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和惠特曼齐名的惟一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对自然进行了描绘,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复杂的自然观,既有超验主义的成分,又有非超验的成分。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指出冬天的意象在狄金森诗中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同时指出冬天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狄金森对冬天的诠释,以及冬天和死亡的关系,冬天和现实的关系,由此来分析狄金森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到德勒兹-加塔里发展的精神分裂症分析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精神分析与精神分裂症分析二者之间是一种断裂关系,然而正是断裂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连接体。精神分析和精神分裂症分析对于欲望的解读差异,带来了人们对于生产性欲望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更生在索居生活中反复玩味着人生、死亡和永生。本文分析了狄更生死亡主题诗歌的意义,并从她的经历和社会影响方面探究她的创作根源。  相似文献   

5.
明清艳情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叙事,其内容所呈现出的对于性态度的矛盾性与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型构相关,它既受这个时期正统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双重影响,也受作家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价值选择的制约,并最终凝结为诸多文化规则,直接影响到艳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述者态度。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理性层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和欲望也都与构建人格的力比多有关。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和欲望的观点予以重新解释,颠覆了传统的主体自我的形象,否定自我的建构性与合法性,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一个异化的自我能指概念,这样的自我不仅始终无法满足其对象的欲望,同时也是属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性的无意识的自欺,是一个空洞的幻象。自我的本质被潜在地证明为一种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康德所提出的“根本恶”概念,实际上涉及个体在其自由决意(die Willkür)的准则上根本性地倒置了自爱原则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而作为这一概念所引发的伦理效应,人的道德改善在康德看来也就相应地体现为恢复道德原则相对于自爱原则的优先性与纯粹性。然而,在弗洛伊德对恶的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拉康对于康德构想和探讨“根本恶”问题的基本进路进行了彻底反思。通过深入揭示自爱原则与道德原则在康德学说中未被探明的潜在问题与复杂勾连,尤其是道德原则本身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缺陷,拉康指明了康德及其道德哲学传统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困境,从而也为确立一种有可能克服这一困境的非道德的伦理原则即“欲望原则”提供了合理性说明。  相似文献   

8.
《诗经.郑风.风雨》一诗在现代文学和学术语境中遭遇了不同的阐释和挪用。本文通过整理此诗的诸多现代阐释的古典依据和现代语境,揭示出汉语古典文学转向现代文学过程中一些鲜为人注意的细节和线索,进而试图牵引出观察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和流变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日本1932年初发动淞沪战争,原因是:为了打击上海的抗日活动;转移国际社会对侵略中国东北和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视线;此外,日海军被日陆军在中国东北取得的“辉煌”战绩所刺激,决心在上海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10.
李碧华常因女性身份而被当作女权主义者解读,然而她所要解构的恐怕不只是男性中心话语。她的戏仿小说对经典文学形象(如潘金莲)、历史事件(帝王将相)或传统文化(京剧表演)重新书写的意图令人玩味。多元文化语境为文学评论提供了更多剖析角度,也给了读者更多阅读体验。文章试将研究注意力转向整体文本体验,从宗教、心理学等层面,探讨作者赋予人物形象更多欲望元素的意义,重新构想文本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多重表达。  相似文献   

11.
清代女作家归真道人有《冰雪堂诗》1卷,存诗424首,词6阕。其诗随事而发,缘情而作,是将无聊困苦生活成功诗意化的结果。归真道人的四时诗尤能反映她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体现在她诗歌中对人生情趣、意趣及谐趣的追求和表达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她实现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了悟与超越,也使她最终能够以平静乃至冷静的人生态度度过长寿而不枯寂、平凡而不荒疏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萨克雷在现代心理分析理论诞生以前,将蓓基·夏泼塑造成一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的孤儿,于无意间从最大程度上成就了她在拉康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中的“缺失”。文章将以蓓基·夏泼的性格塑造为切入点,从拉康的心理分析模式三段论的视角,分析、阐述蓓基·夏泼如何成为一位维多利亚社会之“女”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早期的"巴彻斯特小说系列"到中后期的"帕里赛小说系列",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特罗洛普小说中的人物尽管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有着同样的获得他者认可的人生目标。"获得他者认可"正是心理学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欲望之所指,"他者"代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制度。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社会有两大最重要的"他者",其一是男性必须具有的"新绅士精神",另一个是女性必须承担的"家中的天使"的职责。纵观特罗洛普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他们的欲望实现方式正是由这一"他者"所决定。可以说特罗洛普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社会性,通过人物塑造,他的小说世界成为一幅展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与文化方方面面的广阔画卷。  相似文献   

14.
替罪受害者机制由法国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建构,是原始人类应对献祭危机的策略。模仿欲望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衍生冲突与暴力,致使社会秩序崩塌,献祭危机出现。替罪受害者机制在模仿欲望的驱动下寻找替罪受害者,于是集体迫害者指定带有受害标记的替罪羊。替罪羊将社群内的分散暴力转变为一致暴力,并随着献祭己身净化了暴力,由此献祭危机解除,社会秩序恢复,替罪羊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由极恶者到拯救者的两次变形。勒内·吉拉尔从文学经典、当代原始人仪式中寻找替罪受害者机制的证据,指出替罪受害者机制是人类文化的创世原则。  相似文献   

15.
基于音乐民族化视野分析俄罗斯音乐家格林卡的《云雀》、柴可夫斯基的《祝福你啊,森林》与里姆斯基·科萨阔夫的《不是高空吹来的风》,可以发现这3首俄罗斯声乐浪漫曲尽管创作特点与演唱技巧存在较大不同,但均依托音乐本体、歌词(诗歌)以及演唱实践这3种艺术载体实现了“音·诗·画”的意境阐释与民族情感渗透。其中,音乐本体与歌词(诗歌)以具象的形式存在并达到高度融合,二者在通过演唱实践转化成时间艺术的同时,于听者的想象空间里实现画面感呈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分析”是“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弗洛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宏大理论视野,将传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个体心理分析发展为社会心理分析,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共同心理问题的表征、本质与救治路径。“社会心理分析”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和应用,也是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扬弃和发展,这一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具有独特的思想魅力,包括思想资源的整合性、理论成果的交叉性、价值意义的现实性。对其理论特质的学术梳理,可以拓展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研究的视野,促进我国心理学科走出西方文化霸权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亦可为构建积极健康、理性和平的社会心态给予启示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构建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在将关注的焦点放置在认同律法的"象征的父亲"(symbolic father)出现之前的母婴的二元关系时,还提出"想象的父亲"(imaginary father)的概念。作为"第三方","想象的父亲"具有雌雄同体的品质。克里斯蒂娃所关注的母亲、婴儿与"想象的父亲"同在的阶段,对于主体的生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将聚焦的重心放置在黄蜀芹的电影《人.鬼.情》中的女伶秋云的情感受挫与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之中,透析秋云与钟馗之间的复杂情感。结合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来关注电影中爱的形式和表象,探讨"想象的父亲"在主体建构中的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阅读残雪的小说,需要寻找区别于传统阅读方式的可行性途径。残雪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为“诗小说”,可以从她的创作历程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质中找到依据。在残雪的小说中,“诗”与“小说”的结合既表现在内容层面,也表现在风格层面,“诗小说”是残雪创作独特性的真实内核,也是其文学世界最生动的呈现。残雪的“诗小说”与其文学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她处理真实的方式是荒诞化和呈现现实的不确定性,与现代主义诗学的基本观念相契合。这也是其“诗小说”观念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西北部的沼泽地一直吸引着西方作家们的注意力。对于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来说,沼泽地(bogland)不仅仅是爱尔兰的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更代表着过去世界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杰出皇帝,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人物。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心理分析有助于破解这个集“凶徒”和“明君”于一身的人物留给后人的谜团。和隋炀帝相似的夺权路径使他成为背负心理镣铐的创大业者; “贞观之治”的千古功绩和他的人格特点密不可分;杀兄逼父,折射出封建体制下矛盾无法和谐解决的死结和人性阴暗面的凶残;不合理行为的背后,掩藏着明君“做秀”与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