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9年5月30日,八六三通信技术主题课题验收专家组对我院承担的“无线数据接入技术与设备———CDPD系统”课题进行了现场验收。经过听课题组汇报,看现场演示,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组按照CDPD技术规范、合同要求和实际情况,成功地研制出一套CDPD技术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5个移动终端,一个移动数据基站和2套移动数据中介系统,完成了在一条固定的900MHz模拟蜂窝话音信道上的无线分组数据传送实验。该系统的无线数据业务技术性能、无线接入系统和管理功能、网络接入能力等基本符合CDPD技术规范,达到项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模型。RAMCCDMA采用多个并行码传送一个用户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送速率,为了不使系统容量下降,文中采用动态调节每个用户的并发码数和子码生成技术。分析表明在动态码数分配及采用子码生成的条件下,该系统容量性能相对于普通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没有明显下降,而它却能为用户提供高峰值传送速率服务。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网络管理系统──DINMS。该系统具有与TCP/IP有关的故障诊断知识,能够自动处理复杂的异种机网络环境中的故障。文中描述了DINMS的体系结构,网络故障管理的知识表达和控制方法,特别是合作诊断方法。讨论了DINMS的实现,并给出了一个合作诊断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内部采用总线形式,用于DVD的MPEG2系统层实时解复用器,并对电路的总体结构、起始头检测电路、PES包头解码电路和PLL电路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给出了整个实时解复用器的FPGA硬件实现结果。该系统具有基本流多路分配、系统时钟恢复的功能,同时又有结构简单、耗用资源少和易于集成等特点,适于 DVD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录像机伺服控制系统和定时器系统相分离的两CPU结构的缺点和局限,进而提出了伺服/控制/定时系统一体化的方法,给出了数字软件伺服系统的模型,并设计了适用伺服环路的数字补偿滤波器。所有功能均在单片微处理器μPD784915上编程实现,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掌握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是未来电子工程师的必备能力之一,除了理论学习之外,IC-CAD工具的应用及实际电路的测试技术同样是VLSI电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中从三方面阐述面向学生的IC-CAD软件:(1)基于PC机的IC-CAD工具概述;(2)模拟器中基于PSPICEMOS3模型的演变;(3)教学专用系列芯片介绍  相似文献   

7.
高速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及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码率较高、实时性强的扩频抗干扰接力通信系统的窄带干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器件并行实现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该系统是针对DSP器件的特点,采用TMS320C30数字信号处理器及IMSA110专用滤波器并行处理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最高数据吞吐率为20Mbps的自适应滤波器,从而为高速实时自适应干扰抑制滤波器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用专用DSP芯片TMC2310以及通用DSP芯片TMS320C30和TMS320C25实现了3mm波脉冲雷达MTD的实时处理。该系统既有高的处理速度、高的距分辨率和高的谱分辨率,又有其灵活的编程控制方式,满足了毫米波脉冲雷达对信号处理的高性能要求,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一种同步OFDMCDMA的系统模型基础上,对频率非选择性Rician衰落信道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数值结果说明由于多径的存在系统误码率性能迅速下降,而且当直射成分很小时,信道为Rayleigh信道,系统性能变为最差。  相似文献   

10.
主研人员 佘 堃 周明天 王敏毅 孙雅章 徐 莉 邹 坚MPEG1视频点播系统可运行在Windows95、WindowNT环境下,支持TCP/UDP/NETBIOS多种传输模式,在普通10Mbps以太网上可以同时点播6路MPEG1节目,支持标准VOD系统的快进快退和中间播放等功能。该系统基于Web方式,使用HIML格式,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很有特色。该系统是一项自主开发的软件成果,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90年代中期同类系统水平相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MPEG-1的视频点播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无接触、无感染的Er:YAG激光验血采样装置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光束自动捕获、跟踪、瞄准(ATP)系统的结构与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其中典型系统的介绍,进一步描述了ATP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证了空间激光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激光雷达在空间交会对接中的应用,讨论了激光雷达作为一种交会敏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被用于测距、测速、测角和姿态测量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欧洲航天署(ESA)在卫星间激光通信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给出了近年来ESA最大的投资项目———SILEX系统的具体规划、实施和研究进程。最后,还简述了ESA近年来的一些有关卫星间激光通信的关键元器件和系统技术的研制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5.
从NASA和MITLincoln实验室两大研究机构出发来探索美国激光通信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以LCDS系统为例的美国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单元部件,对光、机、电系统的综合处理,以及各系统的优化方法和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钢铝2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以B1500HS高强钢和6016铝合金为对象,基于ANSYS平台建立钢/铝激光平板搭接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热电偶同步测温方法测得焊接热循环曲线。将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He—Ne激光差分吸收测量甲烷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甲烷对He—Ne激光3.3922μm,3.3912μm谱线的吸收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设计了差分吸收模拟实验,并对测量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激光的发展史,总结出激光发展和社会发展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激光的发展是要受到社会需求、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同时将激光应用到科学研究中会促进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激光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会促进社会、军事、工业、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又会促进激光的发展。社会发展直接决定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这一规律。最后,对物理学家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物理学家不仅要明确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而且要注意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激光技术四十多年发展历程的回顾 ,阐明了激光利用其本身固有的特性 ,作为人类改造和认识自然强有力的工具 ,在当代许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如科学研究、工业、军事、通讯等等。最后 ,通过对激光技术发展历程的分析 ,论述了有关激光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这两个互动过程之间的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使得数控机床和三坐标测量机等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1000mm/s,而目前商用外差干涉仪的测量速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该文采用长度为206mm、频差约728MHz的普通全内腔He-Ne热稳频激光器为光源,外加带有高频振荡器形成的交流信号进行脉冲计数的信号处理电路,构成高精度高速双纵模热稳频激光干涉仪。通过实验对干涉仪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其精度达到0.1μm/800mm。实验证明,该干涉仪可以对速度为1000mm/s的运动物体进行位移和速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