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宕昌羌故地遗俗述证杨士宏宕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北部,东邻礼县,西接甘南舟曲、迭部,南连武都,北依岷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现有31个乡镇,包括新城子和官鹅两个藏族乡,居住着汉、藏、回三民族共26万多人。一、宕昌历史概说历史上羌族支系繁多,似东...  相似文献   

2.
宕昌考略     
陇南宕昌县一带,曾是南北朝时的宕昌国所在地。这个国家从公元424年与北魏接触而为中原政权所确认,至公元566年为北周所灭,有记载的确切历史有142年。正如有些同志所说,它“由于国小势弱,多不为人注意。加以其历史资料多散见于各种古籍之中,许多通史著作也不屑叙及。”因此,对于宕昌国的历史,我们至今是模糊的,对它的某些史迹和史料作一些考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论及彝族的源流,向有岐见。一是认为西南彝族本为土生土长,一是主张西南彝来自西北古之羌戎,或是西北古羌南下与西南土著民族融合而成。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加以窥探,似乎后者更为合理。因为对原始艺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某些线索,理由很简单,人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我们能截获有关文化源流的某些信息,那么,我们也就能抓到有关民族迁徙的蛛丝马迹。下面笔者将试图从一些残存的原始艺术或民间艺术中寻找、捕捉那些尚不为人注意,然而对彝民族的寻根溯源却可能成为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5.
宕昌国考辨     
一九七八年我在岷县为当地考证当归的历史时,曾搜集到一些与当归有关的宕昌国历史资料。回到兰州后,写成了《宕昌国》一文,发表在《社会科学》(甘肃)1983年第二期上。后来在《兰州大学学报》上。读到陈启生同志的《宕昌考略》,觉得其中有些观点是正确的,如提出我在拙文《宕昌国》中,将《魏书》的《帝纪》和《宕昌传》的史实混在一起了;有些观点尚需要进一步验证,如宕昌的名源和宕昌故城的地理位置等问题;有些观点尚有商榷的余地。为此,又引起了我对宕昌国的兴趣,乃为文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光岳研究员主编的《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之一《氐羌源流史》已于 2 0 0 0年 1 2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氐羌源流史》共 48万多字 ,分三编三十三章。全书系统地阐述了戎、氐、羌各支系的源流、分布、迁徙、演变与融合等过程 ,是一部较有份量的有关氐羌源流的史学专著。多年以来 ,何光岳先生专心致志于《中华民族源流史》各分册的撰写 ,著述宏富。《氐羌源流史》是何先生继《炎黄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及《东夷源流史》等著作之后出版的第 2 7部专著 ,累计 1 1 2 0…  相似文献   

7.
~~漫谈伦理道德@季羡林$北京大学外语学院东语系!北京100871~~~~  相似文献   

8.
论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完善@石英$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相似文献   

9.
产权新探     
~~产权新探@赵景辉$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检察院!辽宁沈阳110031~~~~  相似文献   

10.
~~戴震《某翁颂辞》、《与某书》考@蔡锦芳$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36~~~~[1]戴震研究会,等.戴震全集(第五册)[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吴孟复.刘大集(卷八)[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赵玉新.戴震文集(附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郑虎文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羌族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不断向内地迁徙。由于居住地或游牧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加速了羌族部落制的解体,促进了民族的整合和羌族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宗教人类学视野下的羌族"挂红"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挂红是羌族的最高礼仪,向来不为外界所知。文章以宗教人类学的视角论述了羌族挂红的方法、对象、意义及所负载的厚重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护羌校尉是两汉时期设置于西北边疆地区,主管羌人事务的职官。在汉羌民族关系史及中央王朝对羌族的治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护羌校尉的始置时间、称谓及其与金城属国都尉的关系等,学术界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争议的问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两汉时期的治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两汉时期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王朝对羌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西汉采取了“隔绝羌胡”、恩威并施等政策,其核心是围绕“隔绝羌胡”展开的;东汉采取了强制内徙、以夷治夷、武力征伐等政策,其核心是以武力征伐为主。正是由于西汉实施了正确的治羌政策,才使得西汉的西北边疆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集中力量解决西汉最大的边患———匈奴;也正是由于东汉实施了错误的治羌政策,才出现了贯穿于整个东汉始末的“羌祸”,并最终使“羌祸”成为东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僰人探源     
僰人是古人类早期智人“昭通人”的后裔,历经氏族社会和夏、商、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昭通、宜宾一带建立了侯国。公元前612年楚濮会战,罗、卢、濮人战败而迁入僰。公元前339年到前329年楚灭巴,部分亡民入,于是、罗、卢、濮、巴融为一体,共称人。公元前256年侯国被秦灭亡。  相似文献   

16.
王翰,元代河西诗人,党项羌族。他出生于将军世家,少袭官职,青年之时即有能名,后留居全闽守将陈友定幕府。陈友定为朱元璋所灭后,王翰不愿臣服明朝,遂隐居于福建永福的观猎山,教子、赋诗十余年,创作大量诗歌,首首都值得吟咏诵读。在被明朝查知行踪、强征其入朝时,以自刎之举表达了自己不事二主的决心,体现了一个羌族人的刚直与守义。本文对王翰的身世与诗歌作了考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羌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聚落与传统村落关系的梳理,明晰传统村落是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羌族传统村落概念的辨析,探究羌族传统村落入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的情况及其分布,概括羌族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特征,发现羌族传统村落相对集中,呈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主要沿河流一线展开,干流密集支流稀疏,海拔上具有“高密低疏”的垂直分布特征。从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上看,羌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数量不多、范围较小、职能单一、规模不大,与人口密度呈正比,村落之间联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晋江流域是福建南部(含闽南、闽西南)最早开发的区域。六朝以来,陆续有不少北方汉人迁入,因而在东晋时就在区域内设置了晋江县,为区域内有县级建置之始;晋江县在南朝陈代改为南安县,唐久视元年(700)于南安县东北界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改为泉州。土著越人、南来汉人和域外蕃客,共同生活在泉州这块土地上,经过长期的接触、交流、融合,彼此通婚,子子孙孙都认同泉州为自己的家园,且已形成特有的方言和特有的习俗,一个富有特色的人群———泉州人———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匈奴和羌两个民族在今兰州地区活动频繁,羌汉、匈汉各民族势力互有消长。两汉民族政策有一定矛盾性  相似文献   

20.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处于半开发或不开发状态,但到了东汉末期和三国之初,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已获得巨大发展,这种发展都是在东汉时期实现的。故近人多有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论述东汉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之文,但都未能从东汉人文状况的变化去论述,本文正是从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入仕者与知名人士的涌现数量大大超过西汉时期的人文状况来论证这一问题,可补前人及今人论述之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