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是19 世纪欧亚格局变化的轴心,促成了西方对东方支配地位,也是东方反抗、挑战西方的重要动力。英国霸权的盛衰,其他西方列强国际角色的变化,日本国际地位大逆转,亚洲革命风暴的旋起,无不在工业革命的车轮上行进。  相似文献   

2.
英国首先在18世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绝非偶然。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相对于当时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中国来说,西欧尚属于不发达地区。然而,13世纪以后,西欧经济日趋发展。16世纪以后,西欧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相对地位则开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西欧各国也经历了一个经济兴衰的更替过程,西班牙、荷兰、法国先后成为欧州经济强国。然而,只有位于大西洋上的英格兰在毫无先例的情况下,开始了一场自发的工业革命。“英国为什么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这个问题从研究工业革命的第一代学者起就被提出,而且至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红楼梦》研究史与20世纪的世界文化思潮是互相呼应的。出现在20世纪红学史上的学术思想、方法是当时的文化界、学术界所提供的,是中国文化界、学术界依据现实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对西方文化进行中国化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在学术史上属于早期汉学时期.西方早期汉学大致可以1688年为界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以利玛窦为首的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儒生的帮助下,研习文化典籍,体察风俗习惯,使早期汉学一开始就处在较高的起点上.第二阶段,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早期汉学转入法国中心.西方的早期汉学为19世纪以后现代成熟的汉学搜集了多方面的原始资料,奠定了基本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无论是欧美汉学研究,或中国学研究,都对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冷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所带动起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世界影响力,彻底改变了西方学者所谓中国先秦之后有宗教而无哲学的论调,大大推动了美国与世界的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家哲学研究进程。这一认识转变和方向转化的重要助推力,即是来自美籍华人学者陈荣捷的积极贡献。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陈荣捷先生倾其后半生研究宣传朱子思想,在取得朱子学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力推动了20世纪美国的朱子学研究,使美国与西方世界深刻认同了中国哲学的真实存在与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的恒久魅力,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行政的视角,回眸东西方历史的沿革,可比较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东西方的比较,仅从文化层面进行思考远远不够,应该关注政治思想与国家体制的变革,关注行政与文化的相互形塑,关注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应该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思考。在高科技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代,中华民族需要直面新时代的挑战,超越历史,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8世纪中国在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步入前所未有的盛世,北京亦成为与欧洲交往最为频繁的东方帝都。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贸易往来与北京保持密切的关系。但当时中欧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了解的程度。来京的西方人士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进行评估,为西方向中国殖民开拓做知识准备。中国在当时的世界竞争中危机四伏,为19世纪出现的中西之间"大分流"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8.
早在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欧洲人便获得了一些关于中国的零星知识。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的问世,使欧洲人对中国心驰神往,并推动了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进入16世纪,大量到过东方(少数到过中国)的商贾、军人、外交使节和传教士等,以不同的方式,将他们所了解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传递给西方,由此形成了耶稣会士大规模入华前欧洲人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9.
18世纪以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政治的变革带动艺术与文化的变化。在印象派出现以前艺术多是以古典写实、客观再现为主的,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艺术家的西方古典画法到了19世纪确实步入发展的尽头。同时摄影技术出现,它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使传统的视觉观点和生活被打乱。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无论是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社会关系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我认为可以在理论上将其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提法,其实早已见诸西方学者的著作,例如A·D·爱德华兹、G·W·L·贝尔曼合著的《英国、欧洲与世界:1848—1918》和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八十名西方著名学者参加编写设计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等即是。然而在我国学界,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却从未有人从科学的意义上给予论证,而且有的人还对之采取了否认甚至贬斥的态度。其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人们长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在资本主义工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系统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国才形成了一套复杂多样的教育系统。记住这个事实,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西方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史加以强调和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19世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世界很多民族、很多国家、很多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了解西方教育史也是对19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一种共性的认识。然而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低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西方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希望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以补救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毛病。  相似文献   

12.
18、19世纪是西方音乐发展最为辉煌的两个世纪。当 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的火焰在欧洲逐渐熄灭的时候,人们似乎再也找不到创作的源泉了。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走上了一条较之以前不同的道路,其音乐的多元化折射出复杂多变的时代足迹。今天,怎样看待 20世纪西方音乐,它将会给以后的音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何辉 《国际公关》2013,(3):88-91
现今西方世界的中国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根源:从13世纪的柏朗嘉宾、马可·波罗开始直到如今.许多西方人在他们的著述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对于中国的看法。在浩如烟海的西方著述中,挖掘这些对中国形象与中西交流有着深刻影响的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世界,也有助于我们在与西方世界的沟通中更好地阐述我们的观念.并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误解。为此,本刊将陆续刊发何辉教授在这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无论是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社会关系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我认为可以在理论上将其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提法,其实早已见诸西方学者的著作,例如A·D·爱德华兹、G·W·L·贝尔曼合著的《英国、欧洲与世界:1848—1918》和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八十名西方著名学者参加编写设计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等即是。然而在我国学界,对于  相似文献   

15.
赵元任先生是一位世界级的学术大师。他很多的研究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其学术成就超越了国界,是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里程碑。他联接了两个世界,即中国的学术世界和西方的学术世界,一方面他把西方的学术思想成功嫁接到中国学术领域,并让它开花结果;另一方面,他又把中国传统学术的成果和方法引到了西方,建构了跨越东西方学术的宏大框架。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当代,大多为共时研究,在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中非常独特。他对美国的语言学和汉学研究贡献巨大,在海外汉语教育方面的推广工作上也是成绩斐然,是许多美国汉学家的入门导师。  相似文献   

16.
纵览世博会     
《老友》2010,(3):49-49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发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展示工业革命成就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中叶以后至18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形成的西方新世界观念在中日两国传播。中国被动地接受了部分新世界观念,但更多表现为排斥西方文化及其世界观念;日本主动地吸取新世界知识,形成兰学思潮,世界观念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中日对新世界观念的回应是两国适应新的世界形势的重要表现,也为19世纪中叶以后两国历史不同的发展际遇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之际,世界市场雏形初具、全球化初露端倪,当时的中国,自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东南沿海率先展开了由传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的结构性转型。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郑氏海商集团依傍这一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得以发展为私人海上贸易的龙头,而后组成了以其为主干的台湾南明割据政权。他与西方新兴资本主义海上贸易势力的发展特点有许哆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是从西方国家介绍和引进的。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中国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国家寻找能够济世安邦的真理 ,其中就包括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从此 ,中国才有了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壮大。正因为如此 ,中国心理学一直十分重视翻译和介绍西方心理学的各种研究成果和思想流派 ,一直十分重视吸取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我国心理学大师高觉敷先生曾经主编过《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一书 ,介绍了西方心理学在 2 0世纪 80年代之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