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民生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而深刻。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机构,必须调整职能定位及管理方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服务科学发展。决定和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中,有技术层面的,更有制度层面的。转变政府职能,近期靠技术创新,远期靠制度变革,只有统筹考虑,配套改革,才能标本兼治,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行的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合的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要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农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就必须彻底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是解决现有矛盾和使我国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随着流动人口的迁移而自由迁移。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利益冲突,各省均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了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不得退保是否能真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资金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因此,需要从中央财政较高层面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制订相关配套法规解决不得退保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区域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全面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衰退病等区域问题,并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区域整合,最终才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最优,达到区域和谐的目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坚实的区域基础。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崭新模式。国外实践表明,社会救助城乡统筹经历了区域一体化到全国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救助改革正处于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区域一体化为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在区域一体化视域下,我国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可提供区域行政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救助政策一体化以及区域救助立法协调等路径选...  相似文献   

6.
市镇由来已久,为社会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多重意义.多年来市镇的研究是诸学科的热门话题.本文拟从学科史的角度对市镇的研究作一综述.对市镇的基本定义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侧重点进行梳理,并对源于川西研究经验的施坚雅集镇和区域体系理论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变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巨型社会和大国治理模式、单一体制和垂直控制机制、土地公有和双轨运行的所有体制、政府引导的快速城镇化进程等,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制度变革的现实基础和基本依据。当前土地制度和管理实践中存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分不明确、集体土地使用者的产权地位不平等、土地和房产的税制结构不尽合理、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问题,应当遵循"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和加强土地资源、资产、调控管理"的"一体三维"框架,协调有序推进土地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政策规定土地承包权再延包三十年 ,甚至要求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改变 ,大家对承包权性质的探讨也不断深入 ,有人认为承包权是债权 ,也有人认为是物权。笔者通过对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本质和特征分析 ,认为土地承包权具有一定的物权性质 ,但是这一物权性质一直难以得到落实。文章通过对承包权性质的演变轨迹、当前土地承包权性质存在的缺陷和影响的分析 ,提出了农户承包土地性质界定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为例分析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单向流动的成因及其对城乡差距带来的影响,提出要实现城乡问统筹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地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 ,路径依赖的不同致使制度创新的绩效呈现较大的地区差距。农业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是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并在一定的路径依赖过程中不断强化 ,应注重区位势能开发理论的研究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的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改革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迫在眉睫。在分析当前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思路: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修补法规与政策漏洞,健全和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有企业占用大量存量划拨土地,低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其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存在着动力不足、成本过高和逆向操作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笔者以河南省国有企业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调查获得的数据为基础,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制约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因素,为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致使经济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区域政府的构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独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鼓励建立各类跨地区的民间组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在此坚实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必须下大气力重点解决好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课题难题。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与关键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整体进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文章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为例分析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单向流动的成因及其对城乡差距带来的影响,提出要实现城乡间统筹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地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产物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力量不足、行政区经济现象严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内在归因在于参与主体单一、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参与体系、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视阈下的地票制度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级差地租的角度思考,地票制度不是市场经济行为,而是政府财政的再分配。地票制度的转移支付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化之路不可能走得太远。从土地指标生产过程和农民建新拆旧实践看,地票制度的成绩是以土地为媒介的转移支付,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基础。地票制度的问题是对新村居民点建设不够重视,对村庄的生产性特征不够关注,对农民的社会福利思考不多。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实现农村资源输入与农民参与积极性相结合,地票制度可以在城乡统筹上走得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作为正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成渝经济区,实现金融资源城乡间和跨区域的优化配置,成为该区域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因素。该文首先研究区内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差异;接着,从四个方面剖析区内金融资源流动现状及问题:一是区内流动状况,二是流动的收益,三是流动的风险,四是金融资源的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从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主体、配置机制和配置手段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苏南与苏北的经济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趋势,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现象主要源于198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到1990年代形成了明显的制度差异,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所有制结构三个方面,苏北在这种差异背景下必须努力寻求制度突破,打破制度“锁定”。  相似文献   

20.
将土地制度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联系起来,并结合目前存世的各类古籍,可以证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经历了从西周时期相对完备到明清时期极度衰弱的演变过程,推动力则是土地所有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兴起,西周时期与土地原始国有制相适应的环保法制体系开始解体;隋唐时期,新的功能被弱化的环保法制基本成型;明清时期,与高度发达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相适应,环保法制已经被极度"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