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森林旅游的特色整合开发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而森林旅游的最突出特点恰是生态性和休性。黑龙江省的旅游开发必须以森林旅游为主体依托框架,整合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最终将森林旅游打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古朴、原始、多样、神奇、浪漫的特点。针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及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后,应积极采取的一些对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黑龙江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秋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新思路,即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如此,黑龙江省的旅游产品才会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也才会有大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黑龙江省发展旅游业的特殊意义入手,论证了发展旅游业对黑龙江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即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六点对策:构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蓝图规划;建立健全制度,开创旅游发展良好环境;打造旅游精品,逐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完善旅游基础,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消费,不断开发龙江旅游市场;加强人才建设,提升龙江旅游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浅谈浙江森林旅游的开发与21世纪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森林中去旅游”是当今旅游新时尚。浙江森林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开发森林旅游条件成熟。本文概述了浙江森林旅游资源和森林旅游开发现状,探讨了浙江森林旅游的开发重点与主要的线路,提出21世纪森林旅游发展的趋势是生态保护、特色旅游与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旅游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旅游高等教育需要针对旅游产业发展形势,在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旅游人才就业出口可指向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就业,通过建立“黑龙江省贫困地区旅游人才开发基金”等方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从根本上促进弱势地区旅游人才的资本投资,同时拓宽声校旅游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发现,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不仅具有资源、交通等发展优势,也具有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发展劣势;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具有很多发展机会,如政策支持、需求增加等,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日益加剧、重复性开发严重等挑战。  相似文献   

8.
《琼州学院学报》2016,(1):41-46
随着岛内外游客的大量涌入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环境下公众内心需求的变化,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模式必是大势所趋。优质而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为海南发展热带森林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在人本主义理念的指导下,海南森林旅游需要摆脱纯经济利益的束缚,确立保护优先的开发管理原则,保护好原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公众的情感和体验需求,切实发挥热带森林旅游的教育和美育功能,开发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如此才能有效保障海南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黑龙江省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对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黑龙江省开发的旅游项目大都能引起游客的兴趣,也能满足未来旅游市场消费的需要。为此, (1)应以旅游产品建设为核心,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2)加强宣传促销,提高黑龙江旅游魅力; (3)加快培养旅游业高层次人才,规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文红 《船山学刊》2006,(4):208-210
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文化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此为欠发达地区的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丰富的冰雪资源,历经二十余年的精心运作,冰雪活动已发展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冰雪文化产业链条,成为名扬中外的世界知名品牌。当前,黑龙江省应以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为契机,对冰雪体育赛事观战旅游进行有效开发,必将进一步推动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丰富的农业生产环境资源,多样的农业生产方式,多种产品结构和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加上多民族的地方区域化为黑龙江省开展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形成了黑龙江省在国内旅游产品开发上在国土资源、良好农业生态、森林及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独特区域比较优势及地缘优势。在开发中,应结合实际,坚守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可开发的基本旅游产品,树立区域观光农业的独特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模式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浴基地通常拥有多个森林浴步道、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是能提供多种森林旅游产品以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等疗效的森林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推动下,城市人口剧烈增加,城市“生态贫困”现象日益严重,走向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浴旅游成为都市人的新追求,森林浴正是依托森林浴基地开发的保健旅游活动.日本是森林浴基地开发的先进国家,文章通过对日本44个森林浴基地的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日本森林浴基地多类型的开发模式、专业化的运营措施和个性化的产品策略等特色,对中国正在发展的森林浴旅游有典型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双选 《新疆社科信息》2007,(4):34-40,F0003
六月 1日自治区森林公园协会近日在乌鲁木齐挂牌。该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景区的从业人员,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的法规、标准;研究探讨森林公园及旅游区(点)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高森林公园的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假日旅游经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日旅游经济已经来临,如何正确看待假日旅游,如何发展假日旅游经济,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应高度重视假日旅游的发展,建立“大旅游”战略;应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施精品战略。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但一些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景点的规划不科学、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自身的旅游营销能力不强、品牌的知名度不够和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促进和实现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进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旅游联盟、做好旅游的营销管理、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经营人才、科学规划村寨、开发"农家乐"旅游、促使旅游产业与茶叶产业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微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2008年,中国在旅游工作会议上将现代旅游业转型作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之更具有休闲化、体验性、多元化、特色化。微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出游时间、方式、目的地、活动内容等方面更加灵活自由。它与短途旅游、背包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时间短,距离近,小众市场,体验性强,无景式,消费少,随意性大等特色,这正迎合了中国旅游产品转型的市场需求。微旅游的发展应在政府部门引导和旅游企业参与之下,遵循自身特色和传统旅游开发的基本性原则,抓住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创造新型的微旅游产品,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挖掘潜在微旅游市场,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加大营销力度,在现有的旅游政策基础上完善微旅游保障机制。唯其如此,微旅游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促进中国旅游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兴安县旅游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兴安县旅游开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商品匮乏、市场定位狭窄,景点景区缺乏内涵、主题单一、趣味性不强等.对此,兴安县旅游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资源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和一系列具体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广西乡村旅游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的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特点,主要有高科技农业观光型、古村落开发型和观光农业型。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有四种开发与管理模式,分别为政府、企业与村民联合开发与管理;村民自行开发与管理;政府与村民联合开发与管理;企业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首先在乡村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发展起来;反过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和乡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从总量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民的贫富差距。文章认为,今后广西的乡村旅游应加强对乡土性、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应较好地体现当地民居风格和乡土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