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4,(3):58-59
首届国际人才论坛将办为促进人才与智力资本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人才国际化水平,应对世界人才竞争,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将于4月15日至17日在京共同举办“首届国际人才论坛”。论坛网站:www.ihrforum.org已于近期开通。论坛分为十个部分,即: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国际化主题论坛、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合作专题论坛、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专题论坛、妇女人才培养使用与交流专题论坛、国际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圆桌会议、国际商学院院长论坛、公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专题论坛、国际人力资源组织合作与…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人才“登陆”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人才愈发走俏前不久,用友软件重金引进新总裁何经华一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美籍华人何经华1987年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此后,他在多家国际大型软件公司工作,并担任高级主管。在任职用友之前,何经华是宏道资讯北亚区总裁。“国际化水准的软件业职业经理人”这一特殊身份带领着何经华成功登陆中国本土企业。不仅仅是用友,总部设在深圳的平安保险在人才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早更远:平安决策层被人戏称为“八国联军”,从集团总经理、CIO到总精算师,整个集团管理层有一半是海外人士。再加上分布于集团战略…  相似文献   

3.
人才国际化是指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力资源规则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间人才分工和交往的过程和状态。具体地说,是指在人才管理和开发的过程中,以培养跨国工作能力的国际型人才为基础,以吸引和使用国外人才为重点、以开放型思维和全球性观点为导向的人才开发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世界人才流动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着已经过去的2007年的背影,你会发现世界人才流动出现一些新动向,围绕经济发展这个热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人才政策都有新规出现。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需求旺盛,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了留住人才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定。在一个多极化的和平的发展环境里,世界各国为了发展和保持优势,人才流动及国际化已经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5.
宝钢进入了世界500强,这意味着宝钢进入国际化舞台的前沿。谈到宝钢的国际化,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宝钢研究院院长崔健的评价很直接“宝钢目前的国际化还很不够,如何在国际化的人才市场上去挖掘人才、吸引人才,尤其是外来人才,是宝钢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吸引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学历和经历”等话题,崔健自有其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人才结构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的目标,天狮集团从1998年初开始挺进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摸索出了自身的国际化道路。在实施人才的三大“国际化”过程中,天狮突破了原有单一的生产瓶颈,已拥有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护肤化妆品、医疗保健器械等五大系列近200种产品;业务渠道辐射世界近180个国家及地区,在9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与美国、德国、马来西亚、埃及、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外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天狮拥有900万人的稳定的消费群体。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天狮集团从1998年起就开始探索引进…  相似文献   

7.
日前,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在广州揭牌成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被聘为首任院长。作为"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将致力于探索构建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研究网络,建设成为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重要智库。2012年10月26日,广州市成立"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资源,  相似文献   

8.
西部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辑 《人才开发》2003,(4):30-32
西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流失严重。在WTO环境下,积极开发国内外人才资源,也不失为一条解决西部人才严重缺短问题的有效策略。因此,西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建立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鼓励海内外人才回归西部和海内外进行人才智力交流等机制,积极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外援”战略,加快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当前,江苏省人事系统正在广泛开展有关“解放人才”的大讨论活动,随着这场大讨论的逐步深入,人才国际化问题已成为人们的聚焦点。本文围绕这一重大课题,结合本省引进国外智力的实践,形成如下思考。解放思想,直面人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现人才国际化,首先必须打破关于人才的传统观念,科学确立人才国际化的内涵。人才国际化有三层含义:一是人才构成国际化;二是人才流动国际化;三是人才素质国际化。目前,江苏省的人才结构状况,无论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还是与经济国际化的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第一流的科技专家约12—13万人,…  相似文献   

10.
在2000年12月3-5日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50周年暨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上,记者聆听了60场讲演并采访了50位中外法学院院长和法学家,就新世纪的法学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际化 南京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夏锦文认为,法律全球化不是一体化,法律教育模式不应是一致化,而应该是多样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法律传统,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有所不同。可以借鉴一国两制的做法,搞法学教育的一国两制、一国多制,一校两制、一校多制,各校都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剑桥大学法学…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使用和吸引国际化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人才使用和培养的国际化,而且造成了世界性的人才短缺和人才争夺白热化。中国应当运用国际化人才争夺战略,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 用人的国际化 当今国际社会,政府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比比皆是,日益增多,最具影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国际化已成为主流趋势。一个民族,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必须主动汇人国际化的潮流。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国际化当然也就凸显出来。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才的现代化比国际化更重要。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现代化人才。其实,中国人早就重视人才国际化的问题了,而且已发展成一股越来越大的潮流。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下,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学习、深造。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精彩演讲,致使论坛延时了一个多小时,他的一句“深圳就像少先队员”成为了全国多家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2008年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对国际化人才的见解让在场1300多人领略了高端人才的风采;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和芬恩到场演讲引起了全场的轰动……高端人才关于引智领域各个层面的声音,从2007年起,每年都会在深圳响起,这就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策划、执行实施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第6期关于国际化人才的讨论,感觉很有意义。 什么样的人才是国际化的人才呢?是不是会外语、留过学、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过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从事外事、外贸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掌握了与外国人交往的知识和沟通技巧。比如说一个翻译,就是国际化人才?还有,中国乡土文学大家莫言仅仅是一个“拄着拐杖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人才,是企业、地区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参于世界竞争的核心优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竞争国际化,国家之间“抢人”、“挖人”的“人才大战”已经演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4-35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我与外教”大赛活动获奖学校单位的代表和获奖个人、外教等共计331人参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国际经济管理的商务人才有着越来越急迫的需求,同时也对国际化商务人才创新、应用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应具备的能力,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人才国际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人才作支撑。因此,如何实现上海人才的国际化,将是上海经济国际化的重大命题。(一)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将呈现新的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使全球生产、贸易、服务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扩张,各类生产要素,包括物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成为“资源流”,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二是知识经济发展进程加快,高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新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  相似文献   

19.
接班人危机,人才国际化危机,问题本源出在文化上。“家天下”、“师傅留一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种文化,对培养国际化的高级人才体系很不利。文化形成历经了几千年,要短时间内突破,很难。宏著集团之所以能成功地把企业传承给3位新的接班人,之所以能成功选聘国际人才担任CEO,打造国际化的高管团队,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底,世贸组织的大门终于向中国打开。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入世不但使中国经济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争取到了一个完全平等的权利,而且也使我国人才资源实现全面对外开放,人才的流动和管理逐步走向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