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览历代儒家的伦理思想,可以发现理想人格学说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理想人格的具体模式看,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两类理想人格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一是圣王人格,一是君子人格。前者是儒家所设定的做人的最高典范,后者是做人的一般范型。圣王人格源于孔孟,发展于荀子及《大学·礼记》,最终完备于宋明理学,形成了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组成的圣王人格理论。儒家的君子人格作为做人的一般范型,是对圣王人格的补充,君子人格体现在重义轻利的素质、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品性几个方面。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有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社会的人们加强群体合作关系、克服社会危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的人格优化宋新军王金娥社会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人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高度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依赖于现代化的人格.既使已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如果没有具有现代化人格的国民支持,也根本不能巩固.人格优化就是对人格结构中的某些特质加...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的知识系统呈现出空前活跃的状态。深深植根于古代社会的传统史学经受着现代化和科学发展的巨大挑战,由此必然导致历史学在当代的整体转型与重建。文章从历史学自身的发展趋势、当代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现代科技对史学观念与方法根本性变革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一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史学范型正在逐步建构,它将以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对象,通过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运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把历史和现时代沟通起来,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实现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换的人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要超越传统、实现人的现代化,其核心内容应是现代人格的构建。社会转型为青年现代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广阔的视野,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使青年在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换的历程中步履维艰。对此,当代青年必须科学抉择,既要摆脱传统人格中依附、被动、保守、封闭等消极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要排除新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生活观的干扰,建立新的社会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系统,以保证和支持现代人格的诞生。从社会对青年的关怀视角看,开发和创造时代的人文…  相似文献   

5.
就中国新文学史而言 ,传统的研究范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为主导的研究范型 ;第二种是以“人的现代化”的“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为主导的研究范型。耿传明的专著《轻逸与沉重之间》(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 0 3年版 )最为突出的学术特色在于对这两种研究范型进行了更新和超越 ,即以“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生存境遇作为观照研究对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新浪漫派”创作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 ,从而揭示了徐、无名氏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所呈现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论…  相似文献   

6.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理解,究其实质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把“自由人联合体”和“三个主人”界定为理想社会的根本特征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就具体化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物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如邓小平所提出的要培养“四有”新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工程,而其根本途径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科学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诸多要素中,现代人格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人的现代人格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具备现代家庭道德的家庭。不仅如此,进行家庭道德建设还可以通过维系作为社会有机体构成细胞的家庭的和谐稳定,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并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同时,家庭道德建设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进行家庭道德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时代发展呼唤现代人格。家庭是培养人格的重要场所,具备现代家庭道德的家庭。才有可能造就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现代人格的人才来,而要使我国的家庭具备现代家庭道德,就必须有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 ,更包括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 ,最根本的是人格的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格 ,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 ,它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 ,同时已形成的人格又对社会进步起到或推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 ,中国人在继承传统人格优良成分的基础上 ,实现人格创新 ,即具备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观念和惜时态度等现代人格特征 ,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权衡社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以人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哲学与人、世界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哲学视域中人格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当代哲学应面向“人格世界”并担负起人格理性批判的使命这一重要主题。文章强调:人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其实质是人通过自己的价值实践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人格世界”,是体现着人的类本质即人的社会价值的“适然世界”,也是当代哲学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世界。由于哲学只有在关切人的自身存在的超越中才能获得其真正发展的根据,因而哲学面向人格世界与面向生活世界一样,都将表达哲学对自身使命和意义的新理解,并从人格理性的哲学批判中获得新的信念、自觉萌发改造世界的旨趣和构筑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的新哲学观。  相似文献   

11.
黄水源 《兰州学刊》2010,(1):181-183,191
延安文艺整风对20世纪政治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在运动的组织形式,还是指导运动所产生的理论体系,文学后果,对20世纪政治文学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正是因为延安文艺整风,文学一政治范型正式转化为政治一文学范型,政治文学的理论范式定型化。对当代中国来说,文艺整风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演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妇女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的现代化包含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品质、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将妇女的素质提高到当代水平。社会的现代化与妇女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实现妇女的现代化关键问题是提高妇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 ,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即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和人性的不断解放与提升。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国民人格的现代转型 ,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 ,首先是人的社会精神气质的生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人格转型的新契机 ,平等主体间的社会交往则是人格转型的基本前提。只有人的主体性的确立 ,人的目的和手段在人身上统一起来 ,两个文明建设“冲突”与矛盾的状态才会被消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化进程里,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一种人格融合的趋势.它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变迁的途径,日益显示出与西方社会不尽相同的东方社会现代化特色.因此,对人格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格融合的社会条件人格在社会学上表示个人行为特质表现的统一性和固定性的配合形式.①人格融合,表示不同人格类型的各种特质由分裂、对立、冲突转化为互补、渗透、交融的过程.回顾人类历史可发现,传统稳定社会中人格具有单一性;剧烈变迁社会中人格出现分裂性;现代整合社会中人格呈现复合性.因此,中国人的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化过程中逐渐产生融合状态,是依赖于特定社会背景与社会条件的.  相似文献   

15.
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个体积极性突扬的竞争经济,个性越突出,社会对人格前提的要求便越强烈。因此,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人格,是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属于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要随着文化经验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内容和方向。这种调整并进而追求与实现适应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健康人格,应视为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和社会所负有…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就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①具有现代性的社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同阻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相抗争,摆脱各种自然力量、社会力量的束缚,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就中国近代社会而言,阻碍人的现代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封建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各种恶风陋俗,这些“旧…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王格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的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变为现代化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以真正...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理解,突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必要性和利益范导性,究其实质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理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当代就具体化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及逻辑都一再佐证: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是人的现代化。作为物的现代化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人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内生力量”和“创造”形态。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则是如邓小平提出的要培育“四有”新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培养“四有”新人、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宏观保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途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教育”,是造就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现代人格铸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起步不久,但与此相联的人的现代化问题愈益突出。而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格现代化,则直接表征着现代化的特点与进程。尤其在新世纪行将到来之际,摒弃或扬弃旧人格,建构或铸塑新人格,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本性。      一什么是人格?尽管不同的学科对此有不同的界说,但从哲学的角度加以概括,人格就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身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资格和品格。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范型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范型的转换。一种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新的价值观范型已初步生成和确立。1  何谓价值观范型呢? 价值观范型,也叫价值观模式或样式。亦可简称为价值范型。价值观范型,不是指某种个别的价值观念,而是指渗透在全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价值体系、价值结构。一种价值观范型,或者作为一种范型的价值观,就是一种在整体上、结构上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价值观、价值体系。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价值抉择、价值实践都受价值观的支配,但是这些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