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简尺二卷词一卷伐檀集二卷年谱三十卷别传一卷宋·黄庭坚撰.伐檀集,宋·黄庶撰.年谱,宋·黄(?)编.别传,明·周季凤撰。明弘治叶天爵刘嘉靖六年(丁亥一五二七年)乔迁余载仕重修本。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六年(丁亥一五二七年)乔迁余载仕重修本,清叶德辉跋(文集卷八至十二配清抄本)。  相似文献   

2.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有巫史结合,史俗并载的传统.并提出云南民俗由远古至明嘉靖年间,杂揉于巫术宗教活动之内,且载于史事记述中;明嘉靖年间的杨慎开始了云南民俗的采录研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的民俗研究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日所能见到最早的《宁德县志》刊本为嘉靖十七年(1538)版.明嘉靖时有54个县,早于嘉靖十七年的县志只有13种.自嘉靖丙辰(1556)迄癸亥(1563)八年间,“倭寇”四次以上攻陷宁德县城,县志板毁书亡,万历版《宁德县志序》已称“迨遭辛酉之变而是刻悉付祝融氏矣”.实际上,整个闽东包括古田、福安、连江、罗源以至福清、永泰、闽清诸县都没有留下嘉靖版县志,明版宁德志居然能被宁波天一阁保存至今,实在非常难得.但此志椠刻比较粗糙,漫漶缺损之处颇多,幸有同年刊刻的《福宁州志》残本可以取校.  相似文献   

4.
嘉靖七年(1528)下半年开始的农业大灾荒和其他灾异的频现,对因信道而一贯敬天的明世宗 而言,有着格外强烈的心理影响,所以明世宗在嘉靖八年(1529)正月诚心因灾求言于群臣,以求革除当时政治 中的诸多积弊。因灾求言促成了嘉靖八年(1529)初的大力改革,使得当年成为嘉靖前期改革亮点颇多的一 年。这不仅有助于嘉靖七年(1528)大灾荒引发的临时财政危机的缓解,还产生了不少影响此后多年的改革成 果。不当忽视这类颇具偶然性特点的除弊举措。它是明代皇帝常因灾求言而大力革除弊政以收一时之效甚 至某些长远之效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成书时间新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存文献中 ,最早著录和评论《水浒传》的是明嘉靖时期的一批学者。本文从《词谑》入手 ,通过考证崔铣、李开先等评论《水浒传》的时间 ,从而断定《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下限应不晚于嘉靖九年 (15 30年 )。通过对《词品》、《戏瑕》、《百川书志序》的细致分析 ,再结合杨慎与崔铣、文征明之间的关系 ,推断出《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上限应不早于嘉靖三年 (15 2 4年 )。《水浒》在嘉靖初年成书与嘉靖初年的社会状况相契合  相似文献   

6.
陈支平同志《嘉靖年间闽、浙市舶司废置时间考》(载《厦门大学学报》八一年增刊),依据《明世宗实录》资料,指出了《明史》有关记载浙、闽市舶司停罢于嘉靖元年或嘉靖二年的错误。该文依据谈迁《国榷》卷五三“(嘉靖六年十月)壬子,裁浙江市舶司”之记载,做出了闽、浙二市舶司皆停罢于嘉靖六年的结论。嘉靖时期,福建市舶司是否因浙江市舶司出现倭患问题而罢废,颇有怀疑之处。按照规定,福建市舶司主管琉球朝贡  相似文献   

7.
彝文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同化政策,彝文已濒于消亡的阶段。现存彝文文献,仅可上溯至明代的刻本和碑铭,如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贵州罗甸水西的铜钟(以下简称“成化钟”),钟面有彝汉铭文;石刻有云南禄劝县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镌字崖》,贵州罗甸水西地区  相似文献   

8.
青词考     
明世宗嘉靖皇帝,以外藩入继大统。嘉靖初年尚能锐意刷新时政,有所作为。适至“嘉靖中年,帝专事焚修”,设斋醮,崇道教,幻想长生不老,得道升仙。詹事顾鼎臣迎合帝意,进《步虚词》,大得世宗赏识,平步青云,超擢礼部右侍郎(《明史·本传》)。进而群起效尤,  相似文献   

9.
梳理明清时期南京地区疫病情况,共有82个年份发生疫病,集中在明崇祯年间、嘉靖年间、万历年间和清光绪年间、乾隆年间、道光年间;明代好发于夏季,清代好发于夏、秋两季,以单一季节为主;疫病多集中在上江两县,明嘉靖三年(1524)和清光绪十九年(1893)疫病流行区域最广。清末南京地区发生最多的疫病是霍乱,其次为疟疾和痢疾。影响明清南京地区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异常、旱灾、饥荒、水灾、地震及战争等。提示在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时,必须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倭寇侵扰始终是明代的一个严重问题。明世宗嘉靖时期(公元1522年——1566年)一直被我国史学界公认为倭寇猖獗、为患酷烈的时期。近年来,有些同志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嘉靖时期的“倭寇”,其基本成员乃至首领都是中国人,真倭即日本人极少,又不占主导地位。他们提出:嘉靖“倭患”的根本原因,是明朝封建政权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压制新发展起来的私人海上贸易,迫害海商。由此推论出:嘉靖“倭患”是由海商领导的反海禁斗争。这一斗争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笔者不能赞同,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关于明代宗学开始正式设置的时间,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有"嘉靖九年六月说"、"嘉靖二十四年说"。通过考证认为,"嘉靖九年六月说"、"嘉靖二十四年说"皆无法成立。明代宗学的设置经历了一个过程,嘉靖初至嘉靖四十三年是明代宗学设置的探讨阶段,嘉靖四十四年,明政府将设置宗学写入《宗藩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为国家制度,然至隆庆三年,这一制度才开始得到逐步落实。明代宗学于隆庆三年开始正式设置。  相似文献   

12.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绍兴也是受倭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山阴(今绍兴)人徐渭亲身参与战争,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到三十六年(1557)的五年,以及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二月直至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在胡宗宪府中的又五年幕府生涯,前后写下了38首抗倭战争诗.江南(特别是绍兴及其周边地区)抗倭几年对诗人来说是一个特殊时期,故特将其事其诗列出而论.  相似文献   

13.
有明一代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即从洪武元年(1368)到宣德十年(1435),约有将近七十年,这是明朝建国之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边防巩固,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也比较安定的时期。第二时期是从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即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约有一百三十年,这是明朝统治已经腐朽,政治危机与边患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一扬州向为文人荟萃之所。早在南宋理宗时,为纪念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胡瑗(993—1059)即创建安定书院。相继二百多年,至明正德、嘉靖、万历间,扬州书院逐渐兴起。当时,即有:安定书院、资政书院、维扬书院、五贤书院、甘泉书院。资政书院建于明成化间,维扬、五贤、甘泉三书院建于嘉靖间。甘泉书院系嘉靖七年(1528)为纪念理学大师湛若水(号甘泉)而建。嘉靖六年(1527)湛“以大司成考绩北上,道出维扬,其门人不期而至者五十人。居一日,秉贽而谒者又几十人。”于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林大钦,字敬夫,潮州海阳县东莆都(今广东省潮州市金石镇)人,因号东莆子。明正德6年(1511年)生。嘉靖11年(1532年)举进士状元及第,依常例听选为翰林院修撰。嘉靖13年,因母亲老病,乞归终养。获准,返回潮州。以后一直隐居于东莆山中,讲学、著作、优游,不再出仕。嘉靖24年(1545年)卒,终年35岁。  相似文献   

16.
<正> [嘉靖]《潮州府志》八卷,明郭春震纂修。郭春震字以享,万安人,进士出身,修志时任潮州知府。该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潮州方志。 [嘉靖]《潮州府志》修定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据志序所言,此前“潮弗志者若干年,  相似文献   

17.
元代于佛教多有尊崇,京城梵刹林立,今北京广通寺,元代称法王寺,明清时期的文献和流传至今的碑文中多有记载.法王寺建于元朝初年,明代改称广通寺,明正统年间、嘉靖年间和清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多次重修.广通寺曾是文物璀璨、高僧辈出的名刹,如今只有少数遗物存世.  相似文献   

18.
明代弘治至嘉靖年间是明词发展的高峰时期,以陈霆、杨慎为代表的明中叶词人一方面深受"主情""主俗"之风的影响,另一方面自觉肩负起词体雅化的责任,在各自的词话专著中展现出矛盾复杂的词体观。雅俗兼并、交织碰撞,是明中叶词坛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徐渭文学的个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1521—1593)生活于明嘉靖中叶至万历中叶。他生前除了在家乡绍兴一带负有才士之名,在更大范围内,并无多少地位和影响。但是,到他去世之后,随着晚明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他却被推崇为时代的文学旗帜,由于袁宏道等著名文人的称扬而流誉海内。此后,在诗歌、戏剧、散文(主要是小品文)等各个领域,徐渭都被公认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明代公文的风格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嬗变 ,即多样期 (洪武至永乐 )、分化期 (洪熙至天顺 )、集中期 (成化至嘉靖 )和异化期 (隆庆至崇祯 )。公文的制义化、缺乏巧妙的进言策略以及屡禁不止的繁冗现象等 ,则代表了明代公文区别于其他时期公文的主要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