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梦想的力量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1-1
如果不是与11年前的江西民族地区之行对比,我不会如此不平静。  相似文献   

2.
飞翔的梦想     
无言 《民族论坛》2002,(11):53-54
<正>(一) 杨录金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杨录金13岁时,就跟在父亲身后抡起了大锤,双手磨起了厚厚的一层茧。父亲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铁还须本身硬”,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使他受益终身,懂得了人生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光辉顶点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晓岸 《民族论坛》2003,(4):25-27
一那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古老妙曼的词汇,它美丽得象梦幻,辽远得象星辰,神秘得象天书。据说,那是佛祖释迦牟尼亲自指认的所在,一个佛性与诗意都臻于极致的理想国。它的名字叫香巴拉,译作汉语是“通往圣洁之净土”的意思。在藏经中,香巴拉被描述成一个至善至美的人神乐园:它矗立在北方雪域高原上一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四周环绕着皑皑白雪。整座城市庄严、静穆,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城是雄伟的卡巴拉王宫,外城是呈莲花瓣状的八个区域。城里住着几千香巴拉居民,他们个个具有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修行,宁静淡泊,与世无争。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没有偏执…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我们的人文学者要看到我们有一个大的责任,我们的人文学家要有一个荣幸,就是今后的世界不是一个完全靠科学技术的世界,而是要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我们的文艺发展,让人类的社会朝一个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物质的科学技术,站在传统的根基上,发展我们新的文化艺术,让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成 长起来,同时,把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出来、开辟出来,贡献给全世界。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的一个梦想@费孝通  相似文献   

5.
梦想抑或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成了中国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什么是小康?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小康社会"?小康的标准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小康?如何实现小康?这些,都是少数民族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和编发了这组文章,与读者一起共同关注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辉煌与梦想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一部电影具有特殊意义:它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49年、完成于1950年,日理万机的开国领袖们不仅十分关心而且亲身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创作。毛泽东主席为这部电影改定了片名,并同朱德等中央领导一起审定了影片;周恩来总理具体组织了对这部电影剧本的反复修改完善直至上映;影片创作中的研究讨论和审片工作不少是在中南海里进行的。这部与新中  相似文献   

7.
连城鲁土司述略李向德一连城鲁土司概况连城鲁土司,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影响较大,持续较长,土司制度较完善的土司。其始祖名脱欢,系蒙古族,元朝皇室后裔,元仁宗皇庆2年(1313年)晋爵安定王兼平章政事。元朝灭亡后,率部流落于河湟一带。明洪武3年(1370年...  相似文献   

8.
悼鲁生师     
鲁生是我在太岳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友 ,是我走上新闻战线的启蒙老师。可是 ,由于我不知道他病危住院 ,由于寄给我讣告的地址写错 ,使我失去了和他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悠悠苍天 ,何其无情!我和鲁生最初的见面 ,是在原山西省晋城县东沟镇第三高级小学。那时 ,我们三高的同学实在有幸 ,不到半年时间内 ,见到了4位名人 :一位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的高教部长杨秀峰 ;一位是出色的军事家、哲学家、演说家、太岳军区副司令员孙定国 ;一位是名冠全国、写出了许多划时代作品的大作家赵树理 ;另一位就是活跃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场 ,写了…  相似文献   

9.
腊鲁赛歌节     
<正> 居住在云南元江木库村的腊鲁,是彝族中的一个支系。他们勤劳,诚朴、能歌善舞。每年农历二月的属“牛”日,都要举行别具风采的“赛歌节”。“赛歌节”是在晚上欢度的,主要是赛歌。当主持者燃着几堆篝火,篝火熊熊燃烧起来时,歌手们吹起了葫芦笙,在芦笙伴奏下集体起舞。欢跳中,一人领唱,众人合声,歌声清脆嘹亮,和谐动  相似文献   

10.
<正>元旦到乡间郊游,看到油菜地和麦田绿油油的,才知道时令已经踩到了冬天的尾巴。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我才真正领会到"城里不知季节变换"这句话的含义。是的,冬天就要走了,春天还会远吗?何况我们此时就站在新春的门槛上呢!  相似文献   

11.
鲁奎山铁矿位于云南玉溪地区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东北约13公里处,距昆明194公里.矿山周围居住着4500多彝族农民.他们祖祖辈辈靠种粮和放养牲畜谋生,由于山高坡陡,干旱缺水,自然条件较差,一年到头人均产粮不到300斤,收入不足200元,是新平县有名的特困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那天陪北京及省城来的专家考察通道侗族自治县的申遗侗寨,从坪坦河上游沿河而下,中步寨就是第一站。寨外的风雨桥上飘来侗族大歌的歌声,这天籁般的歌声使得大家加快了进寨的脚步。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生长,农事忙过了,村民们难得几天清闲,村里的侗族大歌队歌手们正在风雨桥上练歌。这歌声是侗寨给专家们的第一个感动。歌队的领队杨大姐充满喜悦地说:中步村能进入了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这可是我们侗家的骄傲,全村人都很高兴,村里的文娱活动开展得更多了,姐妹们练歌也更来劲了。  相似文献   

13.
谢玲玲  李丹 《民族论坛》2011,(1X):46-49
<正>湖南的深秋,风和日丽,桂花飘香。《民族论坛·财富版》杂志社总策划晓亮先生一行驱车前往长沙青竹湖湘绣有限公司采访。半路里杀出个吴耀存湘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一个早就酝酿的梦想孙中山先生曾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表过近20万字的名著《建国方略》。在这本书的“实业计划”中,规划了“西北铁路”、“高原铁路”等七大铁路系统,共计106条铁路干线,约10万公里。“高原铁路”系统共规划16条铁路干线,其中“拉萨至兰州线”“、兰州至若羌线”经过今青海省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向西南通达西藏,向西北通达新疆。1943~1945年,国民政府先后派陇海铁路局副总工程师李俨、工程师宋梦渔、选线工程师刘宝善等人,组团率队勘测甘青铁路,撰写了“草测报告”,绘制了剖面图,实施了青藏铁路基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藏族崇拜"鲁"神的起源,对"鲁"神的认识,崇拜"鲁"神的方式及崇拜的原因等四方面入手,对藏族"鲁"神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认为,"鲁"是一种古老苯教文化的遗留,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形式多样的"鲁"神崇拜、祭祀和禁忌习俗,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现实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迪 《中国民族》2013,(6):28-35
从1988年到2013,整整25年,海南经历了从海防前线到改革前沿的华丽转身,如同人生的25岁,海南经历了从海防前线到改变前沿的华丽转身,如同人生的25岁,海南也从简单稚嫩起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最后一天,一个温暖的身影出现在坝上草原——国家主席胡锦涛身着一件灰色的羽绒服,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行考察慰问,慰问选取的点依然是困难群众、村卫生所、小学。2007年第一天,一个温暖的信号响彻中国大地——胡锦涛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将)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说最好,是小人物的命运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关注过,他们艰难卑微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开始前所未有地坦露在阳光下;说最坏,是因为这个社会还在进行着巨大变革,变革带来的惯性会使任何一个个体为此支付代价,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本质必然使一些正常秩序变得扭曲。在这既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怀揣希望与梦想,决然前行——2007,属于你,属于我,也属于他!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听说天津的内地民族班,还是记者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班里有一位来自新疆阿图什的柯尔克孜族女同学,她的妹妹便在天津一所中学的新疆班读书。由于天津和北京距离很近,经常听到同学和她的妹妹讲起那些发生在天津民族班里的故事。自创立内地民族班以来,天津市已开设西藏班、新疆班、和田班、黄南班等共16所内地民族班学校,并曾开设过玉树班和舟曲班。从2010年起,天津市开始每年举办感恩伟大祖国师生演讲比赛,参加人员除了在津民族班的师生,还包括全市81所民族团结教育样本校的师生。演讲内容以学校民族班教育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背景,突出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一 如今云南的香格里拉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旅游名胜,大概很少有人再会去追究它的来历,也很少有人再会将它和JamesHilton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遁世小说《失落的地平线》XLostHorizon)中的那个香格里拉等同起来。然而,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至少今日云南香格里拉的名称无疑就是从《失落的地平线》中的描述的那个海市蜃搂延续下来的,所以人们对一个物质的香格里拉的憧憬和期待,无疑还会受到对那个曾经于西方深入人心的理想型乌托邦之原型的怀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西藏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社会正经历从遥远的"异"文化变为近距离的"我"文化的过程。西藏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如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工商业的比重上升,服务业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加速与人口适度集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等。这一切将极大影响西藏文化的"原生态"与西藏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文章试图通过对作为城市基层政权的西藏居委会城市居民之消费变迁的"文化意义"进行描述与思考,力求展示西藏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镇居民消费方式之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地方性知识。通过调整、引导居民的消费方式,发展适应西藏经济发展、适应藏族人文地理特征的消费文化,将对西藏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