始终居于突出地位,尤其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