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月15—16日,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了2012年引智工作,部署了2013年的重点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作工作报告。2012年,“外专干人计划”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已有94名专家人选。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介绍,“外专干人计划”引进外国专家主要集中在工程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是我国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全年共有50多万外国专家在中国工作;全年批准出国(境)培训人员5万余人次  相似文献   

2.
在新世纪,印度推出“印度裔卡”(PIO)计划车口“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作为国家人才政策的有力补充。在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前提下,中国吸引海外华人和华裔回流是否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大力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提高国家竞争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2008年中央实施“千人计划”以来,吸引了很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已经成功引进6000余人,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转变,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关注中国引进人才政策的变化,寻求与拓展自身在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10,(8):6-6
武汉东湖高新区是我国继中关村后的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东湖高新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其中,有9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6人申报湖北省“百人计划”,67人入选该区“3551人才计划”,成为湖北省最活跃的“人才特区”。“3551人才计划”是该区打造“人才特区”的核心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薪引才渐呈火爆 毋庸讳言,抢在中国入世前,不少跨国公司就已逐步实施对中国优秀人才的“收购行动”。他们打出许多诱人的招牌以期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试想:几十万元的年薪、一流的专业培训、优厚的福利等等,有多少人才不为之心动呢?在痛失人才,而又急需人才的现实面前,国人对“薪酬作为引导人才流向的助推器,衡量人才价值的一把标尺”有了更深的感悟。2001年,神州各地不避“钱”嫌,推出的一揽子高薪诚聘计划,风光无限。 先看2001年元月中旬的一道风景: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全国人才交流大会上,名不见经传的江…  相似文献   

6.
他来中国10年,刚来时几乎不懂一句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10年过去,他在中国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了5名博士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一批青年教师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中国服装科学领域的生力军。他就是加盟武汉纺织大学的国家“外专干人计划”专家、俄罗斯的库茨米切夫·维克多(KuzmichcvVictor)教授。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1,(7):55-55
日前,浙江慈溪出台1+X系列人才配套政策,推出了5年引进30名左右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一揽子招才引智计划,力图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加快打造“人才高地”。慈溪正在组织实施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军人才引进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11,(9):57-57
8月12日,长沙市公安局举行仪式,为来自美国的外籍教授韩志玉的家人颁发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自2009年以来,长沙市已先后吸引了74名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6名,省"百人计划"人才28名)来长创业。长沙公安机关已为其中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办妥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多次往返签证、居留许可及华侨回国定居等手续,其中5人获得“中国绿卡”;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省市间、城际间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一系列“人才开发一体化”项目,以及为“打破地区行政壁垒”、“降低流动成本”而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长三角地区渴望“流动”的人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圈,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火车头。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打造一体化“人才圈”的现实促使政府部门终于走到一起,扛起“城市联盟”的大旗,共同拉开了“破冰行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意志与成才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规定》及“千人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说明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人才对于国家稳定、发展与繁荣的重要作用。意志在人的成才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人才的培养中注重意志的价值.使人具有更好的意志品质.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口逐渐老化的香港急需采取措施改善人口结构。今年10月25日,曾长期主管香港人口政策的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正式向媒体宣布:香港将效仿英美国家的人才“记分制”,在今后几年间推出“输入精英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内地和世界其它国家的精英人才先进入香港,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找工作。曾荫权希望本计划成功实施后能为港吸纳数千位精英人才,以提高香港的人口素质和竞争力。自1994年以来,香港分别启动过“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1994-1996年)和“输入内地优才计划(”1997-2000年),由于这两个计划分别对内地的专才在候选资格、工作职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江阴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50余人,其中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达150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达9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人。在沪"两院院士"161人,已有4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13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4500余家。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约8.5万余人。上海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无锡将实施“530”计划,即在今后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日前从无锡市人事局传出消息,共有3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通过网络报名。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报名者带来的创业项目,将在9月20日前接受初审和专家评审小组评审。为让更多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加盟无锡的建设,无锡市政府不久前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该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无锡市“530”计划的第一年,有关部门将按照《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对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进行严格的选拔。这次报名参与无锡“530…  相似文献   

15.
美国《时代》周刊在题为《我们看中国时的真正盲点》的文章中,阐述了大量在美国学成的中国人才纷纷“回流”的现象。文章说,中国早已启动“人才发展”计划,大力吸引海外华裔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回国,尤其是身在美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2008年12月,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干人计划”出台。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1,(7):55-55
6月8日上午,湖南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省“百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暨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座谈会。湖南省从2009年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以来,到目前,已经引进62名海外各类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共有两院院士16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3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9200余人;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的高层次人才450多人。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上海,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落实《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有关工作部署,加快集聚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近日,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启动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该计划每年将投入4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政府专项资助。据悉,浦江计划主要资助新近回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应聘来上海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在上海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来上海讲学或进行咨询的留学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经到了遏制人才流失、取出海外人才储蓄、主动吸引与争夺外籍顶尖人才的阶段,旨在吸纳海外博士的“千人计划”的出台也意昧着中央开始意识到这些情况并着手采取措施。不过,中国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国人才战略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